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征战汉末

第98章 进击的袁氏(四)(2/2)

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三国:征战汉末》最新章节。

这下轮到守城的将军尴尬了,想要半渡而击就要开城门,开了城门石头掉下来就是个大洞,不开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两人的部队渡河。

从别的门绕也不行,达不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守将很光棍,直接开门投降了。

平阴的守将是任俊,王弋开开心心去受降,结果人家根本就不鸟他,而是选择了曹操。

在任俊看来王弋用的手段很不光彩,曹操能在他防守之下数次攻城,那才是真厉害。

对此王弋非常不爽,攻城器械怎么就成了不光彩的手段?

细问之下才知道,投石机还是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虽然命中率低的可怜,但造成的心理压力却是实打实的。

任俊投降的直接原因也不是那块大石头,而是守城的士卒士气崩了,任谁也扛不住一块块巨石满天乱飞。

行吧,反正平阴是拿下来了,洛阳就在眼前,他们终究比袁绍更快一步。

只是两人现在都不怎么开心,他们都在担心同一件事。

曹操再次找上王弋:“中和,我们现在是不是应该在黄河这边留下一些兵马?万一河东郡……”

王弋也在担心这个问题,白波里有个很难搞的徐晃,不防不行啊。

于是他说道:“我在温县留了五千防守上党,你在这里留下两千守河东如何?”

“两千?五千?真要这么多吗?”曹操有些不敢置信,打个黄巾还需要七千人分守两方?

王弋却皱着眉说:“无劝你不要放松警惕,白波黄巾的首领是李乐和杨奉,他们现在一个是后将军,一个是征东将军。”

“后将军?征东将军?谁封的?”

“还能有谁?长安呗。”

“伪帝?他会和黄巾合作?会和董卓合作?”

“为什么不会?董卓要是败了,下一个就轮到他了。”

曹操闻言沉默了,或许刘辩不是一个有用的皇帝,看不清什么形势。可长安还是有不少明白人的,不可能看不清形势,开来真的要好好防守了。

“任俊、李乾,你二人引两千兵马驻扎在湛城,防备河东偷袭。”曹操招来一员将领吩咐:“此次任俊为正,李乾为副。”

王弋撇撇嘴,心道曹操的胆子是大的没边了,任俊刚招来就敢让他把守要地。不过安排的倒是稳妥,任俊为正,带的却全是李乾的手下,平阴降卒全部被曹操带走,收买的一手好人心。

王弋这种表现就是乌鸦笑猪黑,他也好不到哪里去,白波黄巾中最有价值的一个人王弋提都没提,在想什么就不用多解释了。

而且王弋不仅盯上了徐晃,甚至连李乾都盯上了。

李家真的很有意思,一家人堪称各会各的。

李乾的气概相当不凡,让人一看就觉得是个英雄。

儿子李整很能打,历史上跟着曹老板平定兖州一路上屡立战功。

侄子李典就不用说了,五边形战士,老曹的金牌运输大队长。

还有个相当神秘的李进,这家伙带着庄客硬生生干翻了吕布的正规军。

王弋想忽悠李乾不太容易,毕竟当时李乾是带着几千人主动投的曹操,算是主要合伙人之一。

他的目标是在李家的那个李进,这不就是一路军师合适的人选吗?

前往洛阳一路上王弋都在研究该如何忽悠……啊呸,如何劝说李进出仕。

这个时代的人也不知道是怎么想的,很多非常有本事的人学习不是为了学以致用,单纯就是为了学习,做官对他们几乎没什么诱惑力。

直到……

直到洛阳城下,王弋见到了袁术,同时还见到那个给他胸口留下伤疤的男人——吕布。

荀攸在洛阳多年,他盯着城墙上的人看了许久后,在王弋耳边低声说道:“主公,有个不太好的消息,董卓可能已经死了……”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世界对抗,从喜灰和咒术开始!
世界对抗,从喜灰和咒术开始!
当你能进入喜灰的世界,你会做什么?秦楚表示,当然是带着喜灰世界重返S1赛季!“能够改变灵魂?机械羊,让这脸上缝线的家伙知道一下天高地厚!“灰太狼,拿出你的相反锤、眩晕相机、天气魔方、万能宝葫芦、蜗牛迟缓液,让所谓的史上最强咒术师看看史上最强发明家的厉害!“黑大帅,别劈潇洒哥了,往那脑门缝线的家伙身上劈啊!………秦楚摊了摊手:“都说了不要和搞笑人物比战力,我灰叔头刚陨石、毒翻太阳,一拳更是千吨
半城妖倾
四合院:开局就送秦淮茹
四合院:开局就送秦淮茹
林俊生穿越1951年的情满四合院世界,坏消息是被捅了个半死,好消息是送了个媳妇。明白自己是被搞了乌龙拉来的,他也无所谓,就想和媳妇好好过日子,奈何实力不允许。
龙鳞小鲤鱼
乖乖仓鼠到怀里
乖乖仓鼠到怀里
新作品出炉,欢迎大家前往番茄小说阅读我的作品,希望大家能够喜欢,你们的关注是我写作的动力,我会努力讲好每个故事!
清潇寒
大明:逆鳞,从质子到摄政王
大明:逆鳞,从质子到摄政王
逆鳞,从质子到摄政王:朱允熥穿越成朱标第三子那日,正撞见朱元璋抱着朱允炆痛哭:“朕的皇长孙啊!”他当场掏出从朱标书房顺来的残页,往朱元璋案上一拍:“爷爷,您长子遗诏在此!朱允炆连都背不全,拿什么治国?”
ZeroCool章
影响世界的百位帝王
影响世界的百位帝王
关于影响世界的百位帝王:从全球历史中找出100位国际颇具影响力的帝王,从客观角度出发,全面细致的了解他们,铭记他们所做功绩,并引用国际评价让读者更深刻的了解。
毕芙洛的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