娇妻难驯

第二十六章 心病还得心药医(1/2)

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娇妻难驯》最新章节。

自那晚过后,岱钦把她看得比从前更紧,直接把办公的书案搬到了休息的帐内,与时鸢寸步不离。

他越是这样,时鸢越是明白逃离的机会愈发渺茫。

在这双重的打击下,时鸢病了。

她整个人仿佛被抽走了生命力,病怏怏地躺在床上,连眼神都变得空洞无光。昏昏沉沉精神不济,又茶饭不进,岱钦连着几日请医问药,但始终无济于事。

心病还得心药医。

时鸢每次进食,都需要岱钦费尽心思地威逼利诱,才肯勉强吃一点。

“怎跟只雀儿似的,一天就吃这一点。”岱钦坐在床边看着时鸢这副要死不活的模样,心中烦躁。

时鸢依旧冷冷地不说话。

岱钦不喜欢这样的时鸢,她变得如此脆弱,仿佛随时都会消失一般。

他宁愿看到她继续打起精神来,无论是逃跑还是反抗,至少那个时候的她是鲜活的,有生命力的。

如今的她总是冰冷的。

岱钦凝视着时鸢,她的目光投向远方,既朦胧又疏远,仿佛是两道不可触及的寒冰。

每当她展露出这种孤高清冷的神色,他就渴望紧紧拥抱她,以证实她仍真实地存在于他的怀抱中,未曾离去。

他该如何是好?

怎样才能攻克她那如钢铁般坚硬的心房?

要怎么样才能换得她一抹笑容?

他已经很久没有见过她舒展眉头、绽放笑颜的模样了。

他无比渴望看到她能为他而笑,只为他绽放笑容!

他还要等待多久?

或许,这只是一个永远无法实现的奢望?

这时,侍女小心翼翼地将刚煎好的药端了上来,岱钦稳稳地接过药碗,挥手,示意她们退下。

他用勺子舀起一勺温热的汤药,递到时鸢的唇边。

时鸢却倔强地一偏头,那勺中的药液便洒落了出来。

岱钦重重的放下药碗,猛地将她拉入怀中,竭力克制着自己再次被她激起的怒火。无论他如何努力,如何对待她,她那颗冰封的心似乎永远也无法融化。

他端起药碗,毫不犹豫地将药液饮下,随后俯身,以自己的唇瓣贴上时鸢的,将药液缓缓渡入她的口中。

时鸢在挣扎中,不自觉地吞咽,大半碗的药液已入了她的腹内。

岱钦瞥向碗中,见还剩有半碗药液,语气冰冷地说道:“你要继续,还是自己来?”

时鸢的眼角噙着泪,瞪视着岱钦,眼中满是愤懑。

她咬紧牙关,一把夺过药碗,仰头一口饮尽,药液的苦涩迅速在口腔中蔓延开来,继而渗透至她的心底,留下难以言喻的苦涩滋味。

喝完后时鸢躺下闭上眼睛不去看他。

岱钦轻轻抚摸着她的脸颊,每一个字都仿佛是从牙缝中艰难挤出:“你要我怎么做,你才能满意?”

时鸢明白他的意思,但一切都已无法挽回。

他强行将她掳走,如今又对她进行过那番羞辱,怎能还奢望她会温顺地成为他的人?

她唯一能做的,就是不断激怒他,让他愤怒,让他厌烦,这样才有机会逃离这个囚笼。

岱钦曾说她会把他逼疯,而她又何尝不是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快穿:白眼狼,你们过来下
快穿:白眼狼,你们过来下
李兆穿越到各种世界,替可怜兮兮的原主们讨回公道,打脸极品,逆转人生!无受气,该报复的白眼狼们一个不留。不能怀孕的妻子残疾的女儿重生女配偷狗贼绝户侯府女
豆腐不加辣
东北军着名爱国将领于学忠
东北军着名爱国将领于学忠
于公威武震四方,学富五车战沙场;忠肝义胆照乾坤,抗日英名永流芳。铁骑突出刀枪鸣,将军豪情胜天骄;誓守河山驱日寇,血染战袍志未消。烽火连天战鼓擂,将军奋勇当先摧;智勇双全敌胆破,威震敌阵敌魂飞。将军英名传千古,后人敬仰永不忘;抗日功勋昭日月,民族复兴有光芒。一部近百万字的长篇小说,聚焦这位传奇的东北军着名爱国将领、抗日名将于学忠,展现宏大的架构、丰富的人物和跌宕的情节。
于学忠
夫人茶又娇,清冷权臣折了腰
夫人茶又娇,清冷权臣折了腰
关于夫人茶又娇,清冷权臣折了腰:评分刚开,后面会慢慢涨上来的江照月穿书了。穿成男配愚蠢恶毒的前妻。原主“战绩喜人:虐待下人。不敬公婆。带着一笔银钱,和一个穷举子私奔。被卖进青楼。得了脏病,在极其痛苦中死去。这……这是原主的命,不是她江照月的命!她可不管什么剧情不剧情,该吃吃、该喝喝、该骂人骂人、该打人打人、该勾引男配就勾引男配。一段时间后……下人:二奶奶是世间最好的主子。公婆:儿媳聪慧贤良啊。穷
有花有果
彘仇
彘仇
关于彘仇:前世是世家嫡女的翘首,是母仪天下的皇后,因清高孤傲而引狼入室,直至落的自己被做人彘残死,整个家族也因此覆灭。重来一世,机会难得,看她如何大杀四方……
青木秋桑
三姝破局:幽冥玉佩之谜
三姝破局:幽冥玉佩之谜
关于三姝破局:幽冥玉佩之谜:女主苏瑶以玉佩开启密道,联合沈砚之率军护驾,林婉清当庭指证七皇子谋反,楚汐以毒剂配方为证揭穿李长庚罪行。七皇子伏诛,皇帝临终托孤苏瑶,允诺女子可入仕参政;林婉清母亲沉冤得雪,她选择退隐江湖开设女子学堂;楚汐继承师父遗志,成为太医院首位女仵作,暗中追查幽冥阁余党;沈砚之辞去官职,陪苏瑶镇守朝堂,两人以“君臣之谊掩饰彼此情愫。最终,大楚颁布,三位女子以不同方式在新朝留下传
文苓笔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