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开着火车去撒野》最新章节。
“当然也要隐蔽好自己,堑壕里、树林里和废墟后面都很理想,当然最好的地方是山顶棱线后面的反斜面,隐蔽,还能增加射程。”
“再就是炮兵操典里严格要求弹药箱旁边不能有火源,还要垫起来防潮,弹药箱之间也不能挨着放,避免殉爆。”
“别的内容就跟场地关系不大了。”
梅契尼:“如果是这样的话,只要把普通机枪车的装甲向上拉出一米多的防护墙,顶部建造一个平台,以及相应的爬梯就可以。”
李铁:“我的想法是,不止于迫击炮。”
“还要在车厢两头各安装一个旋转炮塔,炮塔大小要能容纳四吋炮,以及足够坚固的炮架。”
梅契尼惊讶道:“有直射炮了?”
李铁摊摊手:“没有,但不妨碍我们用木头削个假的吓唬人,先在联审会和陆军那边营造一个‘这辆车上装了假炮’的好名声,等差不多该知道的都知道了,再套上炮衣浑水摸鱼。”
“等以后有真炮的时候,谁也不知道炮衣下面是真是假。”
梅契尼:“加纳利和临近国家的隧道限界最低都有五米,增加迫击炮平台完全没有影响。”
“但如果你要在炮车两端放置四吋炮的旋转炮塔……按照最大的三十倍径计算,去掉露出的炮管和炮塔所占的距离,中间只余下五米多的车顶长度,还得去掉爬梯的开口。”
梅契尼在纸上画出一个顶视简图:“顶多还能放一门中型迫击炮或者两门轻型迫击炮。”
李铁:“如果是二十倍径呢?”
梅契尼:“正常打击视线之内的目标,二十倍径也完全够用,迫击炮阵地还能再增加两米……两门中型炮或者三门轻型炮。”
李铁:“够用了,我们能熟练操作迫击炮的人手暂时只有这五名突击工兵,放再多的迫击炮也没人能用好。”
梅契尼:“武器布置你有大概想法吗?”
“直射炮和迫击炮分开弄吧”,李铁拉过笔记本也画了一个侧面简图:“两个炮塔分开放在第一辆车和第二辆车上,第一辆车要比第二辆车略低,为后车火炮让出射界。”
“每节火炮车厢后半部分放一个可以升降收回的四联装高平两用枪架;机枪车改成指挥车,车顶装甲拉高设置迫击炮阵地和更高的瞭望塔,”
“取消单独的机枪车配置,每一节车厢两侧,包括牵引机车也设置车外机枪转塔。”
梅契尼看完简图吹了一声口哨。
维克托:“尊敬的船长先生,你确定这不是一艘军舰吗?”
李铁:“只是巧合,你不觉得这样很威风吗?”
维克托:“更多的是亲切,巴斯特也一定会喜欢。”
一向乖巧的肉猫跳上桌面,低头看看草图,伸出爪子轻轻一划,陆地巡洋舰α惨遭淘汰。
李铁:“看来它不太喜欢……作为参考吧,能保证射界、防护、瞭望这三点就可以,外观不强求。”
梅契尼:“还有别的要求吗?”
李铁指指车窗外的枯草:“冬天就要到来,我们该考虑车厢的取暖和保暖措施了,如果可能,顺便也装上广播、电话和信号灯。”
梅契尼:“都能做到,就是购买火炮的观瞄设备和电子设备要花不少钱。”
李铁:“不用顾虑钱,外面的世界还有很多大人物等着我们去拜访。”
“洋葱佬们贡献的金币也还没动,就算新建一座福利院也花不完。”
“你可以先完成初步设计,列出物资清单,同时安排工班先把命运号的保暖做出来,他们还要在路上跑三个多礼拜。”
梅契尼:“距离吉尔玛拉已经足够远了,我记得前面应该有一条侧线,曾经是铁道营的旧址,现在已经荒废了,附近也没有车站,在这里开炮没人听得见。”
维克托点点头,拉开车窗吹哨,列车闻声开始减速,等到梅契尼所说的侧线进入视野时,列车在维克托再一次响起的哨声中缓缓停车,开车的大肯和小里尔克下车跟李铁确认后,扳开道岔驶入侧线,又再次下车把道岔扳回。
一直开到一片荒草连天的院墙前面,两名突击工兵互相配合,把四门奇形怪状的迫击炮和各自的专用弹药搬上平板车,布设阵地,做射击前准备。
剩下的三名工兵扛旗向远处奔跑,分别在距离平板车阵地三百米、六百米和九百米的地方插下靶旗。
第一轮是极限射程测试,“电饭锅”最怂,但视觉效果也最为炸裂。
一捆七枚子母弹的第一落点刚刚超过两百五十米,炸出了比重型防御手榴弹稍微大点的烟尘,爆炸产生的冲击波把一根藤上的葫芦娃再次随机抛往另一个方向,间隔一秒,再次爆炸,剩下的葫芦兄弟再次被随缘吹飞,直到七个葫芦娃全部炸光,三百平米范围内一片狼藉。
如果随机骰子的手气稍微背点,平板车上测试的一群人就大概率GG了。
一群人里相对迷信点的维克托在胸前画个圣徽:“神明在上,发明这种武器的人,究竟是要杀敌还是要自杀啊。”
其余人也都是一副目瞪狗呆的模样,工兵无言地看着李铁,意思是“这门炮还继续测吗?”
李铁撮着牙花子说出了让众人如释重负的答案:“不测了,换下一个。”
“显微镜”倒数第二,极限射程大概四百米出点头;煤气罐第三,八百米;复进筒搓出来的正常炮打得最远,超过一千米。
第二轮精准测试,电饭煲没测,想炸哪里炸哪里的特立独行,压根就与精准无缘。
以“显微镜”的极限距离四百米为测试点,“显微镜”的准头确实不太行,煤气罐最准,复进筒居于两者之间。
其他方面的表现,煤气罐装药最少,但是几乎没有声音,也没有后座。
显微镜和复进筒的射速差不多,但复进筒的炮弹重量是显微镜的三倍还有余。
而突击工兵们显然对原部队里用惯了的“显微镜”更有手感。
就在众人打算收拾东西打道回府的时候,远处传来一声微弱的的爆炸。
视力最好的维克托举起望远镜四周看了一圈,最后不确定地说:“没看到烟尘,听声音好像是大河上游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