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我乃李璘,请三郎称陛下

第16章 守城(2/2)

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大唐:我乃李璘,请三郎称陛下》最新章节。

“大帅……,我有愧……”高适嗫嚅着没有说下去。

他都不想提李璘也来了潼关的事,只觉得晦气。

“唉……”哥舒翰摆了摆手,像是瞬间苍老了许多,“我知道了。”

“先守城,忙完再说。”他又吩咐道。

火拔归仁听到高适的话后,面无表情,没人注意到他的眼珠在贼溜溜转动着。

一万精兵加六七千残兵,守第一波攻势显然是够了。

何况一万精兵是以逸待劳。

投石机并不敢投太多石头,因为那些石头很可能转为砸向城下士兵的工具。

叛军用投石机主要就是为了震慑城墙上的守军,在第一波投石机过后,数十座高达数丈的云梯被巨车推动着趁势向前。

云梯上装着防箭的兕革,还挂满了湿毛毯以及水囊,下有巨轮推动,迅速接近了城墙。

王思礼命城中的投石车投放巨石砸毁了部分云梯,但仍有许多云梯终是到达了城墙下。

云梯两侧是藏满精兵的轒辒车,在云梯吸引了城墙守军的注意力之下,也到了城墙下。

轒辒车类似于冲车,尖顶,内中空,可藏十余人,下置轮子,很像大号的马车车厢。

这时,李璘终于是吐完了,他深吸一口气,找到了哥舒翰。

哥舒翰见到李璘十分惊讶。

李璘看到哥舒翰的表情,便知高适没有向哥舒翰提到自己,只好拿出诏书,并进行解释。

高适这会已经接替哥舒翰和王思礼在进行指挥守城战了,哥舒翰有意锻炼高适,而另一位大将李承光回潼关后,便受到了冷落。

因为为他撑腰的田良邱已经死了,王思礼与他有怨,更重要的是在灵宝之战时,李承光的步兵崩溃的最快,损伤最惨,连带着哥舒翰也对李承光没有好脸色。

“又来个监军?”王思礼眼神不善地盯着李璘,丝毫没有因为李璘是奉命前来的皇子而有什么尊敬的意思。

“大帅,王将军。”李璘很客气道:“我仰慕二位已久,我来此只为借势感应上天,好降下先兆,绝不干涉大军作战事宜,还请二位海涵。”

“算你识相。”王思礼嗤笑一声,便离开去找高适了。

哥舒翰倒是有些客气,轻轻问道:“永王自小聪慧,来潼关前想必对长安的情况多少知晓一些,可否透露一二?”

他浑浊的眼睛里迸出一丝精光。

李璘看了眼周围并无其他人,便压低声音,带着遗憾的语气道:“圣人不会派人来支援的,潼关若失,我认为圣人会......”

“会怎么?”哥舒翰追问。

“若潼关守不住的时候,我再说吧。”李璘不打算说若潼关丢了后,李隆基会弃城而逃的猜测。

“潼关能守住吗?”他反问道。

哥舒翰闭上了眼睛,微微摇了摇头,“无援军的话,可能坚守半月最多。”

“贼人从东都乃至陕郡获得了大量物资,灵宝惨败更是缴获了我军无数马匹、粮草和器械等。”

“而且,贼人士气正盛,我军士气低落,尤其是那些逃回来的败军。”

“最关键的是,城中存粮最多可撑十天,若朝廷不再遣粮。届时,我们即使坚守了十余日,也难逃一败。”哥舒翰嘴上分析着,脸上苦笑不止。

此前大军出潼关,携带了大量粮草,几乎全部丢光,导致城中存粮陷入了捉襟见肘的地步。

原本,每隔十日朝廷会送一批粮到潼关,昨日正是送粮草的日子,却未见一粒粮、一颗草至潼关。

李璘听完,心中浮现出一个字。

“寄!”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永乐大帝
永乐大帝
如果穿越大明改变历史的最好机会在哪?很多人都会有很多种答案,但是越到后期越是艰难,东林势力已经遍布朝野,魏忠贤大杀特杀都没有搞定,凭什么你去就能?后期BOSS闯关,等你还没有闯完,你都油尽灯枯了。所以最好的时间就在永乐前后。在这个时期,明朝的经济、文化和军事都处于鼎盛状态,永乐帝朱棣的政治地位和声望也正处于顶峰。这个时期也是明朝对外扩张和探索的时期,如果能够利用现代知识,推动科技创新和制度改革,
焚琴煮鱼
逃生三国
逃生三国
关于逃生三国:两人通过时空机器,回到三国,原本希图让大小乔进入影视圈,让甄姬、张春华走进歌舞厅。最后因被人记恨,从而征战天下,一统中原的故事。
懒先生
这吕布,绝对有问题
这吕布,绝对有问题
关于这吕布,绝对有问题:血染江山的画,怎敌你眉间,那一点朱砂,覆了天下也罢,始终不过,一场繁华。白门楼兵败被杀的吕布,带着满腔意难平,重回十八年前。他说,我不是英雄,我只是想做一些,我认为对的事……
来一杯
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
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
关于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紫薇帝星降世,携神器魂穿汉末。取代袁公路重活一世,逆天改命、召唤全史能臣猛将,走史诗级地狱模式,脚踏累累白骨,终成千古帝王!最恐怖的诸侯乱战,最热血的猛将对决……苏烈、韩信、白起、廉颇:我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将王旗插满全世界每个角落。【本书慢热,越往后越精彩,希望看官大大可以看到黄巾篇】
南国红豆生
夏鼎商鼐
夏鼎商鼐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七雄五霸斗春秋。顷刻兴亡过手。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前人田地后人收。说甚龙争虎斗。明代杨慎这首道尽多少古今兴衰,沧海桑田。夏代,作为第一个正史留名的朝代。它揭开了从“公天下到“家天下的序幕,真...
百里行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