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事讲将1三国明

第一百六十章 曹之谋主——荀攸(1/1)

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史事讲将1三国明》最新章节。

荀攸,字公达,颍川颍阴人,荀彧之侄,东汉末年谋士。荀攸的父亲叫荀彝,是某州的从事,荀攸很早就失去了父母,等到他爷爷荀昙去世后,门庭冷淡了一些,在荀昙死后不久,荀家的一个故吏张权,主动找到荀家请求为荀昙守墓,这一个突然事件让他们全家都手足无措。当时荀攸十三岁,对此事感到非常疑惑,就跟他叔叔荀衢表示:这个官吏有奇怪的神色,留神他心里藏奸。荀衢听了荀攸的话之后有所察觉,就找到这个张权询问,果然,张权是因为杀人逃亡,想要来这里隐姓埋名避难,荀攸的洞察力因此闻名。

何进把持朝政的时候,曾经征辟海内名士二十多人,其中就包括荀攸,荀攸刚一报道,就被封为黄门侍郎。董卓暴乱,关东群雄并起,董卓迁都长安。此时,荀攸和郑泰,何顒,种辑,伍琼等人密谋:董卓昏庸无道,暴虐堪比桀纣,天下人都怨恨,虽然手握重兵却是匹夫。现如今是时候刺杀董卓告罪于百姓了,荀攸等人的计划被泄密,董卓知道了后将何顒荀攸下狱,何顒因恐惧自杀,荀攸却泰然自若,每天吃吃喝喝好像跟没事儿人似的,不久后董卓被杀荀攸才被免罪的。但是《魏书》记载,荀攸让别人在董卓耳边美言了自己几句,最后被董卓释放,如此看来和陈寿的《三国志》不同。

荀攸找准机会弃官回家,后来又被征辟到公府上班,在一次例行考试中,荀攸成绩非常好,就被封为任城相,但是荀攸没有赴任,荀攸认为蜀汉地区险固且百姓安居乐业,就想要去当蜀郡太守,因为蜀道之难,没有成功上任,荀攸因此就住在了荆州地区。曹操将献帝迁往许都后,便给荀攸写信,征辟他出来做官,荀攸本来就对曹操充满好感,再加上叔父荀彧此时已在曹操处任职,所以接到信后便马上启程,《三国演义》中称荀彧、荀攸结伴投靠曹操,此说法有误。荀攸投曹后,起初担任汝南太守,不久又升为尚书,名义上是朝廷的官,但实际身份却是曹操的谋士。

三国时期,数曹操手下的谋士最多,在陈寿的《三国志》中,曹操手下有三人站在谋士的第一梯队,他们三人共存一传,可见能力是相近的,这三人就是荀彧、贾诩和荀攸。让人奇怪的是,后世往往记得毒士贾诩之谋,食汉禄的荀彧,却少有人记得荀攸,甚至于连位列曹操手下,谋士第二梯队的郭嘉,都比荀攸出名,既然荀攸能力出众,为什么他的名声不如荀彧,甚至不如郭嘉呢?

一生之中从无败绩,算无遗策的荀攸最终名声不显,很大程度上在于他虽然建立了赫赫战功,但为人十分低调。相比于比他小六岁的叔父荀彧,荀攸没有在曹操要进位魏公时站出来阻止曹操,更没有曹操赠送食物,但器具中却空无一物的感伤故事,因此荀攸的能力与成就即便与荀彧相似,其名声也绝对没有服毒自尽的荀彧大。

至于郭嘉能闻名于世,主要在于郭嘉性情洒脱随意,为人风流不羁,做事往往不修边幅,不在意别人的说法。这样的人在当时或许会被当成另类,但在今日却极其受人推崇,正因如此,低调的荀攸自然不能与郭嘉相提并论了。

《三国志》作者陈寿说荀攸是“算无遗策,经达权变,不次于张良和陈平。”这样高的评价就算诸葛亮、司马懿都得不到,看来荀攸之才不次于荀彧,司马懿等。连曹操都说:“公达,非常人也,吾得与之计事,天下当何忧哉!”又说:“军师荀攸,自初佐臣,无征不从,前后克敌,皆攸之谋也。”

荀攸有一点跟荀彧不同,荀攸是军事才能突出,是一个优秀的军师,经常随曹操出征四方;而荀彧是一丞相之才,擅长安邦治国,经常留守后方。叔侄二人是曹操的左膀右臂,可以说没有荀彧和荀攸就没有曹氏的帝王大业。

曹操在逼死荀彧后,为什么不杀荀攸?荀攸才能越大,一旦反水对曹操的威胁越大,为什么不斩草除根,不怕荀攸为叔叔报仇么?要知道曹操杀孔融,可是连孔融的儿子一起杀的;还有曹操杀崔琰后,没多久也把催琰的女儿,也就是曹植的老婆收拾了,这都是怕他们因为父亲被杀,心有不满,借机图谋。我觉得曹操不杀荀彧是因为:

第一,荀攸太老了,年龄比荀彧还大。虽然荀攸是荀彧的侄子,但毕竟不是儿子。荀攸的年龄已经是将死之人,曹操无所担心了。就跟杀杨修,留杨彪一样,杨彪年老,兴不起风浪了。曹操算定了荀攸可能死在自己前面,因此再杀荀攸就是多余之举。

第二,曹操曾说:孤与荀公达周游二十余年,无毫毛可非者。这荀攸是温良恭俭让俱全,八面玲珑,看来实在是没借口杀荀攸。荀攸也不会给曹操抓到啥把柄。荀攸做人能做到如此完美的地步实在是不可多得。

也正是这个原因,荀攸很少顶撞曹操,哪怕是曹操要犯错之时,也是点到即止,不加强行阻拦。比如在赤壁之战时,荀攸看到了战船以铁链相连,必被火攻,告诉曹操时曹操不听,荀攸见其不听,也不多加阻拦。

还有,曹操第一次兵伐张绣时,荀攸就对曹操说:“张绣与刘表联合,但是张绣的粮草靠刘表供给,时间一久,刘表力不能支,必然与张绣分裂。不如缓兵以待其变;若急切进攻,刘表必拼死相救。”曹操不听劝告,荀攸也不再劝第二次,果然曹操大败而归,损兵折将。

也正是因为荀攸低调,谨慎,少事,不炫耀自己曾经的功劳,是个老好人,后世的文学和艺术作品发现他没啥可写的故事,故而在民间名声就没有荀彧大,就显得他没才能一样,其实他是大钟无声,大象无形,大智若愚。曹操称赞他说:“公达外愚内智,外怯内勇,外弱内强;不炫耀自己的长处,不夸大自己的功劳;他的内智别人可以达到,他的外愚别人却达不到。”

荀攸寿终正寝,得以自然死亡,不过就算曹操没有杀荀攸,依我看三国演义里的说法并非空穴来风,荀彧死后,他肯定怕受株连,多有忧愁。而且在曹操看来荀攸跟荀彧是叔侄,这亲戚关系就是反对曹操的潜在危险。如果在曹操死之前荀攸没有死,那就不好说了,但在荀攸死后,曹操每次说起他来就流泪。

荀攸被称为曹操的“谋主”,擅长灵活多变的克敌战术和军事策略,他生前设奇策共十二计,与荀彧的事迹大都见诸于历史记载不同,荀攸为曹操所献出的计策却大都不见于史册。究其缘由,是因为荀攸的好友钟繇,在撰写这方面记载时意外病逝,所收集的资料后来也全部遗失,使得后人难以知晓荀攸在谋略方面的奇思妙想。为《三国志》作注的裴松之还责怪钟繇说:“攸亡后十六年,锺繇乃卒,撰攸奇策,亦有何难?而年造八十,犹云未就,遂使攸从征机策之谋不传於世,惜哉!”意思是说荀攸去世后,钟繇有十六年的时间来撰写荀攸的事迹,可他实在是太懒了,以至于荀攸的事迹未能流传于世。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重生古代:从军户到一统山河!
重生古代:从军户到一统山河!
从军户到一统山河!:萧辰一睁开眼,却发现自己竟然穿越成了一个边军小卒,而且还是其他人欺负的对象。大安王朝内有权臣把持朝政,外有匈奴虎视眈眈,在这乱世之中,且看萧辰如何从一个小卒一步步崛起,清君侧,平内乱,杀外敌!普天之下,皆为朕之疆土!
围心
红楼封仙
红楼封仙
沈瑜步入修仙世界,因境界无法突破游历天下一日游至青埂峰下,闻一顽石哭泣,听其讲述那段风流孽事让听者流泪、闻着伤心沈瑜听完似与境界突破有益,思虑良久,便对那顽石说,这有何难,待我游戏人间了解这段风流孽债
墨染出尘
开局隐身:带歪奸臣之子的那些年
开局隐身:带歪奸臣之子的那些年
关于开局隐身:带歪奸臣之子的那些年:温长宁穿了,遇见了一个人,经历了一些事。所幸一生都没有被古代驯化。*顾长晏巧了,见到了一个人,经历了一些事。所幸一生在学习自己的爱人。……正经版:想当西医的温长宁穿越了,开局几本医书,一部手机,一个表,两把加大版手术刀,外加一身衣服。不幸的是身穿,落地就成破落黑户。幸运的是他开局隐身。开始,他遇到一个京城的贵公子,他被收留了。中途:医书他捐了。手机没电了。机器
绿色发箍
穿进童话书里拒绝王子
穿进童话书里拒绝王子
关于穿进童话书里拒绝王子:(意外掉入童话,偶遇幸福爱情)普通女孩林沐惨遭“绑架,被按头和王子达成happyend。林沐:“我不行的,我来不了。系统:“王子你都不要,还能看上谁!?林沐:“我……我喜欢会魔法的!某男:“你确定不是馋我身子?简单来说,就是一个少女投身童话世界拯救碎片恋人的轻松小故事。已完成:白雪公主VS温柔魔镜莴苣姑娘VS人机巫师海的女儿VS傲娇巫师美女VS小心眼巫师
宕机猫猫头
四合院:系统肇事逃逸了
四合院:系统肇事逃逸了
关于四合院:系统肇事逃逸了:一个芸芸众生的中年人陆天,漂泊半生一事无成,本来想着就这么浑浑噩噩的活着吧,无意间被一个迷糊的系统给物理超度了,结果系统为了逃脱责任给送到了(1956年5月13号)世界,魂穿到一个16岁的同名少年身上,然后系统给补偿一个修仙传承就跑了,无奈的陆天只能摸索的活着。
乡村泥路和老黄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