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这个穿越者太敢说

第398章 天时最重要(1/2)

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汉武帝:这个穿越者太敢说》最新章节。

不说别人,

汲黯听完都想打陆鸣一顿,太气人了!

如此重大的功劳,他竟然说自己以后还能立很多,还让不让别人活了。

要是别人说这话,怕是立即就会引起百官的群嘲,真是笑死人了,

可这是陆鸣说出来的,竟然没人觉得他是在胡说八道,不服也得憋着。

刘彻嘴角抽搐,好吧,有能力就是任性,

这样的臣子再给他来一堆,越多越好,他容得下。

“富民侯觉得朕应该怎么办?”

“建议,我仅仅是建议,至于是否可行,还需要陛下和众位大臣商议。”

惊人眼球的目的已经达到,陆鸣立刻收敛态度,接下来要好好说话了。

见陆鸣恢复常态,朝堂众人心中果然舒服了不少,

你一个人再厉害,发明再多厉害的农具,想要推广天下也离不开众人的支持。

“陛下曾经数次说过,汉家庶事草创,我认为大农令的职能还不够完善,

需要增加专门来研究推广新式农具和种植技术的官员,并且在地方各个郡县也配备同样的官员。”

如今的大农令,部门名称是大农令,最高长官也被称为大农令,职能覆盖的比较广,

要管理皇帝手中的籍田,掌管长安的粮食储备,各地郡县的粮仓,兴修水利等等职责,却没有哪一个官职是专门掌管新技术研发推广的。

科学院可以解决研发问题,却没有专门的官员来配合推广,不仅不利于新农具和新技术的推广,

也减少了科学院人员的出路。

“大农令以为如何?”

此事涉及九卿之一,刘彻起码也要先问一问。

“陛下,臣认为富民侯说的对,确实应该增设此项官职,方可进一步提升大汉的农桑水平。”

郑庄当然不会反对,此事对他来说百利而无一害,又多了一批手下,有什么不好的。

“富民侯还有其他建议么?”

“我建议陛下以后要注重推行精、耕、细、作。”

精耕细作,简单的四个字却蕴含无数可能。

都不用提现代时期的种植技术,就是明清时期的种植技术都足够给大汉上一课的。

历史上有名的那些农书,就连时间最近的《泛胜之书》都要在西汉晚期才会诞生,

《齐民要术》、《农政全书》这些在不同时代的集大成者,现在更是连影子都没有。

大汉如今的种植技术,横向对比起来绝对是领先的,可以和同时期任何一个地区的文明进行比较,

但是纵向比较起来,完全就是一个新兵蛋子,是如此的稚嫩。

仅仅是设置几个官员,推广一些新农具和新技术是不够的,种地是一项极其复杂的事情,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即便到了现代,看天吃饭这句话依然适用于农业种植,一场洪水下来就能让人颗粒无收。

陆鸣小时候见过,听过太多天公不作美的例子,谁也没办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穿越女频反派:手握十万大军的我笑疯了
穿越女频反派:手握十万大军的我笑疯了
手握十万大军的我笑疯了:顾逸轩穿越到一个女频小说中,还成了一个开局就被女主派来的杀手成功刺杀的小反派?面对这种天崩开局,顾逸轩看着手中统帅十万精锐的虎符,不禁陷入沉思。“这杀手不会叫刘秀吧?”
不白的黑
百万铁骑踏皇城,你说这是痴傻世子?
百万铁骑踏皇城,你说这是痴傻世子?
一朝穿越,成为江门之后,却是一个痴傻世子。没想到开局却被人构陷抢夺大学士的孙女,京城世家要他死,番邦敌国也要害他!就连当朝皇帝,也想要斩草除根!既然如此,那本世子便继续开启装疯卖傻模式,反正傻子闹事不承担法律责任、后果自负!!!
坡上建
穿越三国之大汉逍遥侯
穿越三国之大汉逍遥侯
主角意外的穿越回汉末,艺成下山后,在徐州前期发育,后期助刘备在乱世中争霸,抢地盘,收猛将,灭五湖,破西域诸国联军。看主角如何在乱世中指点江山,书中有嬉笑怒骂,有热血,有权谋,有温情。不多女主,不种马(此作品属于新手慢热文,希望各位读者不喜勿喷。)
水中的猪
大明:靖难!我摸尸杀敌捡属性,无敌了
大明:靖难!我摸尸杀敌捡属性,无敌了
靖难!我摸尸杀敌捡属性,无敌了:重生大明!这一年,开创大明的洪武大帝朱元璋驾崩。这一年,建文帝朱允炆登基继位。朱正在北平府生活多年,做衙役,吃皇粮!朱棣以清君侧之名,奉天靖难,所有衙役被整编为后勤军,朱正莫名入了造反阵营!幸亏朱正清理战场,背尸触碰,激活。摸尸一人。杀敌一人。斩杀将军。,捡取全属性50点,寿命100天,捡取一阶宝箱一个。】……依靠着,朱正一步步变强,成为了人间无敌,更是成为了靖难
飞天杨哥
你说这是炼狱,明明就是天堂
你说这是炼狱,明明就是天堂
姓白,姓蓬莱寺,姓卡斯兰娜,这是身为三姓家奴的白榆在异世界会如何的生存的故事。迦娜:白榆是我单推的孩子。塞西莉亚:这孩子脑子的褶皱似乎有点少,太平滑了。可可利亚:白榆你真的也是孤儿吗?为什么要赖在我的孤儿院里琪亚娜&芽衣:他白榆说着会帮我们,但一直在背刺我们。辉火:菜狗白榆,看我线下真实他。遐蝶:白榆一直在那说我拿镰刀,量子属性,蝴蝶,是大希儿,我不明白。崩坏结束以后,蓬莱寺九霄感慨地对
樊笼莺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