枌榆草木长

第842章 天上人间(八)(1/2)

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枌榆草木长》最新章节。

……

听闻此言,公孙妙善余光一瞥。“帝学归根结底不过是制衡之道、御下之道和愚民之道罢了。

徐平,你听过一个故事吗?”

“哦?愿闻师尊解惑?”

“周文帝时期,为教导太子诚,文帝命禁军捕获大量野雀,后着匠人打造木笼。

笼顶盖着青铜网,网离雀群头顶仅有三寸之距,并以铜铃依次系于野雀爪上。

野雀初入笼时,羽翼扑棱。每当它们奋力振翅,受重的铜铃便会拽住雀爪,使它们纷纷撞于内壁。短短两日,这群笼中雀腿上的血珠便已染红笼底。

半月之后,当着太子诚,文帝命人将笼顶的铜网悄然撤去。

而此时,那些曾经桀骜不驯的野雀不再振翅,只在笼底方寸之地跳跃。

又过半年,专人照料之下,笼内已孕出不少雏雀。每当新生雏雀扇动翅膀,立刻便被老雀用尖喙啄起。

没有了铜网,铜铃早已无法阻拦,而这群野雀所跳跃的最高处,却永远停在当初铜网的位置。

次年冬月,幽州大旱。太子诚捧着开仓放粮的奏疏在文德殿内来回踱步。犹豫再三,最终他还是提笔批下:仓储乃国之根本,祖宗旧制不可轻改。

又过几日,太子诚前去观雀,蛛网覆盖的木笼里,铜铃已有了斑斑锈迹。

即便如此,那些野雀的后代依旧保持着当年三尺的跳跃高度。似乎,它们生来就只能跃起三尺之高。

最为坚固的牢笼从来不是铜铃,这些野雀把铜铃撞击的疼痛刻进了记忆,便会在心中筑起比牢笼更为坚固的高墙。

当它们被困于自己编织的铜铃声中,便会将三尺木笼认作整片穹庐。”言罢,公孙妙善缓缓站起身来。“为师不能白来一趟,让你府中备些好酒,这个要求不为难你吧?”

见对方起身,徐平赶忙站起。他掸了掸袖袍,抬手作揖。“师尊放心,徒儿早已备好。”

“有点良心。”公孙妙善回眸一笑,继而莲步轻移,朝着楼下径直走去。“但不多。”

徐平嘴角一抽,想要说些什么,最终却只目送着公孙妙善和武玉宁离去。

行至大堂,此内的气氛依旧热烈非凡。

公孙妙善余光一扫,正见几名女子身着纱衣斜倚栏杆。

红衣女子相貌不凡,皓腕轻扬间,半透明的裙摆滑落至腰间,露出腰肢上用金粉绘制的牡丹图腾。"大人若有白银玉牌,此刻便能在璇香阁内与奴家共浴温泉。"

其人声如莺啼,指尖蘸着酒水在栏杆上画出勾人的弧线。见此情形,一众富商顿时骚动起来,几个心急的已摸出银票朝台上奔去。

在她身旁,另一枌衫女子身披珍珠缀成的薄纱,跪坐在软榻上,发间簪着的凤凰步摇随来回轻颤。“黄金玉牌不过区区几千两,这位客官英姿勃发,莫非不想与奴家春宵共度吗……”

“这个逆徒,本事不多,花样不少。”几息之后,公孙妙善收回目光。“那女子腿上白色的裹纱是足衣吗?竟然连本夫子都没见过……”

听闻此言,武玉宁赶忙低头垂目。“夫子喜欢?为何学生瞧着有种难以言喻的羞……羞耻感……”

“羞耻感?为何?”说着,公孙妙善头也不回的离开了此处。“管他呢!回头让那逆徒给你我二人也送些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神奇宝贝:我就一普通培育家
神奇宝贝:我就一普通培育家
+++++我穿越了。好消息是,我开了一家饲育屋。坏消息是,饲育屋马上就要倒闭了。开什么玩笑?我可是要成为一个神奇宝贝大师的男人。这一辈子怎么可能会去开店,不可能,绝对不可能!系统“三腿3选1?好吧,我承认我就想开一家神奇宝贝饲育屋。
月空明
混沌观测者:无的万界颠覆
混沌观测者:无的万界颠覆
他是宇宙奇点诞生前的混沌意识聚合体「无」,以「观测者」之姿见证万亿纪元更迭,却在新宇宙大爆炸的冲击下苏醒,从此开启穿梭万界的奇妙冒险。
爱因不斯坦
落魄县男:捉奸现场成了订婚仪式?
落魄县男:捉奸现场成了订婚仪式?
捉奸现场成了订婚仪式?:开局一睁眼,长公主正光溜溜的躺在他怀里,还是在她未婚夫家里……古汉语专业的林枢重生成了同名同姓的落魄县男,人人笑骂的草包,还是在一个从来没有听说过的大雍王朝。本想当个小小爵爷享乐一生,怎料自己已经陷入漩涡,那只能奋起提刀了!嫂嫂!咱们能不聊肩挑两房的事了吗?什么?三位公主自我攻略了?魔教圣女,敌国太后,西域公主,道门女冠,大同婆姨,圣洁尼姑。你们别贴这么么近啊!女帝:“爱
椒丝腐乳西瓜汁
玉符传奇
玉符传奇
关于玉符传奇:以大唐盛世为背景,讲述陈玄策与双鱼玉符的传奇故事。唐太宗年间,西域局势动荡,各方势力虎视眈眈,神秘的双鱼玉符成为稳定局势的关键,它不仅是权力信物,更藏有足以影响西域格局的秘密。陈玄策,一位智勇双全的大唐将领,肩负使命踏上西域征程。他将玉符贴身保管,凭借过人的军事谋略与智慧,在龟兹以少胜多,平定叛乱。此后,他带着玉符穿梭各国,结盟谈判、传播文化、促进贸易,却也因此成为多方势力的眼中钉
南极老翁
霸牛狂牛神传承
霸牛狂牛神传承
新作品出炉,欢迎大家前往番茄小说阅读我的作品,希望大家能够喜欢,你们的关注是我写作的动力,我会努力讲好每个故事!
九洲神宫的袁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