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命

第282章 强悍的古巫灵力。(1/2)

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魂命》最新章节。

古树上,一条翠绿色,手臂粗细的毒蛇盘绕在树枝。

两者颜色几乎一样,要是不认真看根本发现不了毒蛇的存在,可此时叶南的神念就起到了作用。

毒蛇不断缠绕在树枝上,竖眼不断闪过叶南身影。

可叶南如同老翁一般,静静的盘膝修炼,似乎并没有发现毒蛇的存在。

好一会过后,毒蛇终于忍不住垂涎,细长的尖舌呲溜几下,毒蛇如同一道毒箭一般,瞬间弹射咬向叶南脖颈。

可也在同一时间,三尖两刃刀突然出现,叶南一把握住朝弹射咬来的毒蛇劈去。

毫无疑问,毒蛇被三尖两刃刀径直劈成两节。

毒蛇断裂两节的身躯不甘的扭动着,但生命的流逝却是怎么都控制不住。

叶南握紧拳头,感觉浑身都是力量感,尤其丹田和全身经脉,就好像有一股暖流一直流转不绝。

“这古巫灵力到底是什么东西,灵力竟然如此浓郁”。

六天前自己刚突破到铸魂六重境,今天就铸魂六重中期了。

没个小几万上品灵石,这是叶南想都不敢想的。

尤其是血色妖花武魂,就像是沙漠里的鱼儿遇到了水一般,在自己丹田上空不断游荡着,好似在诉说自己的愉快一般。

“呼……”

叶南长长呼出一口热气,面朝阳光,感受着初阳的暖意。

直到一个拉长版的懒腰过后,叶南才较为满意的继续朝前走去。

叶南不知道南木巫族的追捕怎么样了,但叶南决定还是在这里修炼一段时间。

毕竟他刚来南木巫族就逃出来了,自己体内或身上应该没有南木巫族留下的什么追踪手段。

…………

另一边,一袭黑袍的南木巫族族长看着下面几乎所有的南木巫族高层。

南木巫族族长目光凌冽,语气冰冷:“怎么样了,逃出去的人呢”?

“族长,逃出去的十七人还有五人没有任何下落”。一男人沉声说道,眉宇间尽是凝重。

而黑袍人族长此时根本不在乎其他人,他只想知道那个女的现在有没有消息!

但毕竟都是南木巫族高层,黑袍人族长虽然难掩心中悲愤,可语气还是比较平淡:“那个女人呢?还没有任何下落吗”?

一老妪拄着拐杖,目光凌冽:“族长,那女人到底什么来头”?

黑袍族长叹息一声,声音都显得有点悲哀:“如果那个女的跑了,恐怕用不了多久,我们整个南木巫族都要葬覆于此了”!

黑袍人话音落下,房间里的十几人均是面色凝重,瞳孔都是猛然一缩。

“族长,难道那女人是那个地方的人”?

黑袍人摇摇头:“不,她应该不是中天域的人”!

黑袍人话音落下,众人还来不及松一口气,黑袍人便再次开口。

“她的血脉连我们南木巫族的族灵都惊醒了,而且族灵对她血的渴望,是我从未见到过的”。

“族灵说,他似乎回到了他年轻时踏足过的那片神地”!

“神地……”?

…………

众人脸色大变,作为南木巫族的高层,族灵他们都知道是什么东西。

族灵那可是他们南木巫族千年前死去的所有天才领袖的英灵!

而那神地也就是他们南木巫族领袖年轻时去过的地方,也就“上天域”!

可没过多久的时间,那位领袖就身受重伤归来,自那以后也是他们南木巫族没落的开始了。

回想起这段悲惨历史,在场所有人心头均是蒙上了一层阴霾。

一瞬间,整个房间里的气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凝重。

黑袍人族长更是百思不得其解:“那女人身中我南木巫族奇蛊之毒,更是被玄冰锁链洞穿锁骨,近半年来都没有任何变故,为何偏偏在这个时候出现了变故”?

“昨天就南木文回来了,其他的也都没什么变化”。

众人想破了脑袋也想不明白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六维国学:全家共读一本国学经典
六维国学:全家共读一本国学经典
关于六维国学:全家共读一本国学经典:这是一部能让3岁孩童与80岁长者共读同一部经典的创世之作!我们打破国学艰深难懂的刻板印象,以独创的
青玄云歌
一人一龟一世界好快活
一人一龟一世界好快活
这龟咋成精了?笑到打鸣的仙龟缘,本书共7卷,越到后面,精彩纷呈的爆笑日常闹剧不断????沈青崖坠进修仙界,激活长生挂还捡了只“桂花糕脑玄龟阿墨——本想守着灵植园煮茶摸鱼,却总被猪队友坑得“社死:集市捏碎恶霸法器,阿墨补刀吹飞人发髻;避雨露了练灵田练出的腹肌,阿墨直接把他撞进泥坑;宗门抢灵植,他戴斗笠装大佬,阿墨缩成龟壳当“盾牌还挡错方向。后来加入新成员:聒噪鹦鹉彩衣、梦魇宠物墨影,队伍更乱了
焰照尘埃
断剑行天
断剑行天
关于断剑行天:新作品出炉,欢迎大家前往番茄小说阅读我的作品,希望大家能够喜欢,你们的关注是我写作的动力,我会努力讲好每个故事!
卡酷精灵
人间镇元
人间镇元
关于人间镇元:没有金手指,没有老爷爷,只是一个普通人在大乱局中寻找自己,突破自我的过程,东方与西方的哲学思想碰撞,小人物和大人物的纠葛,都在这里。
金烬金
一入轮回成修真至尊
一入轮回成修真至尊
草根顾尘成为轮回者穿越修真世界,背负家族仇恨,凭借金手指不断崛起,历经师门覆灭、背叛与误解,跨界征战,获神器认主,最终证道飞升。
古既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