梦与录

第八章 一个过敏的人(1/1)

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梦与录》最新章节。

我是一个易过敏的人,准确来说是我身体的某个部位容易过敏,再准确一点来说,这个部位是我的鼻子。

同时我的鼻子很小,从小就很小,比同龄人都小,小到万一一个鼻孔塞住了,呼吸都会有点呼吸困难的那种。

小时候的我很喜欢挖鼻孔,看电视挖,吃饭挖,在幼儿园午休睡不着的时候挖。

这样挖的结局是什么呢?我还记得我的奶奶曾经跟我说过,再这样频繁地挖鼻孔,鼻孔会越挖越大的。我信以为真,于是挖得更起劲了,我想鼻孔越大,鼻塞的几率就会越小。

但我奶奶说错了,还记得在我八岁那年,我就因此进了医院,原因很简单,在跑步的时候,我坚持用已经塞住一只鼻孔的鼻子呼吸,结果因氧气不足导致大脑缺氧而晕倒。

唉,我那时还跑在十个小朋友的前面,是第一名。

这个例子或许说明了老人的话具有时代性和落后性,鼻孔的大小并不会因为你经常挖而变大,大小形状都是基因决定的。

对了,说到形状,我的鼻孔形状是一颗爱心。

现在想来了,我的鼻子这么容易过敏也许是因为小时候喜欢挖鼻孔吧,挖到流鼻血那种。

长大后,我的鼻子还是比同龄人小,鼻孔形状还是没变,还是心形。

不过即便形状是心形也改变不了我那容易过敏的鼻子,哪怕它变成三角形或是正方形。

说了这么多,还是没有说鼻子过敏后的症状,其实过敏后,我的鼻子只有一种状态——流鼻涕。

不停地流鼻涕,擦了继续流,流了继续流。

在长大的过程中,流鼻涕已经成为了我的习惯,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我有时候我甚至觉得别人怎么不流鼻涕,这不合理啊,不流鼻涕你还是人吗?流鼻涕不是一个正常人应该有的一种生理反应吗?

一个正常的人的一天应该是这样子才对:起床流鼻涕,吃早餐流鼻涕,上课流鼻涕,上厕所流鼻涕,被老师罚站流鼻涕,打乒乓球流鼻涕,吃午饭流鼻涕,洗碗流鼻涕,走路回宿舍的路上流鼻涕,因为午休时间只剩下十分钟所以只能躺在床上闭目养神时流鼻涕,看书流鼻涕,写作业流鼻涕,和女同学说话时流鼻涕,去小卖部买东西时流鼻涕,吃晚饭流鼻涕,骑车流鼻涕,打电话叫女朋友出来玩时流鼻涕,亲女朋友时流鼻涕,女朋友给我一巴掌时流鼻涕,回家时流鼻涕,洗澡时流鼻涕,吃宵夜时流鼻涕,刷牙洗脸时流鼻涕,夜深了,因为分手而悲伤的我流泪时流鼻涕,真可谓是一把鼻涕一把泪啊。

终于,当月儿高挂天上,人儿低垂眼帘。

睡着后的我不再流鼻涕,这也是正常的一天里最不正常的时段,一段最短三四个小时,长可达十几个小时的睡眠中,我居然一滴鼻涕都没有。

为此,我伤心了好久,感觉自己不再是一个正常人了。

但是,伤心没有持续多久,我又快乐起来了。

因为有一天我起床后,我清晰地记得梦里的我在流鼻涕,我在和周公下棋时流鼻涕。

我又正常了。

什么?你说我又说了这么久都没说过敏源是什么?

过敏源就是这个肮脏又美好的世界啊!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渣父子跪碎全港玫瑰,姜小姐拒不复婚!
渣父子跪碎全港玫瑰,姜小姐拒不复婚!
姜宛意临死前才知道,自己十年为厉家当牛做马,换来的竟是丈夫搂着堂妹逼她签谅解书,连亲手养大的儿子都嫌她挡路:你这种家庭主妇,活该被烧死!重生回1998年香港暴雨夜,她一脚踹开病房里私会的狗男女,甩出天价账单:厉靳川,养你姘头花的每一分钱,都给我吐出来!面对白眼狼儿子哭闹要认小三当妈,她冷笑掐断亲子鉴定:既然这么喜欢当野种,那就滚去贫民窟当一辈子孤儿!她撕开父亲伪善面具,夺回外公留下的百亿船业帝国
亲爱的琪琪
逃离地铁
逃离地铁
结合末世悬疑、人性挣扎与科技伦理元素:欢迎大家前往番茄小说阅读我的作品,希望大家能够喜欢,你们的关注是我写作的动力,我会努力讲好每个故事!
字典跑红
无机杀手:微末凡尘,战至无神
无机杀手:微末凡尘,战至无神
我……忘了?!不……不不不!我怎么会忘,怎么会忘,怎么能忘!“杀…杀啊…杀……“你到底……凭什么?!当一切都是假的,记忆是假的,感情是假的,世界是假的时候………世界重塑,灾厄再生,Echo于微末中崛起,于微末中,战至最后一刻“我只是不爱说话,不是冷漠。“我说过了…老子要是有求解器……你们甚至不配做我的对手……
l硅基生物
我在西山埋葬了爱情
我在西山埋葬了爱情
那一次不经意抬头和那一次无意间回眸,让两个本不相识的人相识相知相爱,开始了一段荡气回肠的爱情故事,看男主如何开始一段异地恋,。如何把异地恋玩的风生水起。
轩辕忠辉
失控
失控
此刻,游戏开始,每轮30分钟,你有7次活命的机会。一名歹徒闯入好莱坞名流云集的餐厅,在场的纪录片导演被迫以手机拍摄实况上传网络,媒体随即陷入疯狂。歹徒一边折磨人质,一边欣赏各路新闻报导。他用游戏方式筛选下一个受害者,竟意外翻转舆论风向,绑匪成了“媒体英雄”,引发观众争相押注:下一个死的会是谁?关乎人命的新闻报道,成了荒唐的娱乐节目。看着身旁的人陆续被一枪毙命,幸存者该如何说服歹徒:下一个死的不该
(英)詹姆斯·卡罗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