谍战:我能洞察心声

第54章 分析敌情(1/2)

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谍战:我能洞察心声》最新章节。

临时行动组…

难道是戴老板给自己升官了?

盘算一会,陈永仁又开始研究升级后的技能。

当前洞察能同时锁定两个目标,正好拿林大友、张海峰两人试试手。

陈永仁起身看向他们。

林大友坐在沙发边吸着烟,相较于之前的紧张,现在他的神色已经缓和不少。

张海峰坐在饭桌边,拿着一块抹布,认真擦拭着自己的配枪。

陈永仁将洞察锁在他们身上,两人的心声同时出现在他耳边。

林大友:

‘这次多亏了阿仁,算起来他救我几次了?’

‘老子运气还真他娘的好。’

‘妈的,金陵大风大浪都过来了,差点在这栽跟头。’

‘陈永仁救了我一次,又立了大功,以后的前途必将一片光明,我可不能得罪他。’

张海峰:

‘阿仁这次又立了大功,不知道会获得什么嘉奖。’

‘击毙吕岩我也有份,应该也能跟着喝一口汤吧?’

‘经历这么多危险,我也该娶妻生子了,万一哪天折在行动中,好歹能给老张家留个后。’

听着两人的心声,陈永仁忍着笑。

别的先不提,提升后的洞察确实很不错,耳边同时出现两人的心声,也并不显得杂乱,就像左右声道一样。

以后若是审问日谍,也能同时锁定他们对比供词。

见两人没问题,陈永仁便关上洞察,准备测试一下过目不忘的效果。

技能启动。

七天前的记忆就好似走马观花般,在陈永仁脑中回放。

一开始,陈永仁以为只是单纯的回忆。

但切身体验一下后,他才发现,这技能远没自己想的这么简单。

七天前的记忆不假,但却是所有的画面,哪怕只是不经意看了一眼,被大脑忽视的画面,也能完美重现。

陈永仁随便回忆了一下三天前的记忆。

当时他的注意力都在街边的日谍身上,一些在当时无用的信息都会下意识地忽略。

但有了过目不忘这技能后。

只要自己看到过的画面,像是何时何地,天上飞过一只鸟。

亦或者在某条街道,有一个路过的行人挠了挠头,一个小毛贼正在偷一个富太太的钱包。

路过一个正看报纸的行人,哪怕是报纸最边角的招租广告,也能清晰的回忆出来。

甚至连某个巷子深处,有条小土狗在撒尿,诸如此类细枝末节的记忆,全部都能回忆出来,并且这些回忆自带时间戳。

我操!

陈永仁立刻就意识到这技能的厉害之处。

有了这能力,哪怕以后忽视了某些细节,也能用这技能来补救。

对了。

还有个强化版的全神贯注。

这可是宰了酒井美惠子,统子给的特殊福利。

陈永仁打开全神贯注,锁定在林大友身上。

他身上的衣服逐渐变得透明。

林大友竟然还穿着一条红内裤…

陈永仁忍着笑,继续观察。

他的腹部还有一道狰狞的刀伤,身上还有几个弹孔。

右腰放着一个枪套,右小腿处别着一个匕首,左胸口前的袋则里放着一沓法币,和一包刚买的万宝路香烟。

林大友身上携带的所有物品,清楚的呈现在陈永仁眼前。

这技能强化后还真有意思,陈永仁暗道一声。

接着又锁定张海峰,效果一样。

大老爷们也没啥看头,大概了解一下这技能后,他便关上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大明:我与朱棣争天下
大明:我与朱棣争天下
我与朱棣争天下:大明永乐盛世,我是朱高煦。后代史书称我父皇:“再造宇宙,功同开创、故勋业甚盛---是汉唐宋以来英君明主轶,而过之远矣!”但我就想问问父皇:“当年奉天靖难,我拼死力战,你对我说:“勉之,世子多疾。”到底还算不算数?”
明镜要高悬
寒朝秘史
寒朝秘史
来阅文旗下网站阅读我的更多作品吧!
大魏遗臣
朱门风流
朱门风流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穿越千疮百孔的封建王朝,陆清河却只是个七岁小娃娃。父母双全,外加个呆萌小妹,可家徒四壁,穷困潦倒。读书,必须读书!都说百无一用是书生,看我读他个太平盛世!
幸运的七号
农家穷叮当,医术科举两手抓
农家穷叮当,医术科举两手抓
现代医学博士谢宁,一朝猝死,再睁眼成了古代乡村打爹骂娘、卖媳妇的人渣混蛋。上辈子活活累死的他,本想搂着老天派发的美貌妻子懒懒躺平,可妻子和村民的期望,让他被迫努力,他提高粮食产量,广济良方,就连科举也是一骑绝尘。不就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科举状元?谢宁这个现代医学博士根本不怕。一口气考他个大宴朝第一个六元!被皇帝、太子捧为眼珠子之后,谢宁发现庙堂之高,朽木为官,殿壁之间禽兽食禄。狼心狗形之辈,凶
霸气侧漏漏你一脸
抗战:开局一把枪,发展成列强
抗战:开局一把枪,发展成列强
开局一把枪,发展成列强:(抗战+系统+争霸+反殖民+钢铁洪流)穿越抗战前线,身份溃败部队小兵,武器老套筒没子弹,面对天崩开局,张云峰本想拼掉一条小命,干掉一个鬼已不亏。什么?有系统?那不好意思,出门在外,身份都是自己给的。几十人几十条枪,请叫我张排长!几百号人几百条枪,那我得是张营长!占据一地,拥兵数万,我就是张军长!雄踞数省,部将数十万,坦克大炮喀秋莎,那得叫我司令!驱逐外敌,反向殖民,大家谁
古城老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