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开局继承三十万青州兵!

第223章 程昱:主公,称帝要趁早(2/2)

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三国:开局继承三十万青州兵!》最新章节。

至于袁术?

在程昱看来,太平府收了两州之后,袁术的利用价值,其实已经到期了!

“仲德所言不无道理!”

张靖闻言沉吟片刻,缓缓点头道:“不过这一切,还得看徐州,如今臧霸如何?”

他们想要拿下青、徐两州。

青州从来不是重点,徐州才是关键所在,而徐州的关键,便是在臧霸身上,只要臧霸归服,最起码能让太平府,得到徐州大半疆土。

“臧霸没得选!”

见主公没有拒绝称帝之事,程昱心下不由松了一口气,同时这也是他佩服主公的一点,那就是不做作。

程昱继续道:“至陶谦发兵,臧霸未遣兵同往之后,其便已经别无选择,主公只需等待好消息即可。”

“李儒此人如何?”

张靖微微颔首,臧霸在徐州的地位,看似独霸一方,但一有强敌来犯,后者的地位,还是很尴尬的。

太平府不是陶谦、刘备、吕布之流。

张靖也有实力,将琅琊郡归治,自然不会容其在治下称王称霸。

“可堪一用!”

程昱闻言沉思片刻,开口道:“此人自入仕太平府以来,勤恳兢业,行事有度,其才之能,于太平府文武众人之中,亦属佼佼之列。”

“属下并未发现异常!”

话到最后,程昱又补了一句。

因为李儒给他的感觉,就好像真的是跑来当官的一般,对工部的事情,也极为上心,其能力比主官王度要强。

当然,程昱自然不会这么说。

在任何势力,都或多或少存在资历的关系,王度哪怕才能不显,只要其做事认真,勤勤恳恳,不犯什么大错。

那么工部主官的位置。

便无人能够撼动。

“呵呵!”

张靖闻言含笑道:“既然仲德都这么说,想来那李儒才能不凡,如今并州心下,仲德以为,当遣何人前往主政?”

并州虽说只打下了两郡。

但上党和太原,却是最重要的两郡。

当然,如果能拿下雁门,作为并州的屏障,自是再好不过。

眼下太平府只是大军开了过去。

戏志才是参军,管亥是主将,虽说能收拢一些并州百姓,将其养活起来,但要是让他们来理政安民,却是有些为难他们。

因为他们也有自己的要事。

而且黑山军民,也会往并州迁徙,自然得需要一个主官,配合文吏将百姓安置,梳理并州的政务。

“主公!”

程昱思忖道:“并州地处边陲,如今初定,百业待兴,须遣一名能力出众、锐意进取的主官,方可有所建树,属下认为,或可遣王粲前往一试。”

王粲是当初最早。

看好太平府政策的官吏之一。

如今在富成县当县令,干得也是有声有色,程昱觉得可以给对方一个机会。

“王粲?”

张靖闻言后,脑海中出现一名十六七岁的青年,开口道:“王粲的才学倒是不错,不过其年纪会不会稍小了一点?”

对方的年龄比他还小。

放到并州那种地方,张靖担心对方可能稳不住,因为那地方,以后肯定会有更多的异族。

“主公!”

程昱迟疑片刻道:“属下以为,正因其年岁之故,方能更好的适应并州,若其能将并州治理妥当,亦不失为一名贤臣!”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烽火淞沪
烽火淞沪
陈哲出车祸来到1937年“八一三淞沪会战时,一个同名同姓的陈哲身上,这个陈哲是国军87师261旅521团炮兵营的一名排长,他有着显赫家室,有着后世的知识,看他如何在抗战中打击日寇,保存自己,平安等到抗战结束。
九色道尊的文宣王
替弟从戎成将军,全家跪求我原谅
替弟从戎成将军,全家跪求我原谅
林斩穿越了,可以重活一世。但这具身体正在前线作战,面临生死危机。好在林斩坚持下来,打了三年仗,官至任骁骑将军,正四品武将,荣耀归家。“林斩,将你的军功让给弟弟,他进入八大武院需要军工!”这是归家后父亲对他说的第一句话。林斩后知后觉,原来自己替弟弟从军,被剥夺军工,都是偏心眼的父亲安排好的。于是乎,桀骜的林斩开始了反抗之路!…………
兜兜有米粒
穿越成献帝,我为大汉再续三百年
穿越成献帝,我为大汉再续三百年
刘协原本是二十一世纪的宅男,居然穿越到汉末刘协14岁的加冠礼上。同时带来了一个不正经的系统-每日一次签到系统!但在一身正气的皇帝身上,这个系统只能饮恨收场!再次绑定了大汉国运系统,没有人手?召唤岳飞薛仁贵!没有武器?兑换神兵!闹饥荒?立马兑换粮草种子!什么?你说后宫还有很多宫殿没有主人?蔡文姬大小乔填不满?武皇,玉环,长孙送送送!从此开始了刘协不一样的人生!
言谈橘汁
穿越宋末,海上发家
穿越宋末,海上发家
这不是英雄史诗,而是文明绝境中的生存实验。当火铳的轰鸣盖过的吟唱,当现代战争伦理与古代丛林法则在南海的泥沼里殊死搏斗,每个举起武器的人都在追问:当活下去成为最高法则,我们该如何守住人性的珊瑚礁,不让它在血与火的冲刷下碎成齑粉?潮起潮落间,珊瑚礁上的弹痕与贝壳共同书写着答案:真正的胜利从不是征服海洋,而是让文明的火种在潮间带的裂缝里,长成遮天蔽日的椰林。
先滨
天赐良臣
天赐良臣
历史学博士李辰浩在故宫参观时意外穿越到康熙四十七年的北京城,凭借对清朝历史的了解迅速适应环境,并决定寻找当时还是四阿哥的胤禛。他以
爱吃炝炒丝瓜的胡掌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