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召唤师

第85章 进行斗武(1/2)

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第一召唤师》最新章节。

双麻花辫的少女从擂台上走下来,领取她该得到的一百两黄金,而原本在斗武之前她所抵押的两百两黄金,也得到了归还。

而此时的沈烟,目光依旧停留在她身上。

“你在看谁?看得这么入迷?”诸葛宥临察觉到她的异常,凑过来询问了一句。

沈烟收回视线,缓缓道:“好像看到了一个…朋友。”

“朋友?”诸葛宥临有些诧异,旋即他便问道:“要不要去跟你朋友打个招呼?”

“不用了。”

如果她没有猜错的话,方才那在七号擂台上斗武的双麻花辫少女就是玄雾国的江弦月。

江弦月这个人,本身就拥有未知的危险性。

沈烟并未完全信任她,但对她确实比陌生人更要关注一些,因为江弦月曾连续两次给自己表露出好意。

她欠江弦月一个人情。

诸葛宥临闻言,便不再询问。

他抬头看了几眼六号擂台的方向,见到七号擂台上快决出胜负了,他伸手拉住沈烟的手臂。

“走,我要上去斗武。你记得下注投我赢,稳赚不赔!”

他语气充满自信的笑意。

沈烟不动声色地拨开他的手,然后点头说道:“好。”

空气中弥漫着血腥味,以及说不出来的汗液臭味,混杂在一起,十分不好闻。

两人迅速穿过人群,来到了六号擂台周围。

很快,诸葛宥临报名斗武了,而沈烟信任诸葛宥临,下注三千两黄金赌诸葛宥临赢。

在上擂台之前,诸葛宥临偷偷塞了一个储物戒指给沈烟,让她为自己下注一万两黄金。

沈烟眼神复杂地看了他一眼。

诸葛宥临笑了:“小爷还是很有自信的。”

沈烟道:“别死在擂台上。”

诸葛宥临收敛笑容:“行。”

为了他的钱,他是不可能会死的,他要是死了,他的钱就进了别人的口袋了!

想到这,诸葛宥临觉得自己要是死了,都能气得复活。

很快,诸葛宥临上场了。

他一出现,众人就开始议论纷纷,因为他的头发实在太惹眼了,有不少从各地赶来报考西域学院的少年们,自然多多少少能猜测到他是谁。

诸葛宥临的对手是一个年轻男人。

在比赛开始的那一刻,那年轻男人就提剑朝着诸葛宥临的方向攻击而来,而诸葛宥临只是缓缓抬手。

锵——

在那一刹那间,年轻男人的脖颈突然出现了一道血痕,男人瞳孔骤缩,他不仅感受到脖颈传来疼痛,就连心口位置也传来刺痛,犹如被剜心。

‘哐当’的一声,长剑落地。

年轻男人也‘砰’的一声,倒下了。

众人震惊:“!!!”

这究竟发生了什么?!

沈烟方才看清诸葛宥临的两指拨弄两根半透明的细线,一条割破对手的脖颈大动脉,一条刺穿对手的心脏,真是太厉害了。

如若诸葛宥临作为她的敌人,这绝对是一个异常难缠且强劲的对手。

因为诸葛宥临每一次出手,都太出其不意了。

有不少人还是看清了诸葛宥临的招式,对他心生忌惮,特别是那些也报考西域学院的年轻修炼者。

诸葛宥临下了擂台,拿走奖赏金,迅速跟沈烟汇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绑定软饭系统后,我迎娶了修仙女神
绑定软饭系统后,我迎娶了修仙女神
苏昊铭魂穿玄天大陆,成苏家五灵根废物,修炼三年仍在炼气六层,本以为修仙无望。大婚当夜,终极软饭系统觉醒,绑定道侣柳若曦后,不仅获万年灵药助其恢复,还能十倍返利修为。看他如何靠吃软饭,在这尔虞我诈的修仙界强势崛起。
源源不绝
拜师九叔逍遥人生
拜师九叔逍遥人生
主角龙玉多女主任婷婷任珠珠青青安妮傲凌霜素文董小玉等等侥幸重生到九叔,被九叔从小收养!还好自己拥有一个本源世界珠,还和自己的灵魂本源深度融合在一起,本源世界珠诞生了一部道级本源功法双休神功!
逍遥a散人
阴诡异仙
阴诡异仙
陈墨生于破庙残垣,目睹双亲因一枚下品丹药命丧修士之手。被抛入青岚宗为最低贱杂役的他,在腐臭药田深处捡到半卷染血残页——。从此藏起眼底锋芒,将狠辣算计裹在卑微笑脸下:他人视修仙为求道,他视修仙为屠路。练气三层时,他能跪在执事面前磕头,却在深夜用淬毒银针洞穿算计他的同门后颈;突破瓶颈时,他敢以鲜血养丹、吞噬修士精魄,更敢在账本上动下层层诡局,让克扣丹药的执事死在自己的贪婪里。青岚宗的药田泥沼下埋着无
大爱仙尊blue
灵耀逆世天尊之路
灵耀逆世天尊之路
在强者为尊的天元大陆,叶家子弟叶尘曾是惊艳众人的天才,却在十岁时灵海崩溃,沦为遭人唾弃的废柴。家族的冷落、族人的羞辱如影随形,叶风更是变本加厉地欺负他。直到神秘戒指中的灵耀天尊出现,传授他,助他恢复修为,叶尘的命运才迎来转折。恢复实力的叶尘在家族大比中大放异彩,击败叶风,证明了自己。然而,他的崛起引来了血影门等邪恶势力的觊觎。在闯荡大陆的过程中,叶尘先后获得、灵耀天晶等诸多机缘,结识了林羽、玄风
雾起雾散雾显
圣祖天宫
圣祖天宫
曾作为青龙的徐崇因想要反抗苍玄神被察觉,连同同伴白虎一同被贬下神河界,没想,在神河中,徐崇又再一次坐上顶尖之位,并察觉到其余世界的存在,后又回归苍玄神界,开启重新一轮的对抗苍玄神以及其他六位主神的故事。
忆儒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