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崩开局,从死囚营砍到并肩王

第849章 镇妖柱(2/2)

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天崩开局,从死囚营砍到并肩王》最新章节。

不久后。

车队们来到天险江河前。

细数一下,这些柱子竟然有九百九十九根。

并且每一个都是无比巨大,显然是费了功夫的。

李道回头道,“打开一个看看。”

“是。”

薛冰上前,身上裹着气血之力,将手放在布匹上。

哗啦一声!

突然,布匹被掀开了。

而下一秒,一股气息自布匹下释放出来。

所过之处,浮屠军和山海军所有人下意识运起体内气血之力抵抗。

也在同时,原本晴朗的天空突然开始变色。

阴风滚滚,寒风刺骨。

“这是......”

众人很快看清楚布匹下的东西。

是一根巨大黑色的柱子,上面还刻着许多纹路。

仔细看去,众人发现这些纹路竟然是一只只狰狞可怖的怪物。

看的太过于投入后,他们隐约还能听见怪物在哀嚎嘶吼,仿佛纹路活过来了一样。

恐怕修为不深,意志力不够强的人如果看的太深估计会被伤到神魂。

一根柱子都是如此,那这么多柱子。

张猛皱了皱鼻子,突然从柱子上闻到了一些熟悉的味道。

“老大,这东西......”

张猛等人回头用惊疑的目光看向李道。

李道看着柱子开口缓缓解释道,“这些柱子是由那些从天险山脉开掘出来的稀有矿石打造而成。”

“每一根高九十九丈,宽九丈。”

“每一根上面镌刻有九十九种妖物。”

“不过这些都不是重点。”

“重点是,这每一根柱子在锻造的时候都融入过万妖之血和万妖残魂。”

“乃是大凶之物。”

万妖之血?

万妖残魂?

总共九百九十九根柱子,每一根都融入万妖之血和万妖残魂。

这加起来就是九百九十九万只妖物。

突然,张猛等人想到自己这三十年内所吃的妖物。

估计就是在这期间收集的这些东西。

魏云将目光看向李道,“所以,老大这些东西的具体作用是什么?”

闻言,李道回头看向身后的天险江河。

“架桥!”

架桥?

众人愣住了。

很快,李道给出解释。

“清理这天险江河内的妖物不现实,天险江河不知多长,又有多少妖物,清理了一批只会迎来下一批。”

“所以,必须想办法避免这种情况。”

“最后,我决定用震慑的手段。”

震慑的手段?

李道转过头看向张猛等人道,“在十八年前,我便开始让人制作这镇妖柱了。”

“九百九十九根镇妖柱。”

“其中九百九十八根是架桥柱,融万妖之血,化万妖残魂。”

“勾连成阵,以慑群妖。”

“最后一根乃是镇海柱。”

“这一根更特殊,其中融了百万妖之血,更是在不久前打入了破碎境妖物的血和完整神魂。”

“乃是其核心。”

“有了它,可增幅这镇妖阵法的强度,同时必要时还能凝妖魂杀敌。”

“更重要的事是,随着杀敌,这妖魂还能成长。”

(ps:中秋快乐!)

(先发一章,第二章吃完饭后补上。)

(麻烦大家投一下为爱发电!)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大唐钓鱼人
大唐钓鱼人
关于大唐钓鱼人:穿越大唐,身为县令之子,居然吃不上肉。本以为可以平躺,奈何吃穿住行都要靠自己。愿以为不过寒门,原来最大的世家是死敌。
超龄奶爸
横行诸天的孤胆枪手
横行诸天的孤胆枪手
关于横行诸天的孤胆枪手:他姓伊,所谓伊人的伊,名诺,一诺千金的诺。有人说他至诚至善,至情至性,你对他真心相待,他必以真心换真心,成为你可以性命相托的好朋友。也有人说他无德无品,无法无天,天下无他不敢做之事,也无他不敢杀之人。伊诺是个怪人,他总能从身后掏出各种稀奇古怪,却又威力奇大的兵器。没有人知道他那些奇奇怪怪的兵器,究竟藏在什么地方,又是怎么拿出来的,这是江湖中最大的不解之谜。……重阳之日,华
墨染残剑
宋歌声声慢
宋歌声声慢
这是一本小说,字数是150万字,王安石变法失败后朝廷为了稳定局势特招苏轼入朝与旧党抗衡,致使司马光等旧党不得过分打压新党,而苏轼也借机想施行自己的新法,从而发生的一系列故事,不乏一些真实历史改变的故事。,小说涉及到新党,旧党,苏党,苏轼,黄庭坚,司马光,文彦博,范纯仁,李格非(李清照的爹),蔡京,童贯,高俅,高滔滔(高太后),向宗英(向太后),梁萧音(西夏梁太后),李清照,赵煦,赵佶(宋徽宗),
武当翠山
紫塞秋风杨霆风
紫塞秋风杨霆风
刀剑出鞘,厮杀伴着风声呼啸,战马鸣叫铁蹄如潮。梦里河山已破碎风雨飘摇,豪气震长天不负家国荣耀。狂风吹煞遍地枯草,荒冢飞沙连营吹角。我自感叹古来征人旋返多少......
刺客的野望
娇妻逼我纳妾:女帝上门求负责
娇妻逼我纳妾:女帝上门求负责
+++王阳本是二十一世纪的一个普普通通的青年,在一次意外中穿越到了平行世界——大乾,而且稀里糊涂的与宁国公府的世子调换了时空。他刚来大乾的第一天就要与京城第一美人成亲,而她似乎与他还有一些前尘往事……在一次偶然中,王阳与女帝结识。“王阳,朕怀孕了……“真的吗?谁的?“你混蛋!……国家危难之时,人人有责,身为大乾的一份子,王阳自不例外。
只有明月如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