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层神陆之灵主崛起

第113章 无敌战神龙小白(1/2)

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九层神陆之灵主崛起》最新章节。

出现在古塔入口处的那道金光实在过于耀目,殿内众人纷纷遮住了双眼

只有半空中的钱浩天长老面露惊喜之色,目光直直地盯在那道璀璨金光之上

“看来这小子还真是鸿运加身,居然能够不断创造新的惊喜”

钱浩天的老脸上此时都被兴奋的皱纹紧紧堆满着,仿佛在欣赏着一件珍宝

随着金光的缓缓减弱,武英殿内的精英佣兵终于可以直视那道金光了

他们发现在金光的包裹下是一道直立状态的人影

“龙小白!?”

众人还没来得及惊呼,就看到在龙小白周身旋转着三朵金莲

以龙小白为中心平稳划出三道模糊的轨迹,看起来相当神圣

“悟道金莲!他身体周围盘旋的难道是传说中的悟道金莲,还一下子出来了三朵”

佣兵中也是有不少高人的,一位年长些的佣兵瞬间猜出了那三朵金莲的来历

看着周围众人疑惑的神色,连忙给大家解释着

“传说灵魂力修炼者进入深度悟道状态后就会随机生成各种异象

这些异象会在悟道者身体周围环绕旋转

帮其凝聚天地之力的同时,也能更好地守护悟道者的安全

而金莲就是其中品阶最高的一类异象,据说曾有人生成过七朵护体金莲”

听完年长佣兵解释,众人才恍然大悟,纷纷将羡慕崇拜的目光投向了龙小白

他们虽然只是进行了一日的执勤,但也数次受到龙小白的古塔灵光恩惠

内心本就对龙小白充满感激和仰慕

此时又能亲眼见证龙小白身上的悟道金莲异象

这让以灵魂修炼为主的多数佣兵更加佩服的五体投地

如果龙小白只是比他们强上一点,还真不会让这些心高气傲的精英佣兵们服气

毕竟他们中的任何一位单独挑出来都是当年的顶尖天才

但面对龙小白的一系列天才表现后,即便优秀如他们也被其彻底折服

根本就无法激起丝毫与其争锋的嫉妒之心

“这龙小白倒还真是个不错的正面教材,让这帮心气浮躁的小家伙们都老实了不少”

察觉到众人的反应后,半空中的钱浩天也是阵阵感慨

修炼一途道阻且长,以过往的优秀作为标榜,终归是无法持久的

他用了很多方法都没有改变这些年轻佣兵的心浮气躁

没想到这龙小白的一系列逆天表现却收效卓着

这绝对是个磨炼年轻人心性的经典教材

“那就索性让你们好好体悟一番吧”

说完他就大袖一挥,十几道蓝色灵力光束就从他的衣袖中飞速射出

精准地到达那十几位正处于悟道状态的佣兵头顶

蓝色光束迅速延展垂下,将众佣兵和龙小白分别笼罩在内

显然是其用精神力为每位悟道者构建了一层安稳的隔绝空间

最大化减少外界对其悟道状态的干扰

做完这一切钱浩天才满意地点了点头,身形也在半空中消失

“天至尊强者果然早已超脱了人力的范畴,举手投足间就可以改天换地”

“今日的精英佣兵任务还真是来着了,也不枉我们挤破头地辛苦抢到

还真让我对修炼一途有了新的认知,这顿牛估计十顿酒都吹不玩啊”

天赋虽是万里挑一,但实力才是真正的王道

此时的龙小白正处于深度悟道状态

对外界发生的一切都没有感知,心田内的灵魂力正疯狂涌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神武至尊王
神武至尊王
新作品出炉,主人公刘周,出自普通平民家庭,因贫穷去学武改变了一生,最终问鼎武道巅峰。欢迎大家前往番茄小说阅读我的作品,希望大家能够喜欢,你们的关注是我写作的动力,我会努力讲好每个故事!
老刘头51870
剑魄沉星录
剑魄沉星录
明嘉靖二十三年,江湖暗涌,星图为刃。武夷山巅寒潭深处,一卷暗藏王朝命脉的「璇玑图」现世,图中星轨交错,竟暗合漕运命脉与皇陵龙气。云水七变传人段无涯因缘际会得此秘卷,却不知自己已成搅动天下风云的棋子——金陵慕容世家独目家主慕容千秋以紫微斗数推演天机,借朝廷「紫薇卫」之力布下**七星锁江局;十二连环坞总瓢把子楚霸先手握漕运密道,却在滔天权势前陷入道义两难;神秘琴师萧月璃指尖暗藏杀机,焦尾琴中冰魄针出
小师弟m
天龙八部之王语嫣称霸武林
天龙八部之王语嫣称霸武林
因为喜欢传统武侠,所以自己想写部传统武侠故事。这个故事是借助的壳子,有些人物重合,但性格迥然不同。天龙八部后,囿于礼教,王语嫣最终和段誉有缘无分。丁春秋趁着中原武林一行去营救乔峰,从少林寺逃了出来,学会了北冥神功,并把王语嫣培养成绝世高手,从此祖孙两个开启了一段惊心动魄的武林生涯。
汪乘胜
无名剑主
无名剑主
山水有相逢,万事皆我愿…平凡人,做平凡人该做的事,武道者,做武道者该做的事。我呢?做自己该做的事…
刘治宏
穿越自带唐刀的我纵横世界
穿越自带唐刀的我纵横世界
我叫武平,你也可以叫我武无敌,我穿越了,自带一把淘宝上买的唐刀,还有一个游戏面板一样的系统。而这个世界却很有意思,世界上有许多武侠人物传说,更有他们的武学以及家族流传于世,如李寻欢,乔峰,郭靖,浪翻云,庞班等等,还有许多从未听过的传说人物,就好似这个世界结合了诸多世界而成的一般。切看如何成就武道无敌的成就。
渠铭太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