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火力不足恐惧症的我没救了

第229章 船井中队全军覆没(1/2)

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抗战:火力不足恐惧症的我没救了》最新章节。

船井中队最终被留了下来。

虽然大队长不说什么。

虽然船井不说什么。

虽然士兵们不说什么。

但所有人都明白一点。

那就是从主动放弃这一刻,军心散了。

也就是这大队长军衔级别低,不然军心混乱的只会更加厉害。

若是换成一名将军。

那影响将会非常巨大。

可是即便如此,这支大队以及一些和它们接触配合的军队,都会出现不信任的事情。

没办法。

这就是人性。

“我们要坚守这里。”

此时船井这支队伍被抛弃了,已经成为了哀兵。

哀兵的战斗力是极端的。

很厉害。

或者很弱小。

但在鬼子这里。

绝对可以爆发极其强大的战斗力。

“我们曾在这个村子杀了五六百愚蠢的支那人。”

“今天,我们仍要在这里,依靠地形杀掉这些进攻我们的支那人。”

“我们要让他们流血,将血彻底流干。”

“我们要让这些愚蠢的支那人知道,帝国的勇士是不可战胜的。”

“板载!”

鬼子兵齐齐高呼。

“板载!”

“快,构筑阵地。”

船井中队现如今算上伤员,算上船井,一共就一百零一人。

不过这股力量并不算小。

依靠房屋、墙壁等,构筑一个简单、完整的公式并不难。

再说了,大部队虽然是逃离。

但还是给了它们大量的子弹,手榴弹,掷弹筒,榴弹,机枪等。

如此充沛的火力,在仰仗的地形。

它们有信心在这里将汉水支队的鲜血放干。

“团长,让我们冲一下吧!”

看着船井中队躲在村子里,张家村的几名战士瞬间就热血上头。

“等等!”

团长并未曾下令。

而是判断着情况。

然而就在此时,鬼子开始喊话。

“愚蠢的支那人,还记得这个村子吗。”

“半个多月前,我们就是在这里......”

鬼子叽里呱啦的说了一大堆。

只要正常人听了,那绝对会因为其残暴无耻的行径而暴跳如雷。

但支队的表现却不是。

虽然也多少有些骚乱,但都很正常。

至于说原因嘛......

主要就是听不懂啊!

是的。

真的听不懂。

鬼子叽里呱啦的说了一大堆。

谁知道它们到底是在说些什么。

毕竟双方都没有翻译官。

所以战士们也只能从其语气和肢体动作分析,这群鬼子是在挑衅。

至于挑衅的什么。

完全不知道。

但挑衅能忍?

所以团长直接下令。

“掘进两百米,用飞雷炮打!”

掷弹筒、迫击炮这种武器在这种情况下所能发挥出的威力不算厉害。

毕竟这些墙壁以及诸多杂物之类的,会限制住这些爆炸所产生的破片。

那么效果自然不好了。

所以这种情况下,用飞雷炮这种武器,反而是最好的选择。

虽然距离近,但威力大。

这种墙壁,炸都能炸塌。

敌人炸不死也能震伤。

不过,掷弹筒和迫击炮照样需要使用。

它们的作用有且只有一个。

“火力压制!”

“是!”

很快,炮火准备完毕。

“放!”

伴随着一声令下。

炮火开始攻击。

“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大明:我哥朱重八,侄永乐帝标子
大明:我哥朱重八,侄永乐帝标子
我哥朱重八,侄永乐帝标子:中医世家少爷,意外胎穿到了元末,朱元璋起兵反元,随李贞投奔他。少年立功,被老朱酒后代父收子,赐名朱重十成为大明唯一怪异二字郡王。徐妙云非他不嫁。立志当大明最有钱的逍遥王爷。老朱打仗都找他要钱……全款赞助老朱灭了小日子。
肆尘月
开国皇帝:从望气术开始
开国皇帝:从望气术开始
关于开国皇帝:从望气术开始:高楷穿越乱世,成了一介刺史。内有臣属反叛,外有强敌围攻,危在旦夕。幸好,意外觉醒望气术,可识人才、察地理、观天象。从此,一个个尚在草莽的文臣武将,被他发掘,助他争霸天下。江山如画,大浪淘沙,一回首,他已成为开国皇帝。
高煎果
隋唐风云:护唐英豪
隋唐风云:护唐英豪
根据隋唐演义整编,其中包含贾家楼、南阳关、秦玉征西、三薛护唐等故事
徐夏半生
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
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
世事百态:南北朝时代风云激荡,世事纷纭。政权如走马灯般更迭,民族融合日益加深,经济文化蓬勃发展,孕育出众多历史英杰与璀璨文化。然而,伴随辉煌的是社会的剧烈动荡与民众的艰苦生活,动荡不安与民生维艰成为该时代不可抹去的印记。尽管如此,南北朝仍以其独特的魅力,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安可儿妙桃
大明:开局下葬爹娘,我带重八飞
大明:开局下葬爹娘,我带重八飞
关于大明:开局下葬爹娘,我带重八飞:穿越元末,成为朱元璋亲弟,开局下葬爹娘。“小弟你去当乞丐,哥去当和尚,口粮不够咱省给你!”眼见洪武大帝朱重八要把破碗递给自己,朱远砸了他的碗,并决定这一次带着朱重八走上一条不一样的皇帝之路!朱远:刀在手,跟我走!杀地主,抢钱粮!咱们兄弟二人定要闹个天翻地覆,亲手打出一片天来!………朱远:一场朝会两个时辰,站得腿好酸!朱重八:来人!给仁义王搬一张龙椅来坐!满朝文
半份红豆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