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风起宁古塔》最新章节。
“说说吧,把你知道的有关昌都城之外的事情都讲一讲。”宽大的马车之中,贾平安问向着李木白。
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李木白把自己所知说的事情都给讲了出来。比如说,昌都城之外一切以当地世家大族为主,皇权在这里不是说没有影响力,只是很小而已。
甚至在很多偏远的地方,百姓们也只是知道当地的权贵和大族老爷们,至于皇帝是谁,他们不是很清楚,更不会过多的去关心。
皇权不出京,指的就是这一点。
“军队呢?难道军队也不听皇令吗?”
“是的,军队也是如此。想必公子也应该有所了解,按兵部老爷们的计划,士兵一天只有一斤粮食的配额,对于青壮而言,根本就吃不饱。那时间一长,领兵的将军们就算是想要效忠于皇权,面对残酷的现实,也是做不到的。为了吃饱,他们就只能向当地的大族低头,以换得一口吃得。当然,不是所有的军队都这样,像是在宣国,羽林卫和北府军这两只精锐之师粮草是充足的,他们也是真正的铁杆保皇派。”
“当然,军队吃大族的,不代表就不一定全听大族的,他们也会衡量。只要宣国没有出现明显的弱势之前,皇令,他们还是会服从的,至少表面上是如此。”
听了这些,让贾平安对于宣国有了更多的了解,这和他想象的基本上一样。封建王朝家长制就是如此,皇权不下乡,皇权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嘛。
通讯的不发达,让皇上只能看到脚下这一亩三分地,这是当时的通病。
就像是明朝末年,面对满清建奴的入侵,明军就真无还手之力吗?
当然不是,朱重八建国时,弄得军户制,多少还是有一些效果的。可就是因为朝廷太穷,没有更多的粮饷,这才逼得那些领兵的将军们不得不另谋他路,连带对于御外之战也不是那么积极,最终这才将大好的江山拱手送人。
宣国也是一样,和大明末年是差不多的体制。
贾平安之所以会问这些,其实就是想要看看,他想要扩军的话,从地方上征招能不能成行而已。
现在看来,似乎麻烦不小。
比如说,想要于当地征兵,那就等于是从地方的大族口中抢食。年轻力壮者,自己需要,别人也需要。
而以现在他的实力,直接拿这些地方士族开刀,显然还差些火候。
如此看来,只能从其它方面想办法了,比如说让大族十分讨厌的山匪。
这些人的存在,其实是威胁到大族安全的,也是他们迫切想要解决的。
动这些人,不会伤及地方士族的利益,反而还会让他们和自己站在一起,这就是团结更多人,为自己所用的道理。
“你把所知的山匪名单都写来了。这里还有三颗震天丹,你拿去服用吧,现在你的实力还是太弱了,至少要想办法先提升到半步宗师再说。”贾平安将三枚土黄色的丹药拿了出来。
“诺,属下定不负公子期望。”伸出颤抖的双手,接过了三枚丹药的李木白,有如重生了一般,对未来充满着期望。
而关于空间之事,两人都没有提。显然以李木白的聪明,是知道什么事情可以说,什么事情不能说得。
说了就是一个死。
队伍浩荡而出,走在公主路上,仅仅是一天的时间,下午天还没有黑呢,便已经来到了百里城之外。
要想富,先修路。道路的通畅果然可以方便了很多人与事。
百里城,做为宣国的北方门户,负责的就是昌都城的安全。而这里一向是定国公,屈百里的控制范围。
从资料上来看,屈氏生活在百里城很多年了,光是经历的王朝就有三个。但他们不仅没有灭亡,相反还变得越发强大。如此可见,他们的底蕴之强大,更可以看出来,他们见风使舵的本领有多高超。
什么效忠于皇上,效忠于宣国,与国家共存亡,在这个时代都是不存在的。
对于世家大族而言,谁做皇帝都是一样,他们所看重的都是自己的利益。
只要皇帝能带给他们利益,他们就支持。
反之,没有好处的时候,眼看着有人造反,他们也不会去管。眼睛里只有眼前的一亩三分地,只要你别抢夺我的利益,你做什么我都不会去管。
“典型的小农思想作祟,王朝治下有这般势力的存在,焉能不亡。”贾平安看过资料后,不无感叹般地说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