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葫问道

第294章 碧尘子(1/2)

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青葫问道》最新章节。

林家大宅外烈马奔腾,最先赶来的是东昌府的府军。

这些府军修为弱小,不过是淬体上下,他们都是步行跑来,此刻只在大街外围转着圈子,堵住了四面的出入口。

而道录司的司卫们却是趾高气昂的骑着战马,飞快的冲过了这群府军,马蹄蹬起的泥土唰唰的,全都甩到了府军们的身上。

那群州府的大头兵们敢怒不敢言,只能默默退后。

冲来的司卫们分为了三拨,龙卫在前,虎卫在后,实力最弱的豹卫却在中间。

他们虽嚣张跋扈,但这行军时的阵法却很是严谨,一看就是训练有素。

这套冲杀阵法也是道录司多年征战培养出的战法。

此战法以最强者在前冲杀,次强者在后护卫,最次者占据中位,伺机而动。

轰隆声中,林家大宅附近的街道两侧,屋门紧闭,百姓们躲在门后瑟瑟发抖。

只见那八十多名司卫气势汹汹,呼啸着冲到了林家大门前,一起勒住战马,然后所有人都看向了对面。

对面,骑着马缓缓而来的,便是新上任的主印大人,沈炼!

“沈炼大人升的可真快啊,不久前还是跟咱们一个品阶的司卫,如今就成了州府主印,啧啧……”

“还不是因为沈大人护送明贵妃回帝都有功,哼,这样的好事儿咱们怎么就轮不上呢?”

沈炼自帝都回来后一直不显山不露水的,谁知两天前忽然被任命为了东昌府道录司主印,而且这个任命来自帝都玄天院。

“我看是上面有人好升官啊。”

连坐镇东昌府的十四皇子和国师如今对沈炼都是十分看重呢。

这样的莫名的升迁,难免让人怀疑。

沈炼耳中听到这这些人的议论声,嘴角露出一抹冷笑。

这个主印大人的官位他是真不在乎。

而这帮司卫也根本不知他真实身份是多么可怕。

帝都的大雍皇帝才是他沈炼真正效忠之人。

这些年,沈炼奉命潜伏在东昌府,先拜入青云观,成为赵玄清门下亲传弟子,然后再入道录司。

而这一切,都是皇帝的直接命令。

天圣皇帝手下有许多沈炼这样的人,他们从小都是孤儿,在帝都慈幼院长大,还未成年就被秘密选中,暗中训练后,成为了皇帝的密探。

天圣皇帝称他们为“黑鸦”。

黑暗中的乌鸦!

而在帝国的每个州府,每个大宗门里,都有黑鸦的存在。

这世上那些修士也罢,朝臣也罢,根本不了解陛下对天下宗门的掌控是多么严密。

严密到每个宗门之主吃什么丹药,修炼什么功法都是一清二楚。

“大人!要不要攻进去!”

一名龙司卫下马而来,抱拳请命。

沈炼收回心神,微微一笑:“兄弟不必称我为大人,还是喊我老沈就好。”

说着也下了马,看着那些蠢蠢欲动的司卫们淡淡道:“咱们这次是奉皇子殿下之令,前来查林家灭门惨案,但半路上,我接到了鲁州道盟紫云真人的青鹤书,说他们会派一位高手前来一起查案,所以……”

沈炼说到这里沉吟一下,语气一变:“所以兄弟想给鲁州道盟一个面子,等他们的人来了再说。”

司卫们面面相觑,实在是不明白,堂堂道录司为何要给鲁州道盟面子?

但主印大人有令,尽管不服,他们都得听着。

人群开始退后,大家一起看着林家大宅里飘起的那层黑气。

那是带着奇异香味的黑气,无论是道门还是佛门修炼者,面对这股黑气都是十分不舒服。

有人低声问道:“真的是那个临清县的李福宝做的案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那年,修行路上弑了许多神
那年,修行路上弑了许多神
那年,春庭梨花,往事成风。那年,无道仙山,来了一个小小的杂役弟子。……那年,星空之上,屠戮万神。
有种痛很疼
我沉睡万载,一剑斩破苍穹
我沉睡万载,一剑斩破苍穹
叶无痕不知怎的穿越到武道世界,好在觉醒永生系统。他依靠沉眠增加寿元与属性点,历经了多个时代。他一次次沉眠,醒来时世界已经大变样。每一次沉眠后,世界都已物是人非。他是一个永恒过客,见证了世界的变迁,也见证了时代的更迭。他也是这个武道世界的低调王者,淡漠于武道纷争。这途中,好在有段清风这样的好友,豪迈仗义,两肋插刀。伍明月温柔聪慧,美丽大方,对他怀有特殊好感。叶无痕将凭借这自身实力,在这个武道纪元引
百花尘
开局小杂役获神镜,狂截别人机缘
开局小杂役获神镜,狂截别人机缘
朱昌耀是丹城一名杂役,负责打扫卫生,挑水打柴等粗活,和炼丹沾不上一点边。其他三大派来卖买灵草灵丹的,正眼都不会瞧他一眼。这天,朱昌耀正在山下寒潭边打水,被路过来买丹药的剑客推入潭中,意外获得太乙神镜。这神镜功能逆天,其中一项是能预测周围之人的气运,朱昌耀凭此功能,毫不客气的疯狂截取别人的气运,机缘,从此,功法,丹药,灵石,各种好东西源源不断获得。朱昌耀修为一飞冲天,在四大宗门大比中夺冠,被位居苍
月映章江
潇湘书名
潇湘书名
关于潇湘书名:111测试==潇湘简介==阅文测试1000章节原书名:《简单写作1000章节》
julie7
世道万尊
世道万尊
关于世道万尊:修炼的道路总是漫长的————————————————————————————————————————
虚芯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