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宋

第十五章 秋风(1/2)

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绍宋》最新章节。

第342章 秋风

七月流火。

暂时的,黄河以南可能还不会感觉到温度的变化,但燕京这里却已经明显察觉到了夏日的逝去。

不过,这大略是件好事。

因为对于这个时代的老百姓而言,暑热与酷寒依然不是开玩笑的东西,依然关乎生死。当然了,虽然春秋二季气温适宜,却也不免要农忙的……一样辛苦。

而反过来讲,对于燕京城内真正的各族权贵以及部分有钱人来说,换季就似乎是一件纯粹的好事了。

秋高气爽,气温适宜,文人正好悲秋感怀,做两首诗送给少年国主,以图将来;而各族子弟也可纵马秋猎,在女真贵人面前展示武勇……反正不必整日公子王孙把扇摇了。

回到眼前,这日一大早,换了一身便于骑马装束的秦桧从家中出来,门前空地上,却是早有几十个仆从、家丁,外加十余名汉人武士相侯,此时见到自家主人出来复又一分为二……前者在主人点头之后,直接带着好几辆形制不同的车辆往城北方向而去,普遍性穿着皮甲的后者却纷纷随着秦相公上马,然后便前呼后拥,往尚书台方向去了。

而沿途路上,不断有类似带着骑马武士随从的队伍出现,见到是身为当朝宰执、魏王亲信,且素来待人和气的秦会之,莫说是寻常官吏、汉员,便是一些女真出身的将领、大员也多有礼貌,乃是纷纷让开道路,稍作避让,甚至尾随而行。

这期间,秦会之先是撞上了礼部尚书乌林答赞谟、万户乌林答泰欲兄弟,接着遇到了翰林学士韩昉一大家子,最后果不其然,又撞上了在半路上等着的都省总承旨洪涯、礼部侍郎郑修年二人。一行人聚集起来,多的如乌林答氏这般带着近百个铁甲骑士,少的如郑修年这种人,也有七八个皮甲随从,却几乎就把整条街给堵上了。

“乌林答尚书。”

稍微又行了几步,骑马居中的秦桧看了看周边,主动笑对。“咱们人太多了,何妨将队伍拉长,都靠右边走,以防堵了谁的路?”

听到此言,乌林答赞谟尚未应声,一旁他兄弟、万户乌林答泰欲却是率先不以为然:“秦相公万般好,就是太小心了些……咱们这些人走着,几位大王来了,自然要一起下马避让的,可若不是几位大王,到底怕了谁?”

这话从乌林答泰欲嘴里说出来还是很有说服力的。

要知道,乌林答氏作为完颜氏的附庸,虽然一开始就因为是完颜粘罕负责兼并的,算是完颜粘罕一系,但他们毕竟是有自家部落的,所以相当早就算是完颜政权的支柱力量之一,粘罕的倒台并没有严重影响他们一族的地位。

恰恰相反,已经杀了粘罕一家男丁,撵走了国主父子,为了维持稳定,三个阿骨打亲子反而着意拉拢起了相当具有代表性的乌林答氏。

比如说,作为乌林答氏实际领头人的乌林答赞谟,老婆是粘罕孙子的乳母,所以尚书台之变后不免有些惊惶,却正是秦会之献策,让昔日三太子、今日晋王完颜讹里朵的长子与乌林答赞谟的女儿定下了亲事。

从此之后,乌林答氏反而一跃成为阿骨打嫡系力量的核心支柱。

而既然成了自己人,乌林答氏近来居然又进一步……原来,事情还得从尚书台之变说起,在粘罕授首,按照承诺将完颜拔离速提拔为西路军实际指挥官与太原留守后,为了防止银术可兄弟的力量过大,也是为了报复银术可当时在尚书台的迟疑,银术可的燕京留守一职也‘理所当然’的在燕京变成唯一首都后直接漂没。

所以燕京地区,只是用大金国另外四个合扎猛安为底子,外加原本的银术可旧部凑了一个禁卫军的底子而已,并未再另行驻军。

不过,就在两月前,出身乌林答氏、驻扎在真定府一带的东路军万户乌林答泰欲得到旨意,带着本领万户直接调到了燕京城南,建立了一个大营,其本人隐隐有代替完颜银术可,成为了燕京新驻军总管的态势。

这么一家显赫之人,理论上当然谁都不惧。

不过,不惧归不惧,乌林答氏的首领乌林答赞谟毕竟是干外交工作出身的,为人处世比自家兄弟强太多,只是稍一思索便打断了还在抱怨的兄弟,然后亲自回头下令,让自家甲士让开道路。

而有意思的是,也就是刚刚让开道路不久,居然真就有数十女真甲骑自身后飞驰而过,然后看都不看这群燕京权贵一眼,就直接半道超马了。

众人一开始完全懵住,但很快就反应过来,看旗帜,刚刚过去的不是别人,正是乌林答赞谟的死对头温敦思忠……以此人性情、资历,以及四太子心腹身份,看到乌林答氏的旗帜在前面,不作出这种行动,反而显得不合理了。

但是,与乌林答泰欲怒气勃发、郑修年战战兢兢不同,其余几人,也就是秦桧、洪涯、韩昉、乌林答赞谟四人回过神来后,却又面面相觑起来。

无他,温敦思忠不应该在燕京的——他已经外放河中府足足一年了。

这种人此时回燕京,怕是朝中要有事的!

但是,大庭广众之下,更兼众人立场并不尽同,也不好交流,只能压下种种惊疑,强作笑颜,然后按时抵达了尚书台。

而到了此处,只见尚书台内外早已经人山人海,仪仗、甲士、旗帜密密麻麻,燕京权贵们更是随处可见。

当然了,秦会之一行人根本不必在外面等,乃是一起弃了护卫,进入尚书台,却是直接进入尚书台主殿,拜谒了国主与三位执政大王中的两位。

随即,晋王领都省首相完颜讹里朵、魏王领枢相完颜兀术便一起请同样一身戎装的国主出殿。

叔侄三人来到殿外,直接就在殿外空地上上马,然后都省副相完颜希尹、枢密院副使秦桧以及完颜银术可、完颜挞懒、完颜乌野、完颜蒲家奴、乌林答赞谟、乌林答泰欲、韩昉、洪涯……等等等等女真权贵、中枢高级官员,乃至于郑修年这一类中级文武官员,也各自上马簇拥起三人,其中国主稍微在前,两位大王落后半个马身,就一起出了尚书台。

来到外面,更有候在此处的各族头人、燕京权贵、各级军官拔刀亮刃,欢呼雀跃。

到最后,在御前合扎猛安的带领下,却是渐渐整齐起来,先是一起高呼,愿国主能活一百二十岁,再呼愿晋王殿下与魏王殿下受到庇佑,前者永远不会得病,后者则永远不会受伤。

折腾了一阵子,两个合扎猛安开道,各家各族各带武士相从,纷纷然沿着燕京城内的主干道,一路北走,出了燕京城。

然后,城外等着的后勤队伍,也适时跟上。而此时乌林答泰欲也早早脱出队伍,绕行城西,带着早就准备好的五个猛安一起追上御驾,随行北上。

原来,昔日少年国主正是初秋生日,而这个生日一过,便已经虚岁十五了,而既然到了十五岁,那作为以武立国的大金皇帝,总要展示一些武勇的。

而今日,众人这般折腾,正是要随这位大金皇帝第一次出行首都,进行秋狩。

为了确保这次秋狩的顺利,对这个国主有一半抚育之恩的辽王、太师领公相完颜斡本,早早便率领剩下两个合扎猛安先行出关进行准备了。

所谓晋王领都省首相完颜讹里朵也在出城十里后便直接折返。

最后,便由魏王完颜兀术辅佐着国主,率领庞大的秋狩队伍,一路向北而行——他们此次秋狩目的地的第一站,并非是东北面的大金国旧都会宁府,或者辽阳府,而是辽国旧都,俗称上京的临潢府首府。

也就是耶律大石的家乡了。

其实,此举倒算是某种题中应有之义……昔日辽国皇帝为了国家稳定不停去慰问女真头人,今日女真皇帝为了国家稳定当然也要去慰问一下契丹头人。

礼尚往来嘛。

尤其是眼下,考虑到临潢府西面的蒙古人日益活跃与壮大,更是考虑到南面赵官家的强势外交包围联盟政策,此时往此处去,应该会极大震慑东蒙古王合不勒以及临潢府契丹诸部,还有那些夹在合不勒麾下东蒙古联盟与临潢府之间的墙头草才对。

秋高气爽,女真甲骑威名尚在,军纪尚存,再加上这是国主十五岁之龄第一次戎装临军,政治意义极大,所以北行途中,倒没几个人敢闹出事端来。

于是不过数日,御驾便平安抵达塞外要地兴华一带(今承德一带),并驻扎到了滦河畔。

当日晚间,魏王完颜兀术主持了一次‘御前军议’,那是决定放弃走东北面大定府,直接顺着滦河上游的空旷地带,向临潢府进发……理由有三:

一来,避免这么庞大的队伍进入繁华地带扰民,尤其是侵扰秋收;

二来,滦河上游的空旷地带适宜行军,也适宜围猎;

三来,靠着西边走,更容易震慑蒙古人,快速抵达临潢府则更容易震慑契丹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御兽系统?白毛小萝莉罢了
御兽系统?白毛小萝莉罢了
(日常,非无敌,练笔作别带脑子看)(原先水文打游戏的第三章已经改了)(十三英桀,开局契约灵帕朵,后面英桀都会出场,后面会脱离契约灵的身份)(一开始写的不好,帕朵出场可能也比较少,后面会变多的)一场车祸,15岁的钱旭穿越到另一个世界同名同岁的人身上。钱旭穿越到的这个同名同岁之人不一般,身份居然是大少爷,可惜由于家族内部原因,导致失去了地位。三年后,高考前夕,为了帮助结交的网友,受到了致命伤,临死前
王白z
大明国师,教朱棣治国,朱元璋来听墙根
大明国师,教朱棣治国,朱元璋来听墙根
陈平穿越大明洪武年间。好消息,有系统。坏消息,系统没卵用。要我在大明被朱屠夫处死,回到现实世界继承千亿资产?作死那还不是手拿把掐?可陈平万万没想到,历史上杀人快准狠出了名的朱元璋,居然死活不杀他!诏狱天牢暗无天日,陈平只能靠教教燕王朱棣混混日子。“什么?大明缺钱?那是你们不懂经济运作,我有一套,专攻经济,利国强民!”“什么?大明缺粮?简单!占城有高产稻,吕宋有红薯,南美有玉米,只要肯派人出海,还
七号棋牌室
荆棘重生:命运之炽焰
荆棘重生:命运之炽焰
“命运,这个古老而神秘的词汇,自古以来便盘踞在人类思想的幽暗角落,时而如影随形,时而如雷轰顶。人们常以为可以“扼住命运的咽喉,殊不知那扼住的手,亦是“命运早已安排好的动作。
空鸟大道
带着现代军火系统闯大明
带着现代军火系统闯大明
21世纪的普通青年关火华,意外穿越到大明崇祯时期,在激活现代军火系统以后,辅佐崇祯,重建大明。驱逐鞑虏振兴中华。(第一次写小说经验不足且到后面出场人物增多有些人名和职务描述可能会有点乱请各位看官多包涵在下努力矫正╮(ˉ▽ˉ)╭)
静静的思考人生
寒门状元路
寒门状元路
前世,张子舟是语言学博士,专研科举!今生,他重生成了一个屡次不举的穷酸书生,破落农家子!好在家宅安宁,爹娘兄嫂都是正常人,还有个新娶的媳妇!只是……实在忍受不了每天吃糠咽菜的张子舟,为了改善生活,毅然捡起了前世知识,踏上了科举之路!从此,一路开挂,连中六元,状元及第,振兴门楣,安邦定国!
秋予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