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我在火红年代挣外汇

第167章 一大爷后悔了(1/2)

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四合院:我在火红年代挣外汇》最新章节。

对于这些质疑,林立恒确是据理力争。

难道你们不觉得这款摩托车的外形很拉风嘛?

至于车身重,速度慢?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兄弟国家百姓们,能有辆摩托车就不错了。

林立恒从小就被称为天才,难道他真的傻嘛?难道他真的不知道外面是什么情况吗?

但是这辆摩托车就是林立恒自己设计能力的天花板了。

他已经尽力了,难道他自己不知道这款摩托车不行嘛?他知道。

但是他没有退路了,陈长安设计的摩托车如果还能在海外火爆销售。

林立恒就再也没有翻身的机会了。只能让父亲把自己调离摩托车厂了。

林立恒有退路,但是他不想就这么调离,就这么调走,有了这样的履历,他这辈子也就这样了。

再想晋升,就算有他父亲的帮忙,也是难上加难。

所以尽管知道自己设计的摩托车不行,很难在海外火爆销售,但是也只能拼一把了,万一要是成了呢?

而学生们尽管有些失望,但是这也是来之不易的实习机会,也就不再计较这些了。

在这些学生们和老师们的帮助下,用了不短的时间,工艺方面总算是做好了。

而陈长安这边新发动机都已经做了出来。已经开始试车几天了。

而在陈长安的指点下,外形的设计,也越来越后世化。

就连这些设计者们,都很惊艳。不敢相信这样的摩托车竟然出自自己的手里。

随着发动机的实验合格,其他各个部件都开始生产起来了。

一个月不到,陈长安的小组已经成功生产出来了三辆不同外形的摩托车。

而林立恒的小组,还在死磕发动机。而且车架车把更加复杂,也更难生产。

随着三款踏板摩托车每款都生产了五辆,一共十五台摩托车和出口摩托车一起上了火车,林立恒设计的摩托车仍然没有完成。

而见过陈长安新设计的摩托车后,林立恒也死心了,也不再管自己的摩托车生产了,而是又开始了深居浅出的生活了。

完成了新摩托车的生产任务,陈长安也恢复了继续喝茶看报纸的悠闲生活。

时间也来到了1960年的冬天。顺着国家开始恢复供应量,四合院里的邻居们,明显过的好一些了。

后院,二大爷刘海忠家。家里冷清了很多,毕竟自家三个儿子都不回来了,就二大爷和二大妈两个人一起生活。

但是二大爷刘海忠并没有不开心,不知道从哪里得到的消息,自家两个儿子进了摩托车厂上班了。

现在百姓们公认的,摩托车厂比轧钢厂好,自家两个儿子一起进来玩摩托车厂,说实话二大爷还算是挺有面子的。

虽然街道办的干事来找过他,说是自家两个儿子要跟他断绝父子关系。

而且两个儿子自从离开之后,也是住进了摩托车厂的单身宿舍,再也没有回来过。

但是二大爷一点都不担心,他觉得自家这两个狗东西,等自己喊他们让他们回来的时候,一定会屁颠屁颠的回来。

不回来?信不信直接去摩托车厂把这两个狗东西的腿打断。

当然以二大爷的智商可能也想不到摩托车厂自己能不能进的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冰山指挥官又在我面前哭崩了
冰山指挥官又在我面前哭崩了
关于冰山指挥官又在我面前哭崩了:联邦帝国主指挥官应遇,沉稳冷峻,不易近人,这是顾微澜对这位上司一直的印象。直到某次星际战损,碰上应遇突发意外……第二天,应指挥官恢复高冷,对昨晚发生的事情完全断片。在顾微澜照常给他系领带时,低头按住她指尖:“顾助,去把昨晚跟我共度一夜的女人找出来。顾微澜:“……这是要她自己找自己?
风月入怀
替兄为赘
替兄为赘
关于替兄为赘:父亲枉死,污名加身;兄长入赘,失踪成谜...一朝披上兄长旧袍,她是前路未卜的“云公子。世人嘲笑他清谈魁首甘为赘婿之耻,却不知她是以身为棋,孤身踏入龙潭玉府!云昭代兄入局,才明白原来兄长承受千夫所指,只为替父洗清不白之冤!而真相近在咫尺时,却局外有局!棋盘已动,她只能——落子,破局!寒门落魄小姐VS身陷囫囵少年将军
酱油玄珠
食戟之料理的领域
食戟之料理的领域
本来是去日本做个交换生,刚下飞机,突然发现这个日本有点不一样……那个大屏幕上的远月茶寮料理学园是怎么回事?
庄槿森
重生八零福运娇妻
重生八零福运娇妻
未婚夫被抢,前程被夺,面对来势汹汹的陷害,乔玉溪被算计的尸骨无存。一朝重生,爹有新欢,娘有挚爱,全家都疼其他宝贝蛋。乔玉溪两手一摊,爱谁谁,老娘不干了!冷脸怼极品,撸袖打熊娃。爹娘都不要了,就问你算老几?从今天起,铁公鸡一毛不拔。有一天,她看了不该看的,摸了不该摸得,然后走不了了。周以泽皱眉:这女人好胜又记仇,不是一盏省油的灯。乔玉溪:莫挨老子,记仇。周以泽头痛:有事阿泽哥,没事周先生,这真是女
碧海青天
疯批督主今天又跪搓衣板了
疯批督主今天又跪搓衣板了
汪绾绾最大的梦想就是让那个权欲熏天的东厂督主白常翎爱上她,让她看看那身妖冶的红衣之下,到底是不是太监,可当她终于成功后却瑟缩了,想要逃走时却被白常翎抓住,挑高了眼梢,邪魅一笑:“唔,你就承认吧,你就是喜欢我。
三寸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