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的大长虫

第91章 降妖铃,显妖铃(1/2)

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了不起的大长虫》最新章节。

马车一路前行,除了车轴发出的吱嘎声,四周一片安静。

就连没事喜爱哞叫的老黄牛也闭上了嘴,五日时间老老实实,再未曾听他叫过一声!

这五日时间,李蚺三人都异常低调,哪怕到了第三城也没敢停留片刻。

偶尔遇到寻找蛇妖牛妖那些人也都被他们蒙混了过去。

第六日,李蚺三人终于是走出了灵矿山脉,来到了一条通幽小道。

到得此时,李蚺与老黄牛才真正松了一口气。

马车内,李蚺摊开了舆图:“这条路直通纷乱之地,以我们的速度,大概六日就能到达。”

小妖皇点点头,表情无悲无喜。

“一路上我可打听了,老妖皇派出了很多属下暗中接应,你说纷乱之地会不会就有接应你的人?”

“嗯,若是有人接应就好了,那样我也能高枕无忧了!”

李蚺美滋滋的盘算着。

“等你安全回归妖域后,我要跑遍大江南北,好好看看这个世界。”

“对了,我还有个愿望,要活够一百岁!”

“我还有个愿望,想吞一头大象!”

“大象,长鼻子,大耳朵,还有两根大牙,你知道哪有吗?”

“......”

心情放松,李蚺变得活跃,将心中一桩桩一件件小小愿望都说了出来,唯独没有诉说骑龙的愿望,因为听上去太扯了一些…

以他现在的实力,若真见到龙,恐怕要被龙骑了…

听起来,他好像并没什么远大志向,就像个小人物,很普通的小人物。

小妖皇听得直翻白眼:“没见过,不知道!”

“唉…跟你一起整日提心吊胆的,原本的我又粗又长,逍遥自在。

“现在呢?整日劳心劳力,身体都瘦了,变得又细又长...想吞头大象补补身子都找不到…”

小妖皇瞪着眼睛说不出话。

“呸!”

轻啐一口,眼神鄙视的看向了窗外。

这时,车帘被拉开,老黄牛探进了头:“前方有个茶铺,休息会儿吧,马儿都累得吐白沫了!”

“额...”

倒是忘记了,这两匹大马是未开灵智的马王,连续奔跑肯定是吃不消!

李蚺一拍脑袋:“那就休息一会儿。”

马车刚在茶铺前站停,伙计就连忙上前招呼。

“客官,里面请!”

李蚺翻身下了马车,随手丢给伙计一粒金丸:“给马儿喂点上好饲料,另外再来两壶好茶,三碟小菜,多余的赏你了。”

“哎哟,谢谢爷,谢谢爷!”

伙计连连道谢,牵着两匹马王进了马棚。

放眼四周,此处几棵古木参天,树干上系着宽大渔网。

渔网被枯叶压得摇摇欲坠,好似随时都会坍塌。

渔网下方搭建着一个木屋,门外简单摆放着木制的桌椅板凳,这就是所谓的茶铺了。

茶铺虽然设施简陋,茶水也要价不菲,但一路行来只有此处一个歇脚的地方,所以并不缺乏客人。

就如此时,不大的茶铺已落座了不少过往商贾。

正欲收回打量的目光,却一眼瞥到了茶屋旁的躺椅。

躺椅上,一男子撇胸露怀,手中摇着蒲扇。

微风不经意吹动衣衫,露出了腰间的四枚铃铛。

“降妖堂的人!”

李蚺眼神微眯。

四枚降妖铃就是四级捉妖师。

只有捕捉十头以上的妖王,方能获得第四枚铃铛。

能与妖王一较高下,毫无疑问,此人定然是金丹期修士无疑。

可降妖堂不是早就覆灭了?

此人在腰间堂而皇之地悬挂降妖铃,难道就不怕遭到妖兽的报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我是仙门唯一传人
我是仙门唯一传人
关于我是仙门唯一传人:大唐贞观九年,江山初定,山河无恙,一个身穿麻衣,脚蹬布鞋,背着一个大包袱的少年进入了长安城,大唐因为他的到来翻开了风云变幻的时代……“山无主,水无名,我带师命来册封山河水神……
仗剑逛天涯
武圣从杂役开始
武圣从杂役开始
武侠文+武侠高武这个世界武道昌盛,强者众多,还好李阿吉随身带着一本英雄谱,可以获取里面侠客的武道传承,于是,李寻欢,西门吹雪,李沉舟……一一出现了,当李阿吉拔剑四顾的时候,才发现江湖如此的……
三顾草庐
射雕:提前穿了几十年
射雕:提前穿了几十年
师傅是天下第一的王重阳,王纯一开局就在天下第一派,全真派,本想着自己可以安全无忧的躺平一辈子,可是七个师兄师姐天天叫嚷着他要跟上进度,发扬全真威名,还有时不时想来偷东西的操蛇怪,用阵法玩他的老先生,动不动拿糖骗他喊师母的仙女姐姐,调皮捣蛋的师叔……王纯一不由感叹,躺平太难,生活不易!
红尘小道士
器仙,炼器炼人还炼天
器仙,炼器炼人还炼天
(凡人流,无系统)徐安平本是一乡野打铁少年,机缘巧合下,获得一柄上古仙鼎,从此觉醒灵根,踏上修仙一途。十系灵根,经脉瘀堵,那就用这仙鼎将其寸寸敲开,无缘筑基,便在体内生生炼制一座不朽基台,生前欺我辱我,死后统统炼制。身为炉,魂为火,万物作引,天地皆可炼,炼器炼人还炼天。……若干年后,徐安平斩天骄,压万族,脚踩尸山血海终登仙路绝巅。仙门前,他周身无数器具萦绕,这些器具皆是徐安平师门,亲朋,仇敌所炼
一零二恒星
莫谢尘缘
莫谢尘缘
关于莫谢尘缘:华胥西苑只有一座城,名叫不凉城,不凉城外只有一条护城河。而仲乙正半躺在河边的堤岸上。初秋的青草还颇有生机,在仲乙身下顽强地挺着腰杆儿,微凉的秋风从河面上拂过,吹动了仲乙耳边的碎发,也吹起了河水的瓣瓣涟漪,火红的夕阳在一望无际的平原尽头还留了半个身子,将天上的缕缕浮云染得通红,就像邻家丫头羞红的脸颊。仲乙从立春之后就一直囿于一个问题,都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那老天给他的大任又是什么?
雁横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