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太监:太子竟是女儿身

第545章 水患又起(2/2)

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假太监:太子竟是女儿身》最新章节。

以前,只要一提起赈灾,脑袋削破了尖抢着去,因为可以从中捞一把。

李顺三年前下江南赈灾,杀贪官除污吏,不仅恢复了民生,还建造了高架桥,被当做标杆。

有李顺活生生的标杆摆着,谁去了就得惩罚贪官污吏,得罪人,这倒霉的差事,谁愿意去谁去,反正他们不去。

苏文禀看了看左右,所有大臣都低着头,没有要站出来的意思,抬腿做势迈步,“皇……”

话还没说出口,前面的上官闽猛的回头,瞪了苏文禀一眼。

苏文禀的话噎在嗓子眼,腿也收回去了。

显然,上官闽不想让苏文禀参与这件事。

“想我泱泱大国,竟然无人与朕分忧!”

杨昀坐在玉阶之上,见没有一个人站出来,心里涌出难过,此时此刻,她想李顺了。

李顺要是在,肯定会第一个站出来的。

“臣等万死!”

大臣们立刻跪了下去,齐声高呼。

“你们确实该死!”

杨昀气愤的起身,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这些大臣享受朝廷的俸禄,却不知为国分忧。

可恼!

可恨!

杨昀气的咬牙切齿,众人跪在地上,任凭杨昀骂的狗血喷头,宁可挨骂,也不能接这和苦差事。

“散朝!”

杨昀骂够了,气的一甩袖子离开。

“臣,恭送皇上!”

大臣们松了一口气,从地上爬起来,摸了摸额头的冷汗,仨一伙俩一串的离开。

“丞相,您为何不让我说话。”

苏文禀追上上官闽,要不是上官闽看着,打算申请去江北一带赈灾。

“苏文禀,你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啊你!”

上官闽拍了一下苏文禀的肩头,“赈灾之事,哪里用得着你我。”

苏文禀听的一头雾水,眼看着满朝文武没有一个人站出来,皇上都气走了,上官闽还说的如此轻松。

“你想想,谁最擅长治理水患?”

上官闽神秘一笑。

苏文禀低头认真的想了想,猛的眼前一亮,“镇……”

“恭喜你,答对了!”

上官闽笑眯眯的说道。

朝堂上的大臣,每个人都藏着八百个心眼子,以往,哪个地方出现灾荒,第一个往前冲,就是为了能够从中获取好处。

现在为什么不动了,就是因为,有李顺这个前车之鉴。

济远城从一个贫瘠之地,一跃成为安国的模范城市,还不是李顺的功劳。

如果这次去江北一带赈灾,做不出成绩来,难免会受到皇上谴责,这费力不讨好的,又没有油水可捞,谁能愿意去?

话又说回来,这也是李顺重返朝堂的机会。

所以,朝堂上,上官闽阻止了要想去的苏文禀,相信,用不了多久,皇上就会重新启用李顺。

“可是,镇国公对皇上收回兵权一事,寒了心,他能同意出山吗?”

苏文禀有些担忧的说道。

谁也不知道,杨昀同李顺之间发生了什么,一夜之间,皇上突然宣布撤除李顺所有的职务,当时所有人斗蒙了。

事后,苏文禀同上官闽去问过李顺,李顺避而不答,苏文禀也想过为李顺求情,也被李顺拒绝,把苏文禀都整不会了。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宋歌声声慢
宋歌声声慢
这是一本小说,字数是150万字,王安石变法失败后朝廷为了稳定局势特招苏轼入朝与旧党抗衡,致使司马光等旧党不得过分打压新党,而苏轼也借机想施行自己的新法,从而发生的一系列故事,不乏一些真实历史改变的故事。,小说涉及到新党,旧党,苏党,苏轼,黄庭坚,司马光,文彦博,范纯仁,李格非(李清照的爹),蔡京,童贯,高俅,高滔滔(高太后),向宗英(向太后),梁萧音(西夏梁太后),李清照,赵煦,赵佶(宋徽宗),
武当翠山
娇妻逼我纳妾:女帝上门求负责
娇妻逼我纳妾:女帝上门求负责
+++王阳本是二十一世纪的一个普普通通的青年,在一次意外中穿越到了平行世界——大乾,而且稀里糊涂的与宁国公府的世子调换了时空。他刚来大乾的第一天就要与京城第一美人成亲,而她似乎与他还有一些前尘往事……在一次偶然中,王阳与女帝结识。“王阳,朕怀孕了……“真的吗?谁的?“你混蛋!……国家危难之时,人人有责,身为大乾的一份子,王阳自不例外。
只有明月如故
紫塞秋风杨霆风
紫塞秋风杨霆风
刀剑出鞘,厮杀伴着风声呼啸,战马鸣叫铁蹄如潮。梦里河山已破碎风雨飘摇,豪气震长天不负家国荣耀。狂风吹煞遍地枯草,荒冢飞沙连营吹角。我自感叹古来征人旋返多少......
刺客的野望
大唐钓鱼人
大唐钓鱼人
关于大唐钓鱼人:穿越大唐,身为县令之子,居然吃不上肉。本以为可以平躺,奈何吃穿住行都要靠自己。愿以为不过寒门,原来最大的世家是死敌。
超龄奶爸
秦时:最强毒士,嬴政直呼活阎王
秦时:最强毒士,嬴政直呼活阎王
赢建穿越大秦,恰逢秦始皇一统六国,广招贤士。你以最强毒士,向始皇帝屡献毒计。秦始皇:盖聂作为你的老师,叛逃秦国你认为该如何处理。赢建:乃是天下第一忘恩负义之人,当千刀万剐凌迟处死。秦始皇:额……这小子太腹黑了秦始皇:敌人派名将领兵攻城该当如何?赢建:下毒,绑票,绑架他全家,搞臭对方名声,离间君臣,让对方自相残杀。秦时皇:若敌军攻城,百姓不愿协防改当如何。赢建:派人通知敌将,城中百姓的祖坟在城外,
八本太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