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宋

第二十五章 取舍(上)(1/2)

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绍宋》最新章节。

第352章 取舍(上)

没人在乎赵官家那自作多情的虚伪剖析,何况他也没对外人提及。

即便是潘贵妃变成潘贤妃,对于整个朝野大局而言,也没什么动摇……甚至恰恰相反,在宰执们看来,潘贵妃降等对大局是一种难得的促进作用,它会使赵官家口中那种不设东宫而立太子的格局更加清晰,从而使朝堂内外更加稳定。

而稳定,是官僚们,尤其是执政在位官僚们天然的追求,跟他们是不是激进派、有什么相关主张是没有太大关系。

至于说赵玖还顺便抄了两百万贯,砍了一个‘翰林学士’,也根本不是什么大事……要知道,蔡懋这群人真的是历史的渣滓,待宰的羔羊,从他们一回来就被当权者漠视,被投机者盯上,就能窥到一二。

某种意义上而言,这次的事端,未必有那个花里胡哨的大气球给上下带来的震动多一些。

至于说赵官家用了一点手段调开马伸,也不是说担心人家马伸会跟这群旧日权贵有过多牵扯……都在东南不错,也都是失意者不错,但道学家们跟旧日权贵之间也不是什么战友,如当日王次翁的那种事情还是比较少见的。

何况,就算是其他道学家们是失意者,可马伸堂堂刑部主官却绝对不算是失意者。

不过是赵官家念着前车之鉴,担忧马伸搞什么程序正义,以防万一罢了。

而马伸回到了朝中后也的确没有生任何事,只是上书谏言了一番赵官家,便用心去做事去了。

说白了,朝廷真正的生死大局是北伐,而北伐引发的真正问题是执政的北伐激进派面对的财政大窟窿,而当这个窟窿眼瞅着是可以通过一系列举措给堵住后,那局面当然是大好。

连带着,所有的质疑声、反对声也都低落下去,赵官家和他的执政团队也就顺势气焰大盛。

这个时候,什么事似乎都不是事。

实际上,接下来的建炎八年春日,整个朝廷乃至于整个社会都处于一种昂扬姿态,到了二月,朝廷趁热打铁,又推出了一个新的政策,乃是针对宗室的改革。

而所谓宗室改革嘛,无外乎是减少供应钱粮,外加放开限制,允许和鼓励宗室从事生产活动……比如想经商的,直接给一个皇家运营资质,或者以画空饼,用其实还在组建中的海贸公司干股来做打发;想出仕的,在太学、州学、县学升级考试中给与一定的加分政策。

某种意义上而言,此事其实也算是水到渠成。

要知道,大宋朝的宗室管理没有想象的那么健康,恰恰相反,早在神宗朝就显露出了极大的问题,情形复杂、管理混乱……但所幸遇到了靖康之变。

靖康之变不仅仅是让大宋朝没了冗兵、冗吏的问题,它在协助大宋解决宗室方面更是做到了前所未有的彻底。因为即便是赵官家后来将这些近支宗室接了回来,也不耽误这些人丧失了最基本的政治影响力,而且也因为赵官家对他们的莫名隔阂,使得这些人直接丧失了皇权的庇佑。

故此,考虑到天家子嗣无碍,太子的位置也已经稳妥,再加上朝廷开源节流的总政治任务,这件事情当然是和处置扬州逃亡旧权贵一般顺理成章起来。

按照最后的结果,即便是赵官家的那几十个亲兄弟,因为之前在绍兴降等的缘故,他们的儿子也要自谋生路去了。

一时间,官家薄情之论,再度喧嚣其上,却已经激不起任何浪花了。

到了三月初,又一件关乎财政的事情完成了构建——籍着高丽方向的船队第二次满载而归,转口贸易的确获得了预想中的成功,赵官家正式在宣德楼外的公阁前、热气球挂的竖幅下,宣布了大宋皇家海贸公司的成立。

这个公司,从赵官家前年冬日在张俊那里提出方案,到眼下正式成立,足足酝酿了一年多的时间……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因为这是个新鲜玩意,很多人对它都有些迷迷糊糊的,简单一句跟赵官家一起做生意发财是无法让所有人放下心来的。

即便是张俊,在两淮做了那么久的大将,也是耗费了很大力气才促成了这么一个一次性的海贸活动,遑论是这种大规模、成制度的公司?

实际上,在之前财政窟窿看起来遥遥无期时,这件事情根本不可能成功,只有海贸的利市摆出来、这种联合行动多次成功运行,再加上一个有威望君主的对朝堂上下的一力促成,才有可能真正成行。

但不管怎么说,最终还是成功了。

这个公司囊括了皇家、宗室、两淮数得着的丝绢豪商、中原所有的瓷器名窑、长江以北几乎所有成规模的大海商,同时还拽上了几乎所有参加青苗贷的中原、关西、江南寺观以及其他行业豪商,并以干股形式自动对近支宗室、秘阁、公阁成员、御营诸都统、统制予以补贴……而这等设置,也几乎是一成立就自动垄断了中国对高丽和日本的传统东海贸易。

与此同时,所有这些人都只有资格参与出资与分红,具体的运营却要交予海商、丝商、官窑主们自己处置,唯一一名代表了赵官家和公阁去抓总的人唤做公司总裁,却是让赋闲了很久的前太常汪叔詹担任了。

事情既成,按照赵官家的说法,这还只是一个开始,如果这种方式运行妥当,那么在将来的话,可能还会成立一个南洋方向的皇家海运公司,成立一个西域北疆的皇家陆运公司。

务必使利益均摊,使更多的人享受到海贸的成果。

当然了,谁都知道最后一句话是瞎扯淡!

因为谁都能猜到,真到了必要的时候,赵官家一定把所有人的本金、利润全都卷走,填到北伐中去!

但是怎么说呢?

北伐国债都买了,何况此事?

相较于已经零利息的国债,这公司的事将来说不得还有赚对不对?只不过,前提是北伐胜利!

用太学中一些学生们的言语来讲,赵官家此番作为,与其说是搞海贸公司,其实还是跟其他种种事端无二,是在搞北伐公司!

可话说到这里,又得反过来多扯一句弯弯了,这北伐公司既然又搞成了,也说明大家对北伐的信心其实是渐渐提升的。

局势确实在变好……愿意博这一彩的人,也越来越多。

且说,回头去看,自去年年中建财大政顶着万难竖起来以后,如官家得病,如后宫,如太子,如热气球,如旧勋贵,如宗室,如公司……一桩桩一件件,每件事看起来都那么让人在意,但实际上却是一波平一波起,只是这个偌大中央之国的日常罢了。

唯独朝廷到底是朝廷,即便是丢掉了历来是传统核心区域的两河,也依然是中央万里大国。所以,即便是这个国家的日常,也值得让所有局内局外之人十二分的留心。

这不,公司刚刚成立不久,没几日呢,就又有一件事情将朝野的注意力吸引了过去。

“上书的是谁?”

“翰林学士李若朴!”

“竟然是此人?此人素来是个君子,难道不明白以他的身份上书言此事,是有些嫌疑的吗?”

“没有嫌疑……李学士外放了京东东路的经略使,前日文书经过吏部,我亲眼看了……这明显是早有腹稿,为了避开嫌疑,才专门于近日上书言事。”

“此言不差,何况李学士明明有内制的便利,却没有直接跟官家进言,而是公开上书,就更是妥当了。”

“这般说来,倒也有道理……只是官家是何态度?此事怕是宰执们都不好插嘴吧?”

“不错,怕是只有李中丞(李光)适合说一说,但其实还是要看官家心意。”

“那官家……”

“官家此时心意谁说的准?”之前一直在船头闷头对付一个咸鸭蛋的胡铨此时吃完,直接将蛋壳抛入湖中,顺势嗤笑打断席间。“此事事关重大,怕是诸位秘阁大员都心存忐忑,咱们又如何能窥到一二……只等结果便是。”

“这倒也是。”那个追问之人当即失笑,舟上其余人也随之笑了起来。

且说,正值三月春光烂漫,赵官家大开金明池,使人随意游玩,自金明池至岳台的纪念庙,还有城北的蹴鞠场,游人几乎充斥城外道路。

而今日休沐,胡铨等一帮人自然免不了要趁势聚一聚,却是从城内汴水中寻了个黑漆平船,一路驶入金明池上浪荡一番。

远处岸边,有戏台堆起,正是附近道观出来做头演《白蛇传》;近处湖中,常有紫帷小船载仕女往来,娇笑声清晰可闻;而船头又有船夫浑家帮忙调制菜肴……所谓咸鸭蛋、腌螺蛳、水捞绿豆芽、杏片、青梅,皆是轻松便宜的时节之物,然后自然还少不了一壶腌梅酒。

不过,既然是团团伙伙搞团建,却免不了要相互透露一些讯息,讨论一些朝局热点,而众人刚刚所言也正是最近朝中发生的一件最大之事——翰林学士李若朴转出外任之前,忽然上书,提出来官家用人不当之处……这个用人不当,不是说具体哪个宰执不好,哪个尚书是小人,哪个翰林学士又是滥竽充数之辈,而是说官家喜欢搞小圈子,使得权力过于集中。

于宰执,只有四人;于尚书,只有六人,而侍郎又不常设;于御史台,自监察御史至侍御史、殿中侍御史,数量都很少;于翰林学士院,也就是区区几人,而官家近侍就更少了,基本上是那几个人。

故此,李若朴建议,适当增加宰执名额,六部左右侍郎常设,同时增加御史、翰林学士、中书舍人、阁门祗候的名额。

只有这样,官家才能避免偏听偏信,保证自己拥有一个可靠而庞大的执政团队。

这件事情,直接关乎着十几个秘阁级别的重臣名额,那对于朝廷的官僚们而言,可不就是天大的事情吗?也就难怪所有人议论纷纷,上上下下都在讨论了……胡铨这帮子人,即便是知道自己眼下是够不到,也免不了要言语一番。

闲话少说,转回眼前,笑声中,胡铨低头喝下了店家端来的半碗温茶水,口中稍微随意,便继续开口:“不过话虽如此,我大略猜一猜,官家说不得会许了六部左右侍郎、御史的增额,内臣不好说,而宰执员额怕是十之八九不会增加……最起码不会在此时加。”

“这话怎么说?”直舍人梅栎好奇询问……由不得他好奇,因为自家那位世叔昨晚也是这般说的,他对此虽有猜测,却巴不得有人能印证一番呢。

“无他。”胡铨愈发正色。“宰执位重,稍作增删便会引发朝中格局变动,而官家的心思还是要北伐,北伐前断不会使朝中格局有所动摇的。”

梅栎当即颔首,这跟他想的一样。

“也是。”旁边早有一人又失笑以对。“不说别的,真加了宰执名额,吕颐浩吕相公和宇文虚中宇文相公要不要回来?不回来,人家会不会委屈?可若是回来,如宇文相公回来,倒不怕他因为姻亲跟张相公弄到一起,只怕他整日和稀泥,到时候又把赵相公给和软下去了,到时候怎么办?而若是吕相公入朝,其余几位相公倒也罢了,张相公还有活路吗?”

众人再度哄笑。

吕颐浩的性子和宇文虚中的性子,真真是有意思,而官家用这二人分别去西北和东南,也是有意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全大梁都在求我关天幕
全大梁都在求我关天幕
(纯瞎写,无逻辑,发疯文,介意勿入)主角苏绾,直播玩梗×物理超度×画风抓马穿越到架空朝代大梁,人在金銮殿,开局女扮男装被天幕曝光肿么破?九品芝麻官,但是赛博朋克。苏绾绑定直播间,在大梁权谋和弹幕文学中,选择了发疯当神棍!(PS:主角会有工具人丈夫但早死)(后世因其太缺德,把她除名)
一把楚葵
盗墓:开局速通南瞎北哑!
盗墓:开局速通南瞎北哑!
张优小名张偷偷,一招退休,来到了盗笔世界。说好的退休,为什么他开局如此惨?饿了三天,身上分币没有!幸好他还有无良系统给留下的技能,荒郊野外的,哪里去找点钱买吃的呢?对不起了,大兄弟,就决定是你了!张优:!!!有杀气!他原本只是想摸点钱啊喂!后面的大兄弟能不能别再追他了?!QAQ……张优:他真的后悔了,他当初就不该偷的!现在跑也跑不掉,走也走不了!QAQ,想死遁了……无邪却笑的一脸邪肆,“张,优!
钮祜禄氏起灵
我在奥特世界送快递
我在奥特世界送快递
「多重人间体」+「奥特火花手镯快递员」+「乐子人」少年穿越为初代奥特曼朋友的天马,成年时的他带着父亲生产的奥特火花枪去其他宇宙推销很多年之后,每次大量奥特曼聚集打怪,手上都会带着同款的奥特火花手镯互相惊叹,身居幕后的天马每次都会在光之国同事面前否认自己的“杰作。起步会简略讲一下昭和,正式从平成开始。
星落的鲸
穿成少帝后我靠物理登基
穿成少帝后我靠物理登基
关于穿成少帝后我靠物理登基:核心设定:主角:穿越者,成为登基仅三日的少帝刘辩。开局:董卓叛军攻入皇宫,主角狼狈逃亡,九死一生。金手指:现代理工科知识(物理、化学、基础工程、医学常识等)作为核心能力,但需结合时代背景逐步解锁、应用、改良,非无敌。强调实践、试错和本土化。目标:生存、积蓄力量、拨乱反正、重铸汉室荣光,并运用知识推动时代发展(物理登基的双重含义)。风格:历史厚重感+硬核科技种田+权谋斗
呆萌小懒猪i
大明国师,教朱棣治国,朱元璋来听墙根
大明国师,教朱棣治国,朱元璋来听墙根
陈平穿越大明洪武年间。好消息,有系统。坏消息,系统没卵用。要我在大明被朱屠夫处死,回到现实世界继承千亿资产?作死那还不是手拿把掐?可陈平万万没想到,历史上杀人快准狠出了名的朱元璋,居然死活不杀他!诏狱天牢暗无天日,陈平只能靠教教燕王朱棣混混日子。“什么?大明缺钱?那是你们不懂经济运作,我有一套,专攻经济,利国强民!”“什么?大明缺粮?简单!占城有高产稻,吕宋有红薯,南美有玉米,只要肯派人出海,还
七号棋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