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事讲将1三国明

第三十一章 失守街亭——马谡(1/1)

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史事讲将1三国明》最新章节。

马谡,字幼常,襄阳宜城人,侍中马良之弟,三国时期蜀汉官员、将领。

马谡才器过人,好论军计,诸葛亮向来对他深为器重,每次接见谈论,从白天到黑夜,在诸葛亮北伐时,因违背诸葛亮作战指令,而导致街亭失守,撤军后被诸葛亮斩首,诸葛亮挥泪斩马谡,家喻户晓,然而,这只不过是《三国演义》中的一家之言,真的看历史,并不完全是那么回事儿。

在《马谡传》裴松之注中,引《襄阳记》中的记载:“谡临终与亮书曰:‘明公视谡犹子,谡视明公犹父,愿深惟殛鲧兴禹之义,使平生之交不亏于此,谡虽死无恨于黄壤也。’于时十万之众为之垂涕。亮自临祭,待其孤若平生。蒋琬后诣汉中,谓亮曰:‘楚东得臣,而后(晋)文公喜可知也。天下未定而戳智计之士,岂不惜乎!’亮流涕曰:‘孙武所以能制胜天下者,用法明也。是以杨干乱法,魏绛戳其仆。四海分裂,兵交方始,若复废法,何用计贼邪?’”后来诸葛亮待其遗孤如同己出。这一段说明马谡临死前未曾与诸葛亮谋面,否则也无必要写这么一封信,要诸葛亮效仿杀鲧而用禹的故事,将自己的遗孤托付于诸葛亮了。

根据以上的有关记载,可得出这样一个结论:马谡在街亭之战中妄自菲薄,不遵诸葛亮的指示,以致于最后惨败而归,并直接导致陇右三郡得而复失,无奈之下大军退回汉中。街亭败后,马谡并未如《三国演义》所说,主动向诸葛亮负荆请罪,他深知自己失败后果的严重性,便畏罪潜逃,而身为丞相长史的向朗碍于情面或出于爱才之心,知情不报,但是马谡最终被缉拿归案,并被诸葛亮处以极刑,然而还未及行刑,马谡便于狱中病故了。有学者认为《诸葛亮传》、《王平传》中所说“戳”、“诛”马谡等词语,应理解为判其死罪的意思。

以上便是史书的马谡之死,至于之后诸葛亮亲自祭奠,为之流涕,而且有十万之众陪着流泪,对其遗孤待之若平生,这种既斩之又恤之的作法,是具有很多复杂的原因的。

首先,马谡其人,刘备曾交代诸葛亮说:“言过其实,不可大用。”但是“亮犹谓不然。以谡为参军,每引见谈论,自昼达夜。”由于这些因素,所以在街亭失守后,诸葛亮上表自贬,第一,是显示对马谡其人认识不足;第二,是表明对刘备的嘱咐未予重视,导致出击祁山之战劳军伤财,无功而返。以诸葛亮执法“赏罚之信,足感神明”之风格,一面上表自贬,一面将其处以极刑,这种相矛盾的做法也是必然的。

诸葛亮对马谡的才能还是比较赏识的,马谡在诸葛亮南征孟获之时,曾于出兵前向诸葛亮提出“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将为下”的战略方针。在作战中,诸葛亮也是充分体现并采用了这种战略方针的,最后平定南疆,这可说其中有马谡的功劳。

再次,马氏兄弟在荆襄一带素负盛名,其中有“白眉最良”之称的马良,称诸葛亮为“尊兄”,裴松之在《三国志》注疏中认为“良盖与亮结为兄弟,或相与有亲,亮年长,良故呼亮为‘尊兄’耳。”从这段记述可看,马氏兄弟与诸葛亮交情非同一般,且都具有一定才能,所以诸葛亮虽然依法处罚马谡,然而毕竟是用人之际,对其才还是深为惋惜的,所谓“挥泪斩马谡”也是比较附合史实的。这从他善待马谡遗孤一事上,就可以看出这一态度,至于后来《三国演义》将马谡畏罪潜逃一事略过不提,并作一些艺术加工,这或许是为了使之更感人且更富有感染力。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凉州布衣
凉州布衣
建德元年四月,胡人各部聚众三万,攻陇西;激战旬月未果,伤亡六千余众,退军。外有胡人羌族虎视眈眈,内有朝廷之上勾心斗角,看似平静的北梁王朝下一场更大的风暴逐渐酝酿。同年,姜无衣意外穿越至北梁王朝,成为凉州清水县一平民......
OGC
重生古代:从军户到一统山河!
重生古代:从军户到一统山河!
从军户到一统山河!:萧辰一睁开眼,却发现自己竟然穿越成了一个边军小卒,而且还是其他人欺负的对象。大安王朝内有权臣把持朝政,外有匈奴虎视眈眈,在这乱世之中,且看萧辰如何从一个小卒一步步崛起,清君侧,平内乱,杀外敌!普天之下,皆为朕之疆土!
围心
数码选召之虫族崛起
数码选召之虫族崛起
李启杰的父母都是在数码世界被淘汰的选召者,他原以为自己能够培养出完全体数码兽就已经不负父母所望,结果他在数码世界开局就达成了自己的目标。因此,他真正的目标又该是什么呢?
荒芜大草原
龙族:斩龙者的悼亡
龙族:斩龙者的悼亡
龙族同人文,讲述龙族五世界观十年以后的路明非等人,再次踏上与龙族斗争的路途,故人,亲人,敌人,爱人,在生与死之间,交相辉映
冰蓝月色
红楼封仙
红楼封仙
沈瑜步入修仙世界,因境界无法突破游历天下一日游至青埂峰下,闻一顽石哭泣,听其讲述那段风流孽事让听者流泪、闻着伤心沈瑜听完似与境界突破有益,思虑良久,便对那顽石说,这有何难,待我游戏人间了解这段风流孽债
墨染出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