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小农民

第85章 汴梁风貌(1/2)

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大宋小农民》最新章节。

潘小安回头一看,却原来是王乙己。

“王兄,你怎么此时才到?”

“县丞大人,这事说来话长,回头我在慢慢告诉你。你怎么也来汴梁了?”

“我有公事在身,不能奉告。”

王乙己也是聪明人,“县丞,进城之后,你们住…”

他说到这里又止住了话头。

潘小安明白他的意思。“王兄进城之后打算住在哪里,等闲了我去寻你。”

“我们几个同年约好,住在贡院南街姚家客栈。

姚家客栈的掌柜,是我们同年姚俊龙的族叔。”

潘小安点点头,“如此甚好。”

马上就轮到潘小安他们进城,王乙己就告辞离开。

走到城门口,潘小安抬头上看,“陈桥门”三个大字,苍劲有力。

当年陈桥兵变,难道就发生在这里吗?

张禄拿出官凭文献,守门兵丁看了一眼。“货物可以不检查,但是税银要交。”

张禄无奈,只能拿出三两银子交给兵丁。他们才得以通过。

进入城门以后,才进入外城。离着内城还要好远。

外城杂乱,并不规整。一路看去,市民衣衫并不华丽。很多人都很消瘦,脸上带着菜色。

房屋多以窝棚居,牛马于道显拥挤。但他们骨子里那份骄傲,却实实在在。

他们看着潘小安这些外乡人,眼里总是带着一点轻蔑。

往内城走,有一大片水浇地。很多农夫赶着耕牛在犁地。这是要开始种植冬小麦了。

“也不知道家里的小麦,有没有种完成?”潘小安看看北方,这样念叨了一句。

家里的小麦已经种上了。张老汉带着月如娘,陪张月如一起回的毛河大屋。

当他们看见女儿,竟然住着如此大的房子,家里有如此多的土地和人员时,激动的流下眼泪。

张老汉使出十二分力气,给张月如家种小麦。王大福和富贵吉祥跟在旁边帮忙。

张老汉老两口,在毛河大屋一直住了半个月。等所有麦子都种下,且浇好水以后才回家。

张月如看着新出的麦苗,也在心里思念潘小安。

“我的夫君,你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哦?不晓得这滔滔沭河水,能不能把我的思念带到汴河去?”

对于张月如的思念,潘小安是知道的。

他们过了五丈河,走过小横桥,从封丘门进入内城。然后沿着汴河,一直走到相国寺桥。

看着悠悠汴河水,他也在想念张月如。

“喂喂,你傻愣着干什么?没有见过这么多船和人吗?”

莫紫烟现在胆子大的很,抓住一切机会嘲笑潘小安。

“是啊!以前只在画里见过。今日见到实物,难免有所思。”

“啊?神神叨叨不知道你在说啥!”

莫紫烟说完这句话,就被路边商贩卖的小红果吸引住了。

“这是什么果子?好不好吃?”

潘小安一看,这带着雀斑的小红颜不就是山楂吗?

“你想吃吗?叫声好哥哥,我便给你买。”

莫紫烟哼的一声:“想的美…好哥哥…”

这是个馋嘴的小丫头。

山楂是用荷叶包裹的。只是小小的一包,便要了他们十文铜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敖闰,科技崛起
敖闰,科技崛起
关于敖闰,科技崛起:++++++++好消息,精英专家敖闰,猝死意外穿越,捡回来一条命,坏消息,身份不是人,竟然是条龙,好消息,竟然是西海至尊敖闰,坏消息,如今竟然被镇压在东海海底。我敖闰长在红旗下,永不为奴,各位道友行个方便,让让路,我要去看看天道的样子,拦我者杀。
宝宝莲
穿成农家子,妻妾越多,发家越快
穿成农家子,妻妾越多,发家越快
大周王朝,饥荒四期,战祸不断。治下百姓民不聊生,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穿越而来的张平,成为了农家的三小子,一个挥霍无度的穷酸秀才,家里还有个娇滴滴的小白花娘子。就在张平思索着,该如何带一家人过上好日子的时候。……灵泉空间?那我可就不困了!
爱吃鱼的瞄
穿成少帝后我靠物理登基
穿成少帝后我靠物理登基
关于穿成少帝后我靠物理登基:核心设定:主角:穿越者,成为登基仅三日的少帝刘辩。开局:董卓叛军攻入皇宫,主角狼狈逃亡,九死一生。金手指:现代理工科知识(物理、化学、基础工程、医学常识等)作为核心能力,但需结合时代背景逐步解锁、应用、改良,非无敌。强调实践、试错和本土化。目标:生存、积蓄力量、拨乱反正、重铸汉室荣光,并运用知识推动时代发展(物理登基的双重含义)。风格:历史厚重感+硬核科技种田+权谋斗
呆萌小懒猪i
大乾风云起苍穹
大乾风云起苍穹
帝王将相,宁有种乎?双学位硕士穿越古代苏家大废材苏康,死而复生后痛定思痛,窝囊废的标签,我苏康不要!且看我苏康如何考科举、走仕途、斗奸佞、建奇功、斩仇敌,踏平这万世不公……
云中飞蛾
原神:文明火种筑梦尘歌
原神:文明火种筑梦尘歌
#种田#基建#末日生存#群像#穿越#轻科幻#单女主现代半导体工程师理萌意外魂穿提瓦特大陆,成为璃月青年农业专家,身陷仙人打造的巨型折叠空间“尘歌壶。提瓦特正遭末日深渊侵蚀,这座汇聚七国幸存者的“文明方舟资源枯竭、元素紊乱。凭借现实工程思维与脑中神秘的现代农业知识库,理萌必须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挣扎求生。他与体弱却坚守文明火种的璃月学者静怡相遇:他改良抗灾作物、设计元素机械、破解基建难题;她修复古
幻璃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