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中:掠夺词条,从武帝城开始!

第238章 苏程:糟!董卓的目的好像是我啊!(1/2)

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雪中:掠夺词条,从武帝城开始!》最新章节。

椋莽边境线上,初夏水草肥美,葫芦口一线尤甚!说到底,躺进地里面的人,才是最好的养料啊!

这一场原本双方计划之中会全军覆没的斥候之战,没有如期发生。

北莽的斥候损失严重,但是北莽并不在乎了,因为北椋的目的已经浮现出来了!

徐骁虽然老了,老得在北椋的街头如果被人遇见了只会觉得是个慈眉善目的老头。

但是这个老头,轻描淡写的划出了一条线,而一支雄壮无比的骑军就冲着那个方向冲了出去。

一时间北莽的土地上面再次响起了铁蹄声!

北莽的骑兵也不少,战马的铁蹄声人们听得也很多,多到有些麻木了!

尤其是春秋的遗民们,那些曾经逃避徐骁的铁蹄而来到北莽的人们。

他们的脑中还有对这些铁蹄声的恐惧,但是他们的下一辈多数都不在意!

为何?北莽在女帝的治理之下,国力日渐强盛,自己父辈口中的雄壮天下的铁骑有多少?

十万?就算是如同传言北椋铁骑三十万又能如何!我北莽的铁骑有百万!

自己的父辈听到凉刀出鞘的声音就要下意识的缩脖子,但是我们这一辈只觉得莽刀才是天下的主人!

他们这么想,徐骁也都知道,所以……

八千龙象军在学成归来的将军徐龙象的带领之下,直插北莽!

一路上专挑硬骨头,接连敲碎了很多军镇!

这让北莽的防线有些顾此失彼,一时间是不是从西线别处的军镇调兵协防成了北莽朝堂之上商讨的重点!

按说这样的提议非常正确,本不该成为需要讨论的事情。

但是北莽朝堂上面的聪明人都在担心一件事情。

那就是如果真的从西线调兵协防,幽州流洲骑兵出动的时候,原本相对脆弱的西线又当如何呢?

至于从东线调兵的想法,北莽的朝堂之上更担心一件事情。

那就是东线的部署一旦被拉扯,万一北椋的徐骁和两辽的顾剑棠合力,那兵锋就能直指北莽的西京了!

原本这样的事情北莽的朝堂之上并不担心,但是上次霞光城和银鹞城联合敲掉北莽燧堡的事情还历历在目。

谁能说得好这两家会不会真的联手呢?

在北莽无数春秋遗民后代眼中不可战胜的拥有百万骑兵的北莽居然因为八千的龙象军变得举棋不定!

最终北莽的女帝将这件棘手的事情交给了董卓。

而这位北莽朝堂上挨骂最多的人,也拿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惊叹的办法!

线报从清凉山传回了霞光城!内容很短,但是听完线报的陆栩脸上都是震惊的表情!

董卓这个胖子做事还真的是决绝啊!

从西线的部分防线里面共抽调骑兵不下三万,此刻正向着葫芦口方向移动!

而且从目前的线报和北莽军队移动的速度来看,清凉山判断即将冲进葫芦口的北莽军队或许不止三万人!

董卓的调兵遣将极有分寸,虽然从防线上面进行了抽调,但是哪一条防线都没有伤筋动骨!

清凉山猜测北莽会有两个意图,首要的一个意图就是封死葫芦口!

现在龙象军虽然在北莽连克军镇,但是说到底还是孤军一支,北莽现在要做的事情就是不调兵进行主动的阻截。

而是任由龙象军冲击军镇,即便是龙象军再怎么勇猛,如同狂暴的海浪。

可最终海浪还是会慢慢的消散在沙滩之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玄黄不灭劫主
玄黄不灭劫主
关于玄黄不灭劫主:我天生道体,身负血海深仇,偶得无上神眸,八九玄功在手,败尽天骄,镇压古今未来,成为超脱玄黄大世界一切的存在。
家有两颗豆
这个江湖:真气要交税
这个江湖:真气要交税
真气要交税:++++当年威震四方的无敌门因为欠税,被朝廷打成魔教门派,为还师门债务,江小白成为一枚镇武司税吏!在这个江湖里:真气按流量收税、欠税每月噬体清账、魔教竟是老赖!武侠+反乌托邦+克苏鲁的脑洞组合拳!吐槽役财迷主角+破产宗师天团+疯批算师反派,全员非正常人类。三天卖师父五次,用春宫图抗税,在六扇门涮火锅坐牢,笑着笑着就哭了。大师兄说:江湖不再是打打杀杀,而是人情世故和花呗分期。表面是沙雕
三观犹在
一人仙路
一人仙路
关于一人仙路:他是江湖门派玄武门最低贱的杂役弟子,穷苦出身,天资平平。三年如一日,擦地,收尸……这个世界,人人修武,讲究炼体炼骨、掌气化力。唯他一人,引灵气入体、凝魂通神,逆道而行,孤身修仙。可一次密地试炼,他被‘仙人’重创,识海崩塌,沦为傻子三年。所有人都以为他废了,却没人知道——他的识海深处,藏着第二道灵根。从此,仙道与魔道并行,一身双灵根,踏上绝路!世人皆道他魔,陆凡却道:“那便以魔之身,
陆凡凡
灵幻星河传:坠星焚骨
灵幻星河传:坠星焚骨
关于灵幻星河传:坠星焚骨:器修少年叶星河因家族灭门踏上星际逃亡,以凡人之躯在灵霄宗外门隐忍崛起,凭借淬体诀与三瓣剑鞘,于星河深处探寻器道奥秘,在魔渊入侵与万界纷争中开辟器修传奇。
含赋
剑影寒梅啸九幽
剑影寒梅啸九幽
关于剑影寒梅啸九幽:身出名门的少侠欧阳逸飞和梅降雪一路行侠仗义,除暴安良的曲折故事,小说中情节回荡,丝丝入扣,惊人心弦。
梁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