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下,张逸哲

第76章 九品元神(1/2)

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在下,张逸哲》最新章节。

找地方检查的来的乾坤手镯收获,张逸哲开始嗑药修炼,抽空炼制渡劫用的护甲等。

钱时文隐藏在暗中,一直有注意张逸哲那边的动静。

张逸哲的动作,他自然看在眼里。

哪怕他已经知道张逸哲还是魂修,但没想到张逸哲居然拥有变异神魂,而且已经掌握了炼器。

而且这熟练程度,就他所知道的那些分部炼器天才,都没办法和他相比。

怪不得这家伙,在外门选择进入炼器室打杂,而不是选择一个轻松一点的活。

等到张逸哲炼制出五阶极品的护甲,更是将他震惊的无以复加,再次打破了他对炼器的认知。

在他过去的认知当中,金丹境的时候,能够炼制同境界的四阶器具,已经算是了不得的天才。

更多的炼器师,金丹境的时候只能炼制三阶器具。

看着张逸哲的努力,钱时文对他有了更多的期盼。

渡劫,对于张逸哲来说,算是驾轻就熟。

只不过,突破到元神境,天劫会增强不少,也会产生不小的变化。

金丹境就是一九天劫,那么元神境的天劫极有可能是二九天劫。

张逸哲先突破到金丹境巅峰,想利用天劫来修炼《圣体诀》,好将《圣体诀》突破到第二层后期。

可惜,魂修和武修都突破到了金丹境巅峰,依然没能达到目标,始终差了点。

尽管如此,张逸哲没有傻等下去,魂修率先开始突破。

天劫降临,钱时文并没有将注意力放在天劫强度的提升上,而是将目光放在天劫一开始,就出现在张逸哲头顶上,散发无量神光的金色金丹。

看到这颗九品金丹,钱时文感慨万千,没想到能看到传说中的事物。

八品金丹虽然也是传说,但多少还有些传言出来,只是没人知道真假。

九品金丹才是真正的传说,传言都没,被认为绝无可能之事。

眼下见到的这一幕,足够他吹嘘一辈子。

回过神来,钱时文才想起张逸哲是突破魂神境,而不是金丹境。

看着还没化成人形,接受天劫能量冲刷的金丹,钱时文想到张逸哲这么做的目的,天道朔型。

正常来说,元神或者魂神都很脆弱,虽然可以在外面行走,但很容易被别人或者别的东西所窥视。

而天道朔型的元神或者魂神与普通的不同,天劫在他们朔型过程中,在他们元神或者魂神身上刻下了属于天道的道纹,让他们亲近天道。

身上残留有天劫的天威和毁灭气息,克制各种邪物。

如果不是拥有绝对优势,极少有人或者邪物,敢打这种元神或者魂神的主意。

更重要的是,天劫朔型的元神或者魂神,可以单独作战,甚至因为亲近天道的缘故,在使用某些秘术或者武技的时候,比本体更强。

只不过,天劫朔型的要求很高,一般人的金丹可经受不住天劫力量的冲刷,最后丹毁人亡。

张逸哲显然没有这个顾虑,随着天劫能量的冲刷,散发无量神光的金丹逐渐变成了张逸哲的缩小版,洁白如神玉,更有一个白色光盘出现在身后,就等睁开眼睛。

与此同时,张逸哲身后也出现了一个白色光盘。

白色光盘是异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武侠召唤,开局创建逍遥阁
武侠召唤,开局创建逍遥阁
温无道本是一名普通的现代青年,却意外重生到了一个充满奇幻与武侠的异世界。在这个强者为尊、弱肉强食的陌生大陆上,他发现自己获得了一个神秘的无敌召唤系统。凭借这个强大的系统,他能够召唤出小说、动漫、影视世界中的人物,为他效力。从金庸笔下的绝世高手,到古龙笔下的风流剑客;从中的卫庄、盖聂,到中的袁天罡、百里登风,这些来自不同世界的强者纷纷被召唤到温无道身边。独孤求败的剑法横扫千军,东方不败的绝世风姿震
麟羽龙
万化至尊
万化至尊
关于万化至尊:〖慢热+无系统+杀伐果断〗前世为考古专家的夏峰因出土的小鼎重生在天灵大陆。原本王者世家的夏家被毁,夏峰背负重建家族前进,山河破碎,帝国崩塌,当国破帝亡时,夏峰依然挺身而出,抵御对抗异族守护最后一片净土。然而最难防最致命的却是人心!至此,夏峰只护该护之人,在无心怀天下的赤心!在这个古老的战体觉醒争霸,异族神明后代纵横的世界,夏峰修万化诀,化尽世界万物,化凡诸多神法,修阴阳、纳五行、容
南岳大王
夙念仙侣
夙念仙侣
天域大陆,宗门林立,从远古修仙时代开始,各修仙者修为都依从凝气,筑基,金丹,元婴,化神,分神,炼虚,渡劫,大乘,谪仙十大境界,每境界又分初,中,后期大圆满层次,而种族又分人,妖,魔三族,彼此各执己见,相互攻伐,争斗百年之久,都为了挣脱彼此的...
猫咪芽
大世魔头
大世魔头
北疆的妖王身躯万里,西土的神明蛊惑信民,南泽的异人残忍暴戾,东海的龙王沉迷嬉戏。更别提那仙人、修士、世家、蛮夷,这个世界即将再无光明。幸好,这个修士天下无敌!
大胖萝卜头
九天剑竹
九天剑竹
关于九天剑竹:非系统+无后宫+传统玄幻文。九天剑草伴生灵竹机缘巧合之下得混沌神魔血脉滋养,孕圣道断剑,开启灵智,得剑道真解,出荒境竹海。从一伴生灵竹一步一步走向巅峰,俯瞰世间在这方天地夺造化,搅风云的故事。不喜请手下留情,感谢各位。简介无力,请移步正文。
云川豪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