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开局杀穿四合院辗转北大荒

第153章 避着小妹收麦(2/2)

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年代:开局杀穿四合院辗转北大荒》最新章节。

三人进了院子的时候,赵常山就开始了边收割边收起来割好的麦子。

干到了快12点,差不多象征性的收了两圈。

饭还没有做好,赵常山又开始了往院子里拉麦子。

一车看着很少,却能铺很大一片。

反正就是给小妹看的,不至于说自己凭空弄出来很多。

至于小师妹,这个小人精早就知道了。

好好的冲洗了一下,换上清爽的衣服。

赵常山下午太阳太毒辣的时候就不准备干活了。

就算是装样子,也得适可而止。

午饭吃完就让两丫头去睡午觉。

弄了几个大桶,给两个丫头一屋子里面放了一个,里面放上冰块。

给楼上放了两个,妙蕊也上了楼,赵常山则是出了门,把地里的几个麦垛给收起来。

到了院子里直接平铺在晒场上。

原先的还给翻了一下。

这一动就是一身的汗。

盆里扣着的西瓜也算是冰好了。

凡是看见的西瓜籽,一个个的都飞了出来。

一口下去,无籽的西瓜还是吃起来最爽。

听着京城的广播,说是又增加了什么票据,啥时候有肉出售之类的。

还说了不要捡天上掉下来的箱子,一经发现需要立刻上报,上报者奖励2斤粮票。

赵常山放下了茶杯摸着下巴,思绪不知道又飞哪里去了。

“……现在是京城时间下午2两点整……”

呃……赵常山回过了神。

喝了一杯有点凉的茶,出了门,带上草帽,拿着叉子象征性的给给麦秸翻了一下。

然后收起来,麦子简单分一下。

翻出来的麦子放一边,麦秸放一边继续晒。

这出来的麦子也算是粒大粒满,上好的麦种。

差不多留出来1万5千斤的麦子当种子就行。

或者可以在多一些。

赵常山的目光瞄向了自己那块地外面那巨大的一片草地。

算下来差不多有3千多亩地。

再往外还有更大。

赵常山上次算过,能耕种的土地最少有2万亩。

充分利用起来,有个1万亩差不多。

带上帽子,拿出侉子,割刀继续前进。

一直干到4点多。

听到十五在门口的叫声。

知道妙蕊几人应该出门了。

赵常山车子停到地头,回到了院子。

让她们不用去拉了,等晚上自己去拉回来。

让她们在家拿着叉子把晒场的麦子挑一下就行了。

小妹第一个同意。

妙蕊则是猜到了什么。

小妹去的话赵常山不好做事,也点了点头。

让她们翻完晒场就可以去做饭了,今天早点吃,晚上多干一会。

赵常觉得今天要是没有小妹在帮倒忙,自己能把麦子给收完。

晚上辛苦一会,熬个夜。

看着还剩下也就不到200亩的地,赵常山寻思着。

收割还在继续。

直到小师妹跑出来叫自己吃饭。

人气小说推荐More+

荒野大镖客之西部立国
荒野大镖客之西部立国
一颗火星降临西部,燃起冲天大火,烧尽一切污垢,还世界一片干净。一切都会迎来不一样的结局。我叫周路: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的周,路漫漫其修远兮的路。我来西部只办三件事,公平、公平、还是他妈的公平。
青史蘸醋
不谈情,只复仇,娘娘一路到太后
不谈情,只复仇,娘娘一路到太后
母死族灭,这是宋挽歌幼时的前半生。幼年她眼睁睁的看着自家母亲悬梁自尽。看着外祖一家血流成河,无一人存活。宋挽歌隐忍十多年,只为查清当年真相报了这血仇。她步步谋划,顶替嫡妹入宫。从一个被人拿捏在手心的棋子,成为了掌控全局的幕后黑手。在血仇已报,仇人皆死之时。那个曾经高高在上视她为玩物的男人,竟捧着一方凤印到她的跟前。“歌儿,我什么都不要了,我只要你。”
春困秋乏
钟焉战纪
钟焉战纪
人类社会是一座金字塔,每一级台阶都沾染着鲜血。只要人类还存在,它就不会消失。凝视过去与未来,兴盛与毁灭中普通人创造了什么,他们的存在又有什么意义!人性是善还是恶?格格不入的钟焉必须做出选择:是毁灭世界,还是毁灭自己?或许有第三种结局——钟焉战纪
书风雨
重生1990:江城造物主
重生1990:江城造物主
关于重生1990:江城造物主:重生+改革开放+江城+暴富谢一扬从2035年带着完整的记忆回到45年前重生回1990年的谢一扬,带着完整的记忆回溯和强化的商业直觉,从江城武汉出发,开始了他的传奇人生。他凭借敏锐的金融嗅觉和独到的政策解读能力,迅速在金融市场崭露头角。在沪深交易所成立后,他果断投资股市,赚取了第一桶金。随后,他紧跟国家政策步伐,参与国企改制,成功转型为实业家。在互联网泡沫破裂前夕,他
皇明浪子
快穿:新手系统它靠宿主赢麻了!
快穿:新手系统它靠宿主赢麻了!
新手系统它靠宿主赢麻了!:半废新手系统007(小七),前期靠宿主,后期沉迷于饲养宿主的乐趣无法自拔~无固定CP+女主逐渐成长时安,985金融高材生,恋爱脑卷王,渣男简单诉苦,放弃跨国集团offer,把渣男小工作室发展成大公司,累死累活七年,一朝猝死,发现渣男真面目,死后黑化意外绑定新手007打工系统,在与打工系统一番友好(威胁)交流下,时安开始自己打工(浑水摸鱼)时空之旅~拟态是狗子的007,从
明月问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