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唐锦绣

第六十七章 炼钢歧途(2/2)

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天唐锦绣》最新章节。

难怪人们常说,“火”的使用是文明的标志,原来如此啊……

虽然不知道具体应该怎么烧,反正烧就是了,可这劲儿的烧,变着花样的烧,总有一天能烧出来。

房俊无奈,再一次感叹“学好物理化,穿越到哪儿都不怕”的真谛。

这次来铁匠铺,不是视察炼铁炉,而是验收前些日子在房府给卢成安排的任务,不过自己既然想到了焦炭,自然要交待卢成一下,没事儿就按自己的思路试验一番,总归是不会错。

卢成却是听得一头雾水,先把煤烧了,再用煤烧剩下的东西去烧矿石……这不是脱裤子放屁,多费一遍事儿吗?

卢成一脸迷茫,理解不能……

房俊也没法多说,难道跟这个一千多年前的“文盲”解释一下什么叫碳元素,什么叫CO2,什么叫化学反应?

一溜儿土坯房前是一个院子,将煤渣矿渣粉碎成细细的小块,厚厚的铺了一层,坚实平整,无惧雨雪,不会动辄泥泞不堪、凹凸不平。

此时,那院子正中摆放了一架马车,只是个简陋的框架,并无挡板帷幔之类的装饰。

房俊走过去,捏着下巴,围着这辆马车转了一圈,心里有些感慨。

没错,他要做出来的,就是这辆四轮马车。

很难想像,泱泱中华五千年文明,发明出无数领先世界的技术,却没做出一辆四轮马车。

很不可思议,令人难以置信,但事实就是如此。

中国一直都是两轮马车,而从来没有出现像欧洲那种在大街小巷穿梭的四轮马车,而实际上四轮马车在载重和舒适度方面都完爆两轮马车,英国女王出门也是坐的四轮皇家马车。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中国一直都是两轮马车,而没有出现四轮马车呢?

有人找了很多客观理由,什么地形因素、战争因素、马屁因素……但是房俊认为根本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中国人一直没有解决四轮车的转向问题。

中国人也出现过四轮车,但这种四轮车只是简单地将四个轮子安装在一个固定的车架上,因此无法转向,这样的四轮马车虽然看起来有四个轮子,但却没有任何实用价值,就算有四十个轮子也白搭……

如果让一个现代人去看,这算是问题吗?

显然不是。

眼前这辆马车,是将前两个轮子装在一个车架上,后两个轮子装在另一个车架上,后面的车架架在前面个车架上由一根立轴连接,便完美的解决了四轮车的转向问题。

可很多发明就是这样,就像隔了一层窗户纸,你捅破了,那就只是薄薄的一层,你不捅破,那就什么也看不见。

事实上,很多最简单的机械技术都是西方人发明的,比如螺丝钉、螺栓、螺母、齿轮、齿条、弹簧、轴承、风车、水泵等等,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东西,却在整个工业生产制造领域起着重要的作用……

房俊一出现,原本围在马车周围的几个工匠立刻散开,其中一个头发花白的老者满脸激动的向房俊见礼:“二郎,此物真乃天赐也!”

房俊有些发蒙,不至于吧?

说破大天就是一辆马车而已,两轮和四轮并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咱要把它做出来也只是贪图它坐起来更舒服一些,话说这个两轮马车实在是太颠簸了……

卢成跟房俊介绍道:“这就是咱们铁匠铺手艺最好的铁匠,没名字,大家都叫他王二小……”

房俊汗了一个……

那王二小明显是这帮工匠的头头儿,只有他敢跟房俊说话,其他人都站得远远的。

王二小很激动,用一种很崇拜的眼神看着房俊,说道:“老朽是从山东就跟着老爷的,看着老爷一步步走到今天的功成名就,当年也是看着二郎你出生……”

房俊再汗一个,我爹能让你看么……

最快更新阅读,请访问 请收藏本站阅读最新小说!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永乐大帝
永乐大帝
如果穿越大明改变历史的最好机会在哪?很多人都会有很多种答案,但是越到后期越是艰难,东林势力已经遍布朝野,魏忠贤大杀特杀都没有搞定,凭什么你去就能?后期BOSS闯关,等你还没有闯完,你都油尽灯枯了。所以最好的时间就在永乐前后。在这个时期,明朝的经济、文化和军事都处于鼎盛状态,永乐帝朱棣的政治地位和声望也正处于顶峰。这个时期也是明朝对外扩张和探索的时期,如果能够利用现代知识,推动科技创新和制度改革,
焚琴煮鱼
一人之下:开局获得北冥神功
一人之下:开局获得北冥神功
为了赚钱给母亲治病,莫闻来到黑工厂打工,却没想误入人贩子组织。遭到殴打时,记忆苏醒,发现自己来到一人之下世界,并且马上就要被噶腰子。关键时刻觉醒,能够获得所有武侠小说中的神功,开局得到,将异人打手的炁全部吸光,成为异人。莫闻发现,只要击败,击杀别人,就能获得新的武功。为了给母亲治病,为了变强,莫闻成为异人雇佣兵。至此,圈子里多出了一位超级狠人。风正豪:“莎燕,为了风家的未来,你必须嫁给莫闻。王也
爱吃黑豆粥的血尸大帝
带着漫威回北宋
带着漫威回北宋
带着漫威的神装回到了北宋!左手美队盾牌,右手雷神之锤!呼风唤雨无所不能,这让一心求仙的宋徽宗认为仙人下凡!
窗台草
夏鼎商鼐
夏鼎商鼐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七雄五霸斗春秋。顷刻兴亡过手。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前人田地后人收。说甚龙争虎斗。明代杨慎这首道尽多少古今兴衰,沧海桑田。夏代,作为第一个正史留名的朝代。它揭开了从“公天下到“家天下的序幕,真...
百里行检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这是一个值得尊重的时代,是如今的我们能见到的和坚持着的许多文化和习俗习惯的起源,是我们的根!读历史,为什么不读春秋?这不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小说,而是一部讲述春秋十二诸侯之鲁国文化的历史杂谈。鲁国在三百年春秋史上,掀起了波澜壮阔的春秋风...
千里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