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我乃李璘,请三郎称陛下

第42章 彩蛋章(说些题外话)(1/2)

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大唐:我乃李璘,请三郎称陛下》最新章节。

明天周二,至关重要的一天,求追读。

追读是指24小时内阅读到最新章节的人数。

而追读的多少,对于新书是否有推荐至关重要,一本书能不能写下去,就指望这点了。

养书就跟养花一样,时不时也得浇浇水,不然真要养死了,倘若可以,请各位大大能在更新后24小时内刷到最新章节。

这对于新书真的很重要,目前不求月票也不求打赏和评论,就厚脸皮求个追读。

点到最新章,停留起码三十秒就可以。

江山父老能容我,不使人间造孽钱,鹦鹉在这里感谢各位衣食父母了!

另外再说点正事,有些本打算拖到上架再说的,既然都开了彩蛋章了,就先说一部分。

这书前几章是有些掉期待,主角一直面临着困境,到潼关后有些气色。但到目前有些拖沓了,我发现了这个问题,有点掉追读。

所以,我小小剧透一下,转折马上来,大概四五章后就结束了潼关副本,剧情进入第一个小高潮。也就是46章开始,将有一些期待能看到的东西。

我在写的时候也想了很多,玄宗末年的皇子,形同被圈的猪仔,除了李亨外,其余人面对这种局面,能做些什么?

对李隆基人间显圣,一顿乱吹忽悠吗,这招要是李建成、李泰或者朱标去用倒是好使,对李隆基没用。

无权无势,无兵,无重臣武将支持,无母亲的娘家势力和正妃势力支持。

李隆基还防的死死的,奸臣也时刻盯着,想窝在长安短短时间内解决危机,除非开挂,召唤现代化军团。

哪怕把诸葛亮、李世民甚至近代的那位放在主角开局困境,也难以短时间内力挽狂澜。

所以只有走出去。

要是贞观朝,那能办的事就太多了,权力不可同日可语。

所以他不可避免会遇到一些无能为力的事,直至到了潼关,凭借着人格魅力和一些表现渐渐获取了军心。当然,此处猪脚光环很多。

我也没给他开太多天眼,比如他并不知道哥舒翰历史上被火拔归仁所挟持投降的事,也不清楚高适当时在潼关。

第一章作家说就点明了,大致是略高于文科大学生的历史水平,对唐朝知识知道一些,绝对不是塞了本唐史在脑袋里。

也没有搞火器、大炮、枪支。

只是一方面发挥咱dang优良传统,爱军如子,识人善任,稳住本就有些寒心的军心。

另一方面就是出奇制胜。(大概是看了一个月兵书爆发的一些灵感。)

而猪脚一开始也没想到杨国忠如此机关算尽,处处置人于死地。

设定的主角也就是穿越过去一个月,都没见几次杨国忠甚至李隆基。

原身的记忆就仿佛在我们眼前放了部随时可观看的电影,终究与自身去体会是两回事。

李隆基是个什么样的人,我们都清楚,主角也不例外。但历史归历史,有些事明知不可为还要为之。

有万分之一的几率,也要去搏一搏,万一李隆基听了李璘的劝告,那悲剧岂不是可以避免。

让哥舒翰不出潼关是最好的挽大厦于将倾的办法了。

不试试怎么谈得上失败呢?怎么甘心呢。

如我们表白一个女孩子,明知她不喜欢我,却还是心存幻想,甚至还死缠烂打。(我就做过这事)

再如前女友不爱我了,非要去挽留。

都是一个道理,豁出去脸皮给自己找罪受,希望有奇迹发生。

所以他要去冒死和引起杨国忠不满的风险,试探李隆基,尝试劝说。

明知会陷入险地,却还是要试试。因为那是当下解决潼关拯救长安的最好计策。

但是奇迹没发生,所以主角吃了亏,后面自然就长进了。

因为他的初衷就是避免长安陷落,不得不冒险。他既有那种悲天悯人的性格,也有杀伐果断的一面。

不然什么也不做,坐等长安陷落,马嵬驿兵变,李亨夺位,自己在江南拥兵自重再伺机发育,胜算更大。

他也冒风险借着托梦泄露一些天机给李琩和咸宜,这两人对他也很好,投桃报李。

总得有想救的人吧。

其实,我开局是想过写主角直接自荐接替死去的荣王李琬,与李隆基、李亨一番勾心斗角过后,接着赴潼关上任,然后一步一步谋划,掌控潼关军权。

那样更符合大多人的认知,只是我更想写的符合人性一些。

而一万人守潼关,能守住,我觉得也正常。

张巡守睢阳不多说,晚些年的唐德宗建中四年泾原之变,朱泚占了长安,派兵围困匆匆逃到奉天,缺兵少将的唐德宗。

朱泚历经一月时间都未攻下奉天,最后援军到了才逃走。

所以,只要将士素质还行,死心去守,城墙又比较险要,再无内鬼的话,不容易丢。

再说说为何朝廷这样对潼关将士,都还死心塌地守的缘故。

我的逻辑是一方面这些将士都是河西、陇右老兵,对大唐有很深的感情,而且很尊重王思礼,也被高适和李璘的表现所诚服,正如张巡守睢阳一样,绝境中几乎无人支援,也没有人苟且偷生进行投降。

这些老兵是有血性有气节在的,虽也是很寒心,但在主将们团结不畏死的感染下,依然默默付出。

另一方面如北庭都护府,安史之乱爆发后,陇右大批兵力调往内地,西域与内地联系遂被隔绝。北庭都护府孤悬塞外,没有任何支持,坚持了三十五年之久,都没投降吐蕃,最终被吐蕃耗死,攻了下来。

再有实际上安禄山造反后,平卢镇陷入了分裂,有部分平卢的将领不愿意跟着造反,仍旧心念大唐。

平卢军先锋使董秦(后赐名李忠臣)和刘客奴(后赐名刘正臣)杀了李隆基得知安禄山叛乱后,新任命却投靠了安禄山的平卢节度使吕知诲,加上另一个将领王玄志。

主要是这三人带着部分不愿投降的平卢军直接开战,直扑范阳。(大概发生在安禄山攻下洛阳后不久。)

但是被同为由平卢军主力构成的史思明所败,后面陷入拉锯战。

在郭子仪和李光弼围困博陵的时候,这帮平卢军在后方也是时刻准备呼应。

安禄山这时候是急了,有心准备放弃洛阳回援范阳的。

直至丢了潼关,又发生了李亨北上称帝。这些平卢军和朔方军一样无奈放弃大好局势,绕路自北归。

出潼关这步棋真是整个大唐最严重的失误军事决策。

所以,那个时代许多大唐的将士是对大唐有很深的感情的,无论是胡人还是汉人。哥舒翰,突厥人。王思礼,高句丽人。高仙芝,也是高句丽人。

所以,我给李璘目前加的这个潼关守军合力拒敌的buff,我自认为还算合理,不怎么离谱。

历史上太多忠臣义士面对昏君的猜忌与背后捅刀子,都含冤忍了,也有些人反了,都很正常。

将士们更多的仇恨集中于杨国忠误国专权。毕竟,玄宗在开元年间取得的成就确实空前绝后,有目共睹,虽然存在很多瑕疵。

李白、杜甫、贺知章、高适、岑参、王维、王昌龄、孟浩然都是活跃于开元盛世的人物,由此可见文治到了一个什么样的水准。

在此,也有必要多谈谈李隆基这个毁誉参半的人物。本来想放正文里,怕被人说水。

李隆基其实是个经历了严重童年以及少年不幸,患有严重ptsd综合症,也是反人格的人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夏鼎商鼐
夏鼎商鼐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七雄五霸斗春秋。顷刻兴亡过手。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前人田地后人收。说甚龙争虎斗。明代杨慎这首道尽多少古今兴衰,沧海桑田。夏代,作为第一个正史留名的朝代。它揭开了从“公天下到“家天下的序幕,真...
百里行检
战国小大名
战国小大名
天文是后奈良天皇的第三个年号。天皇家丧失政治上的实际权力,权力中心足利家同样山河日下。武田、北条和今川三家在善德寺会盟,关东大名面临着势力重整;关西诸国中,陶晴贤与尼子晴久衰落,毛利元就趁隙发展;近畿三好家意欲取足利家而代之,尾张大傻瓜织田信长迎娶了蝮蛇女归蝶;一个长相酷似猴子的青年成为了织田家拿鞋的仆役。九州中部阿苏家,一个孩童也悄然而至。天下,即将进入凡有血气皆有争心的大争之世!
空门有佛
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
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
关于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紫薇帝星降世,携神器魂穿汉末。取代袁公路重活一世,逆天改命、召唤全史能臣猛将,走史诗级地狱模式,脚踏累累白骨,终成千古帝王!最恐怖的诸侯乱战,最热血的猛将对决……苏烈、韩信、白起、廉颇:我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将王旗插满全世界每个角落。【本书慢热,越往后越精彩,希望看官大大可以看到黄巾篇】
南国红豆生
逃生三国
逃生三国
关于逃生三国:两人通过时空机器,回到三国,原本希图让大小乔进入影视圈,让甄姬、张春华走进歌舞厅。最后因被人记恨,从而征战天下,一统中原的故事。
懒先生
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
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
关于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李城意外穿越到人民的名义世界,并成为李云龙孙子。身为红三代,却毅然决然进入基层,秉着为人民服务的心态。捣毁塔寨,抓昌武赵家,拿下强盛集团,以及绿藤组织部部长高明远。可就在这期间。李城因为骨头硬,不投靠赵家班,也不倒向沙瑞金。被立功心切的侯亮平盯上,二话不说,侯亮平将新官上任的第一把火,烧到了李城身上。而他这一举动,更是令得天下震动。钟正国:狗曰的侯亮平,谁让你
我是猛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