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文昭皇后传》最新章节。
			     相信姐姐,可好?”
 罗贵人也知道自己尚在月子中,也做不了什么
 不能亲自报仇雪恨,但也依旧不甘心道:“我听姐姐的
 只求姐姐来日告诉我那人是谁,就算姐姐护不到我,我也明白是谁在从中使坏
 好让自己不再受到伤害。
 照容点头道:好
 朝堂上众大臣也都恭祝皇上新添皇子乃社稷大福
 皇上自是由衷的高兴便道:“朕新添皇子乃大喜,且洛阳那边传来消息
 洛阳行宫一律已修缮好,所以朕打算喜上加喜,定下日子举迁洛阳。”
 此话一出众大臣有些吃惊,便有其中一个出头道:“皇上,臣认为如此唐突实乃不妥
 是啊皇上,骤然迁都未免会人心惶惶,我城百姓们都没有准备好,这太突然了。
 请皇上三思。请皇上三思。
 朝堂之上接近一半众臣皆是反对之声
 皇上的表情瞬间有些不喜道:“怎么?朕这个决定并非临时起意,且早便与你们商讨过了
 还是你们这些人,就一定要决然反对朕迁都改新政吗?
 “微臣不敢。”
 其中一个稍年老的站出道:“皇上,不是微臣们不同意
 而是我们在这里生活了数十年了,骤然迁都改政
 老臣们老了,实在折腾不动了,望皇上念其大家劳苦功高半辈子的份上
 三思啊。是啊皇上,皇上三思啊,众人一道附议
 李冲看不下去了,只道:“众大臣们好歹也都是朝廷元老了,如今老了老了怎么也糊涂了
 我朝如今各方势力意图起兵谋反,一些部落族人在一旁盯着我们虎视眈眈
 如今是骑虎难下之状态,如若不改新政那只能开战
 而一旦开战便是常年无休止的战乱,百姓们立于何地,大家有想过吗
 你不过就是一个中尉有什么资格指责我们这些老臣?
 是啊,我们当年论战沙场的时候你又算个什么?当心别失了分寸才是
 一些不服气的自然而然的指责着李冲,李冲气急败坏道:你们是老臣不假
 可如今又算的了什么?皇上此举乃是利国利民之举,于江山社稷和百姓安稳都是极好的
 身为臣子本就该支持君主,你们却如今倚老卖老,如若都由着你们的性子来
 我大魏还该如何发展下去?”
 “大魏发展的好好的,断不会如你所言不堪,你不尊礼卑,朝堂之上,口出狂言你安的什么心,
 皇上,李中尉越界了,请皇上惩罚。
 “请皇上惩罚。
 “够了!”
 皇上发怒道:“身为臣子不能一心便也罢了,李中尉所言便是朕的初心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你们不仅迂腐顽固,还好坏不得分明
 我大魏如今可还有比改新政更有效的出路?
 更能阻挡四方来兵之效?你们不是两朝元老吗?你们来给朕想想办法。
 见皇上发怒,众人这才停止了争论不再言语。
 皇上又道:“朝代的兴盛离不开大家的团结一心,朕知道各位大人的心思
 无非就是不愿接受新政,可是这件事却是不得不执行,所以朕希望各位试着接受
 朕给你们足够的时间,朝堂之上需要的便是李中尉这般直言不讳之人
 李中尉不仅无罪,朕还要加封他为侯爵,协助朕一同完成大业。”
 李冲莞尔一笑道:“多谢皇上,微臣定会尽全力以助皇上一举拿下洛阳,平定天下
 皇上这才欣慰的展颜,看着下首反对之人一张张阴沉的脸道
 “众卿可还何异议?”
 全程没有开口的冯熙静静的听完一切后
 感叹道:“这天要变了。”
 “皇上圣明。”
 高扬带头道,另一帮支持皇上的大臣们也附议:“皇上圣明
 皇上也不愿在与顽固派争执下去,只是顺着高扬给的台阶而下:“好,朕的臣子们
 理应如此,即日起,朕便让人拟出黄道吉日来迁都洛阳!
 除了那些顽固派以外其余大臣们自是看清了形势,不再硬刚皇上,自也是不敢
 “当真闹了这么一出”?
 太皇太后礼佛结束后听着言嬷嬷的禀报。
 言嬷嬷道:是,皇上他?”
 “皇上失之心切了!太皇太后有些不悦道
 他想早日完成大业不假,可也要臣子真心拜服才是,如此闹上这么一出
 那些个老臣又且会甘心情愿,皇上呀,还是不成熟
 言嬷嬷也道:“皇上初登宝殿不久,之前都是您给皇上把政
 有些事解决方法或许会有不当,太皇太后还要耐心教导的好
 太皇太后却冷哼一声道:“教导?哀家现在何以能够教导的了皇帝?
 皇帝早就恼了哀家,长大了自己便有主意了,如今再也不是那个对哀家听之任之的宏儿了
 言嬷嬷道:“皇上永远是您的孩子,孩子犯了错,哪里还有深究的道理。”
 太皇太后沉思了一会后道:“依哀家如今的身子骨
 夜里睡下明早未必能醒来,皇上一个人终究是做不成什么,且性子太急
 他那几个兄弟亲王,个个都有自己的心思,能真心帮扶他的少之又少
 罢了,罢了,你去通知几个官眷,就说七皇子八皇子降世,哀家请她们进宫一聚热闹热闹。”
 言嬷嬷愕然道:“您要出手吗?”
 太皇太后道:“哀家不想出手,只是你适才也说了哪有跟孩子一般计较的
 这大魏是成帝和先帝留给哀家的,哀家不能这么放任不管
 日后去了地府也无颜面对列祖列宗。
 言嬷嬷感慨道:“太皇太后深明大义,想必皇上有朝一日会理解您的。”
 太皇太后却道:“没必要了
 对了,太子还在府里休养吗?”
 言嬷嬷道:“是,太子自被皇上重责之后便一直在府上疗伤休养。”
 太皇太后道:“这孩子未免太娇贵一般
 身为太子有错理应当罚,怎的还记恨起来,如今这么重要的关头不说站出来帮着父皇排忧解难
 躲在府里不出来实在不像话
 如今正是需要太子的时候,你去把哀家的意思传给皇后,让她自己看着办吧。”
 言嬷嬷看到太皇太后眼神中的不满和失望也默默退下
 而太子府里并没有如太皇太后所想一般太子不管政事
 而是书房里齐齐的站着一排大臣,正是早朝上被皇上训斥的那些人
 而太子坐在上首,阴沉着脸,居高临下的听着大臣们的抱怨之声不绝于耳。
 太子明鉴,老臣们皆是为我大魏考虑,一旦迁都改政,那,那便是要了咱们的命啊
 是啊太子,皇上此举实在太过草率,且这也不是一时半会就能改变过来的习俗
 我等遵旧政几十年了,并不觉得哪里不妥
 太子明鉴,皇上这么做会扰乱朝序,令大家惶恐不安啊。
 是啊太子,皇上如今一点也不听我们这些老臣们的话,还宠信言官
 就说那个李冲自己便就是个汉人,自是他揣度着皇上,让我大魏居然实施汉法
 这,这不是乱套了吗?”
 是啊太子殿下您可要拿个主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