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乃大明皇嫡孙

第7章 一代贤后(1/2)

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我乃大明皇嫡孙》最新章节。

洪武十五年,五月初十。

朱元璋在武昌大摆席宴,迎接楚王朱桢凯旋归胜。

楚王府。

只见楚王朱桢,英姿飒爽,龙行虎步。

“臣朱桢拜见陛下,不辱使命,臣与信国公顺利平定大庸。”

朱元璋满脸笑颜。

“哈哈哈,好!好!这是在你的封地老六不必讲这些规矩!”

朱雄英抬头看了一眼老六朱桢。

朱桢被《明史》评价为“天资英睿,有谋略,天性端重,幼而喜学”。

多次镇压叛乱也突出了他优秀的指挥能力。

而后世对他的评价更高。

认为他不仅在军事上有显著成就,也在政治上表现出了智慧和远见,对明朝的稳定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朱桢神情自若。

“父皇,久未见,儿臣甚是想念。您一切安好?”

朱元璋点点头,然后摆了摆手。

“咱身子骨硬朗着,很好。

朱桢又向着太子朱标拱手道。

“兄长,许久未见,弟甚是想念,近来可好?”。

太子朱标笑了笑,走过去拍了拍朱桢的臂膀。

“兄也甚好,六弟你在外这些时日黑了,但这身材硬朗了!”

朱桢也咧着嘴笑了笑,然后拱手道。

“劳兄长挂念,为大明这些都是应该的,跟随弟的众位将士比弟更辛苦”。

转头看向了后面的朱雄英。

“大侄儿,前几日,你六婶来信说你病了?现在可好?”

朱雄英走过去扶着朱桢。

“回六叔,侄儿已经痊愈,劳六叔担忧。”

“六叔你这一路长途跋涉,舟车劳顿的,快坐,快坐”。

朱桢回头看向太子朱标。

抹了抹眼。

“大哥,英儿长大了,上次见还是那么点,现在能关心弟弟了!”

朱雄英确实想给朱桢留个好印象,毕竟历史上对朝廷的忠诚有目可睹。

朱桢一再告诫子孙忠于朝廷,这使得楚王一系能够终明朝200多年承袭下去,直到明朝末年。

这是一个大明强大的得力臂膀,以后更可能是他的!

晚上,楚王府灯火通明,热闹非凡。

晚宴席间,众朱家男儿挥杯换盏,气氛融洽。

朱雄英太小,只能喝着果酿。

只有一些桃、李、杏、梅、橘、瓜之类的。

等研究研究还有什么水果大明没有,要从哪里弄来。

朱雄英抬手又灌了口西瓜汁,太爽了!

就是有点生,这个季节还没完全熟透。

席罢。

朱元璋看着下方的众人。

“明儿咱就回应天府,大孙你跟着咱一起回去。”

“标儿与你六弟好好叙叙旧,忙完这次的政务就回吧,咱回去后还不知道你母后怎么熊咱呢”。

“朕就回去休息了,唉老了,经不起折腾了,你们继续吧!”

话语说完,朱元璋便由毛骧带领着出去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汉疆喋血风云录
汉疆喋血风云录
两晋南北朝,五胡乱华,乱世之中,儿女情长,汉家江山正在遭受史无前例的磨难,华夏一族,第一次差点亡族灭种,少年追随拯救汉家的大英雄冉闵,几经血战,终于见到了曙光。当然还应该有谢安,王羲之,苻坚,王猛这些青史留名的风流人物,也不仅仅只是一个姓名,还有属于他们的故事传说。历史的责任,亲人的嘱托,推动着少年不得不,奋力拼搏,向上攀登。一部热血温馨的奋斗史!
汉家一小卒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这是一个值得尊重的时代,是如今的我们能见到的和坚持着的许多文化和习俗习惯的起源,是我们的根!读历史,为什么不读春秋?这不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小说,而是一部讲述春秋十二诸侯之鲁国文化的历史杂谈。鲁国在三百年春秋史上,掀起了波澜壮阔的春秋风...
千里草人
这吕布,绝对有问题
这吕布,绝对有问题
关于这吕布,绝对有问题:血染江山的画,怎敌你眉间,那一点朱砂,覆了天下也罢,始终不过,一场繁华。白门楼兵败被杀的吕布,带着满腔意难平,重回十八年前。他说,我不是英雄,我只是想做一些,我认为对的事……
来一杯
带着漫威回北宋
带着漫威回北宋
带着漫威的神装回到了北宋!左手美队盾牌,右手雷神之锤!呼风唤雨无所不能,这让一心求仙的宋徽宗认为仙人下凡!
窗台草
欢乐宋
欢乐宋
王大卫穿越到了大宋朝,还是双穿,他一边捣腾两边的东西挣大钱,一边等待汝瓷和钧瓷问世挣更大的钱。你以为他是腹黑男主,他却为了朋友杀辽使,平青唐,战西夏,争霸海域。你以为他不解风情,他却为了心爱的女人,追到上穷碧落下黄泉。王大卫说:大宋朝,我来了,全都给我嗨起来!
王大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