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征战汉末

第570章 拼死一搏的刘辩(一)(1/2)

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三国:征战汉末》最新章节。

刘辩的所作所为让张合高看了这位年轻的皇帝一眼,尽管内心中依旧忍不住嘲讽,却已经没有了不屑。

不是所有人都是王弋,刘辩能够做到这种程度已经非常不容易了。

刘辩没有因为右军的霸道而愤怒,反而笑着迎了上去,免了二人的礼数。

“陈使,赵王最近如何?”刘辩真的很憋屈,孤身一人站在街道上,没有一个大臣随侍左右。不过他却很洒脱,笑眯眯地说道,“寡人一直想见赵王一面,奈何造化弄人,天意如此。寡人记得赵王上次派来的人叫虞翻,这次他怎么没来?”

“陛下,虞尚书有自己的任务,当时不在邺城,便由在下代为问候陛下了。”陈震跟在刘辩身后,说道,“殿下过得尚可,只是日夜思念陛下。”

“哈哈哈哈……他会想寡人?怕不是想收拾寡人吧。我们不聊这些。”刘辩没有给陈震找尴尬,反而岔开话题,“五万石新粮可不少,赵王能如此迅速筹措实属不易,河北的百姓还好吗?赵王的税率如何?”

“陛下,近些年幸得陛下护佑,河北风调雨顺,百姓安康。赵王定下的赋税不多,十税一而已。不过户部定了政策,从明年开始熟地十税一,五年之内的生地二十税一。”

“十税一?五年?”一个个数字让刘辩震撼不已,据他所知目前京兆尹的税率可是二税一,有些心黑的宗族甚至达到了十税七之多!

这种不给百姓留活路的征收方式他其实早就想更改,可他现在连保住自己都困难,根本不敢碰税率。

“这五万石给寡人,河北会不会产生粮荒?”刘辩犹豫片刻,低声说道,“你和寡人说实话,不管让寡人心死还是如何,你直说便是,寡人早有准备。”

“陛下……”

“你就说吧……”刘辩的声音中甚至夹杂着哀求,“不管如何,至少让寡人知道,天下还有那么一块地方,大汉是对得起它的百姓的。”

陈震闻言面色十分复杂,他在刘辩的声音中竟然听到了些许哭腔。

沉吟片刻,面对这个名不正、言不顺,却是最正统的帝王,陈震最终选择了实话实说:“陛下,河北仓禀富足,五万石对殿下来说九牛一毛。”

“此话当真!”

“陛下,别看这些都是新粮,可就算煮熟了,您眼前这些右军将士都不会吃。”

“为何有粮不食?军纪如此严苛?”

“不。右军乃是正军,正军餐食标准极为严格,肉汤、鱼汤每日一换,二日有鱼半斤,三日有肉半斤,每日面饼二斤。

百姓家中人人有储备之粮,每年有新衣,四时有祭祀,节日有肉食。

河北不禁酒水,价格虽然高一些,寻常人家也买得起。”陈震向刘辩讲述了冀州百姓的生活情况,他并不是出于炫耀,而是内心的信仰崩塌了。

即使他很早便追随了王弋,几次出生入死深入险境,可背负了许多代的汉室烙印终究无法轻易抹除。

如今,高高在上,可望而不可及的皇帝竟然在他面前如此低三下四,让他无法释怀心中那个伟大帝国陡然崩塌后的情绪。

或是出于怜悯,或是出于气愤,他也不知道自己究竟怀着什么心情说出的一切。

“好啊……好啊……”刘辩听完没有惊讶,反而如释重负。

内心中强烈的绝望和不甘让他多少有些不服,可早已被权谋压断脊梁的他知道大汉终于完了,完在了自己手里。

好在接手的人足够厉害,日后见到列祖列宗他也不需要背负太多,至少要比他那个不靠谱的父亲强。

放下了一切,刘辩对陈震没了兴趣,反而看向张合说道:“寡人知道你,张合张儁乂。”

“陛下知道我?”张合一头雾水。

刘辩笑道:“你算得上是卢尚书的弟子,卢尚书的弟子之中出了一个赵王,我自然知道你们。”

“陛下……”见刘辩谈到卢植,张合行了一礼,想要说些什么。

刘辩却不想听,自顾自地问:“陈使说这些壮士是右军?一个个看起来就武艺不凡,甲胄坚固威武,想必都是赵王的精锐吧。”

“回殿下,是的。”

“寡人记得在陈留赵王也有一支军队,名叫左军对吗?”

“是。”

“右军和左军孰强孰弱?”

“若论阵战,右军不如左军。”

“不如?”刘辩瞪大双眼,难以想象面前这些顶盔掼甲的武士竟然不是最强的,不过他很快便释然道,“也对,听说左军人数数万,人太多打不过也是正常的。”

“呃……陛下……”张合犹豫了一下,解释道,“其实右军才是人数最多的,全军加起来四万有余……”

“多少?”刘辩发出了尖锐的爆鸣声,颤抖地问,“这样的士卒,赵王有四万?还不是最厉害的?这……这……养这样的军队需要花费多少钱粮?”

张合当然不会给刘辩介绍右军的构成,然而他觉得吓唬吓唬眼前这个小子很有意思,便笑道:“陛下,兵无常势,水无常形。战场胜负在于博弈,士卒强悍只是殿下最低的要求。至于需要花费多少钱粮……末将实在是不知道,不过维持这些军队对于殿下的财政来说并不是主要支出,民生才是殿下关注的重点。”

刘辩此时的脸色已经不能用吃了苍蝇来形容了,而是苍蝇在嘴里爆开,爆了一嘴的蛆虫般恶心。

他不明白眼前这些人的装备比五营都要好,王弋怎么会养得起那么多的?以他的脑子实在想不通天下哪来的那么多钱,感觉单单一个河北比整个大汉的钱都要多,这不合理啊……

羡慕……嫉妒……无数情绪涌入他的心头,他真的好想拥有,哪怕是眼前这支两千人的军队也好!

可是他更有自知之明,别说王弋不给,就算王弋给他了,他也不可能养得起,哪怕是在无数个夜晚的美梦之中自己幻想的鼎盛大汉也养不起。

除了沮丧还剩下什么呢?

刘辩拼命地在心底寻觅着,希望在角落中找到一些可以盖过王弋的地方,不说压上一头,只要高出一点就行。

但他悲哀的发现,自己除了早已无人敬畏的血脉之外,真的一无所有……

“唉……哈哈哈哈……”刘辩的眼神由深邃变得茫然,最终定在了无奈,对于王弋的成就他无话可说,至于王弋为什么没有平定天下他更没有资格评判。

只有蠢人才会去点评比自己强的人,他不想输了一切后还落得一个蠢人的名头。

调整了一下心情,刘辩换了个话题:“张将军,玉玺还好吧?几经辗转,寡人担心玉玺会有破损。”

“呃……”张合仿佛被人堵了嗓子眼,一口气没上来差点憋死。

他此时很想将刘辩的脑袋掰开看看里面到底都是些什么东西,这种问题也是他能回答的?

刘辩见到张合吃瘪,笑道:“哈哈哈哈……张将军莫慌,寡人不是那个意思。玉玺再怎么说也是安定国运的神器,还是小心保管为好。”

“陛下,末将没见过玉玺……”张合想了半天,咬着牙憋出来一句,反正他准备咬死没见过,绝不能承认玉玺在王弋手里。

刘辩闻言却一愣,下意识说:“怎么会?玉玺不是被袁谭那个家伙当作嫁妆送给赵王了吗?”

张合心道好嘛,连这个都知道了,可他依旧死硬道:“末将没见过玉玺。”

“赵王没用过玉玺?”

“没有!不,殿下也没有!”

“行了吧,就算玉玺在寡人手里也没用,在赵王手中寡人更放心。不过赵王既然不用玉玺,他平时发布旨意用什么?”刘辩看穿了张合的心思,讪讪地说。

张合长呼了一口气,说道:“殿下平时都用自己的印玺。”

“哦?”刘辩来了兴趣,“是什么天材地宝?比玉玺还要好?”

“呃……石头。”

“石头?哪里采来的?能和玉玺比肩,恐怕只有昆仑之石了吧?赵王找到昆仑了?”

“没有……就是路边捡的普通石头,殿下这些年还用坏了两个……”

“路边捡的?谁会信服?”刘辩显然不相信张合的话。

张合却面色一正,说道:“陛下,殿下的印玺天下谁人敢仿造?就算殿下不说什么,殿下麾下的将士们也不会答应的。”

刘辩愣在当场,定定地看了张合许久,目光似乎想要透过张合看向远方,看向比远方更远的远方,看向正在邺城内忙碌的王弋。

他不再说话,一步步向皇宫走去,每一步说不上是虚浮还是稳健,就算是武学高手张合都看不出来。

他就那么走着,仿佛世间只剩下了自己,只剩下脚下一条路。

他想要走到尽头,走到被黑暗淹没却散发着微弱光明的尽头。

他感觉在那里有一道门,他想去看看门后到底有什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穿越古代儿孙满堂
穿越古代儿孙满堂
关于穿越古代儿孙满堂:赵清虎穿越古代农村,成了半大老头,儿孙满堂!可是,上面有偏心的爹娘,下面有吸血的弟妹!堂堂新时代五好青年,赵清虎岂能给别人当牛马?反正儿子女儿一大堆,努力赚钱让儿女去拼搏,当我的老太爷摆烂享受它不香?
钓雪寒江
小南,红缨不在的时候我最爱你
小南,红缨不在的时候我最爱你
++++苏润携带一把阎魔刀和一缕刀之法则,来到斩神世界。这个世界太危险了。咕~~神明狗都不如。凝练骨心意,证就刀仙之位!“七夜,神明杀了后脑袋要发射到160公里上的近地轨道知道吗?“让这些番邦小神知道我大仙之威。“咕~~奥丁大人,求求您让我们降了吧!奥林匹斯的神脑袋都在天上看着我们...
蓝莓吃葡萄
星铁:我的逆天选项
星铁:我的逆天选项
关于星铁:我的逆天选项:游戏开始前一段时间王帆意外穿越星穹铁道,激活选择系统,只要做出选择就能获得巨额奖励。偶遇悬赏自己的画像,触发选择(scp?万能药)】随着王帆的“特殊行为在宇宙中广为流传,终于在这一天自爆了身份,狠狠的为星河猎手涨了一波声望。艾利欧:我谢谢你一家人!黄泉:拔刀的理由突然又多了一个!流萤:我的解释苍白无力,你的沉默震耳欲聋!-------------愚者千面游戏人间,可若不亲
日常跑路
穿越大乾:从打猎喂饱老婆开始
穿越大乾:从打猎喂饱老婆开始
从打猎喂饱老婆开始:宋国柱重生了。重生到了兵荒马乱、饿殍无数的大乾王朝,三个哥哥因为自己多喝一碗大碴子粥要将自己骗到野猪洞,让野猪拱死自己。他该怎么做?“叮”“A.跟着哥哥去野猪洞,三个哥哥可以每天多喝一碗大碴子粥,你将成为残疾人,无法人道,孤寡一生。”“B.解开上来的绳子,获得逍遥御兽系统,继承家里的大瓦房、三个哥哥亲手打造的大床,带着三个嫂嫂,过上逍遥快活、顿顿有肉吃的幸福日子。”BBB..
呆萌僵小鱼
白话三国志
白话三国志
在华夏历史的长河中,三国时期宛如一颗璀璨而独特的星辰,散发着无尽的魅力。将为你揭开这段历史的神秘面纱,以通俗易懂的白话语言,生动再现那个英雄辈出、战火纷飞的时代。本书以陈寿原着为蓝本,精心雕琢,摒弃晦涩难懂的文言文表述,让每一位读者都能毫无障碍地沉浸其中。从东汉末年的天下大乱,到魏、蜀、吴三国的鼎立纷争,再到最终的三家归晋,书中详细描绘了众多叱咤风云的人物,如智慧化身的诸葛亮、一代枭雄曹操、义薄
诗韵拾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