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农夫,从服徭役开始进步

第150章 三个匠师(2/2)

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穿成农夫,从服徭役开始进步》最新章节。

听到吃饭,大家眼中都流露出欣喜,脚步轻快的跟上了李凌云。

李凌云带他们去伙堂,让打饭的婶子们给这些人每人盛了一碗饭,还贴心的给打了一碗温开水。

众人端着满满一大碗干饭,看着饭上炒的油汪汪的野菜和星星点点的肉丁,口中不停分泌出唾液。

张狗蛋紧紧抓着碗,仰起头望着他娘,不敢置信道:“娘,这是我一个人的吗?咱们能吃吗?”

他娘轻轻摸了摸他的脑袋,笑道:“是你一个人的,能吃,快吃吧。”

得到肯定的回答,狗蛋立刻拿着筷子狼吞虎咽起来。

李凌云怕他被噎着,端起水碗让他喝点水再吃。

张狗蛋有些怕李凌云,他依依不舍的停下进食的动作,接过递来的水碗喝了几口。

张文一等一众人望着李凌云的动作,心中都有些热。

李凌云不但没有嫌弃他们,反而还贴心的给狗蛋递水,可见是个心地善良的人。

在这样的人手下讨生活,日子差不到哪里去。

吃完饭,李凌云让赵清河安排他们休息,他则和赵文武去了书房。

两人坐定,李凌云问他:“文武,关内现在什么情况?”

赵文武眉头紧皱,斟酌一番后说道:“凌云哥,我们没去太远的地方,就在山东河南等地转了转,这些地方都被起义军搜刮过,起义军走后,山匪、地痞等又搜刮了一遍,如今整个河南道惨不忍睹啊。”

李凌云叹口气,每当朝代更迭的时候,最受苦的就是底层老百姓。

他们大多生活在镇上或村里,得不到官府的保护,战乱来临时连城内都进不去,这就导致但凡有人劫掠,首先遭殃的就是老百姓。

再加上朝廷不作为,并没有及时平定叛乱,导致山匪地痞横行,让本就受苦受难的老百姓的日子更加难过。

这种情况下,不用赵文武说,李凌云也能猜出来,河南道的百姓过的是什么日子。

如今还能吃草根啃树皮,但是这些东西吃完后吃什么?

“易子而食”这四个字出现在李凌云脑海中时,着实让他有些不适应。

他问道:“你们回来的时候,榆关那边什么情况,把守的严吗?”

“很严,榆关那儿聚集了不少逃难的老百姓,想到营州来讨生活,但是榆关守卫不让他们出关。我们是乘坐私船偷偷从海上过来的,否则无法将这一百来号人带过来。”

看来安山是不打算让那些逃难的人闯进营州来啊。

若没有外来援助,营州本州的粮食储备确实养不起大批的难民,一旦让他们进入营州,营州必乱。

这里是安山的大本营,他绝不会让这个地方乱起来。

看来,今年这座守捉城只能建起个围墙了。

人气小说推荐More+

让你当秦王,你把六国灭了?
让你当秦王,你把六国灭了?
李照穿越为大周王朝的太子,却被陷害凌辱皇帝最宠爱的妃子,因此被废黜太子之位,贬去边陲当王爷。李照笑了!七国,西边当秦王,还让我喂马?当场觉醒系统,模拟大秦模版,杀敌就爆积分,同时可以用积分兑换华夏历史上的各种强大兵种!当魏武卒,秦锐士,汉铁骑,北府兵,玄甲军,铁浮屠,背嵬军、大明水师等各种强大军队出现,七国都慌了!大周皇帝:封你当秦王,你把六国灭了?皇儿啊当初让你去当秦王,其实是历练,现在父皇老
无敌小金龙
四合院:吃绝户?开局灭了养老团
四合院:吃绝户?开局灭了养老团
张建华从小父母双亡,跟孙大壮从小在四合院一起长大,后来兄弟俩一起去当兵打仗,战场上大壮为了保护他身亡,张建华答应孙大壮要帮孙妈养老。受了重伤的张建华,最终退伍回了四合院,才刚到院子,就看到众禽吃他们张家和孙家的绝户。自己的两间房子全部都被贾家给霸占,家里的东西全部都被洗劫而空,养老团霸占了他的房子还不行,不但抢走了孙妈家里所有的物品和金钱,还要把孙妈赶院子,吃张家和孙家的绝户···张建华彻底忍无
蔺三七
穿越古代:我靠打猎养活美娇妻!
穿越古代:我靠打猎养活美娇妻!
我靠打猎养活美娇妻!:+++大御末年,匪徒横行,苛税如刀。萧辰从虎口捡回一命,却背上了三十两银子的阎王债。县衙悬赏二十两屠虎,员外逼纳娇妻为妾,猎弓朽烂,米缸见底。他握紧手中豁口的柴刀,冷笑一声。——这世道,猛虎在深山,更大的虎却在庙堂。从猎虎到猎天下,从寒门到开国帝。一柄精钢刀劈开东沟村的晨雾,也劈开了八百年皇朝的铁幕。“他们说猎户不配争天下?”“待我黄袍加身时,且看这万里山河,尽是猎场!”
几两碎银
炮灰他不想修罗场
炮灰他不想修罗场
关于炮灰他不想修罗场:洒脱摆烂(真万人迷)受x高岭之花(假万人迷)攻(双男主,穿书,古早,狗血,苏爽万人迷,包养,1V1)啪唧,白妄被迎面扑来的一只垃圾袋给整嘎了…然后被一个系统捡到了,把他打包送到了一本万人迷的买股文里扮演恶毒作死炮灰N攻。他本想不理,奈何系统一直在他耳边哭哭唧唧:“宿主如果不走剧情收集炮灰作死值,就会噶,呜呜呜......为了狗命,他上了104的贼船......……可是谁来告
甜不闲
八部云河
八部云河
大道不存,人心崩坏,三生石裂,神魂不齐,轮回不转。亿年钟情,穿书历险,捡拾碎片,修补轮回,重建大道。
木虽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