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燕宫廷

第295章 还不是时候(1/2)

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大燕宫廷》最新章节。

高晟听完法诩之言,抬手问道:

“法先生此言何意?”

法诩拱手回道:

“太子殿下,如今我大燕的国都乃是东京城,自古以来,皇帝的陵寝皆是坐落在京都附近。”

“还有朝廷官员也大多在东京,若是将陛下安葬于燕云之地,那些朝廷官员岂不是要长途跋涉至此,来为陛下送行?”

“再者,燕云乃新收之地,其中势力鱼龙混杂,尚未肃清,若现在将陛下的灵柩安葬于此,恐会有所意外。”

话音一落,其余人等也反驳不了。

于是众人将目光投向高晟,等待他最后的决断。

高晟仰头看向殿顶,沉思良久,方才缓缓开口道:

“先帝定东京城为国都后,并没有像前朝皇帝那般,提前为自己修建陵寝。”

“现在想来,先帝是不想让自己死后葬在东京,先帝想要的是落叶归根!”

“先帝的遗命,孤不想,也不能违背。”

“诸卿,还有没有别的办法?”

闻听此言,众臣皆沉默不语,唯有法诩沉吟片刻,再次出言道:

“既如此,大行皇帝的葬礼恐怕要一切从简了。”

“其实……相比于先帝的葬礼,更重要的是,太子殿下何时继位。”

“国不可一日无君啊!”

说完这句话,法诩略带深意的目光看向高晟,其余人等也意识到这最重要的一点,也纷纷看向高晟。

这时,高晟神色微凝,散发出一股无形的威压。

在这一瞬间,众人从高晟身上看到了先帝的影子。

紧接着,高晟沉声说道:

“先帝的葬礼可以从简,先帝遗命断不可违。”

他先是顿了顿,继续说道:

“这样吧,先征调工匠和三万士兵,在鳏山修建一座陵寝。”

说到这里,高晟微微一怔,语气中带着哀伤:

“先皇后……先皇后的坟墓里是没有棺材的,她……她是被一张草席裹着下葬的。”

“也要给先皇后打一副棺椁,重新装殓先皇后的遗体,让她与先帝合葬!”

说到此处,高晟压下心中的苦闷,看向英国公庞牧,命令道:

“英国公,这些事情交给你去办。”

“我会调集工部的人辅助你。”

闻言,庞牧拱手回道:

“微臣遵命!”

随后,高晟目光凝重地看着法诩,缓缓开口道:

“法先生,此次之事关系重大,还需烦请您亲自执笔书信一封,并派遣可靠之人将此处的情况火速传至东京。”

“要以朝廷之名向天下宣告,大行皇帝已然驾崩,其龙躯将安寝于燕州鳏山,与孝慈皇后合葬。”

“同时,诏令诸王速速赶来奔丧,四品以上之官员亦不得缺席。”

高晟顿了顿,继续吩咐道:

“此外,着令安定侯孟炳统率三万御林军,一路护送先帝的诸位嫔妃、太子妃、太孙妃,以及四品以上的朝廷重臣等皆赶赴燕州,共同参与先帝的葬礼事宜。”

“务必确保行程安全无虞,不可有丝毫闪失。”

法诩听完这些指令后,连忙拱手应道:“微臣谨遵殿下令旨。”

然而就在这时,他像是突然想到了一些事情,略微犹豫了一下,然后带着些许试探的语气问道:

“殿下,不知那和妃娘娘与宋王……哦不对,如今应当称其为宋庶人高侃,他们二人是否也需要前来奔丧呢?”

说完,法诩小心翼翼地观察着高晟的脸色变化,等待着他的回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汉疆喋血风云录
汉疆喋血风云录
两晋南北朝,五胡乱华,乱世之中,儿女情长,汉家江山正在遭受史无前例的磨难,华夏一族,第一次差点亡族灭种,少年追随拯救汉家的大英雄冉闵,几经血战,终于见到了曙光。当然还应该有谢安,王羲之,苻坚,王猛这些青史留名的风流人物,也不仅仅只是一个姓名,还有属于他们的故事传说。历史的责任,亲人的嘱托,推动着少年不得不,奋力拼搏,向上攀登。一部热血温馨的奋斗史!
汉家一小卒
这吕布,绝对有问题
这吕布,绝对有问题
关于这吕布,绝对有问题:血染江山的画,怎敌你眉间,那一点朱砂,覆了天下也罢,始终不过,一场繁华。白门楼兵败被杀的吕布,带着满腔意难平,重回十八年前。他说,我不是英雄,我只是想做一些,我认为对的事……
来一杯
战狼卫:开局救下德凯副队长
战狼卫:开局救下德凯副队长
『单女主』『理智主角』『人设不崩坏』皇甫武正——睁开眼睛——我是沙...我是创世神!!皇甫武正还没从巨大的疼痛中反应过来感觉自己的手好像被人拿起来转了个什么东西“嗯,还行只见轮盘指向的地方『巨神战击队地神套装』(内容包括:裂地变,地神符手链,战狼战击士,苍龙战击士,虎吼战击士,巨甲战击士)“行了,修正一下战力设定,好像就没啥缺的了,去吧皮...去吧皇甫武正!!!皇甫武正:???哎哟**!!!
终极天剑
木叶村,这是离别的馈赠
木叶村,这是离别的馈赠
关于木叶村,这是离别的馈赠:火影世界迎来一个限定月读世界的漩涡面麻。纯火影体系,无系统。这是离别的馈赠。三代老头早看你不爽了,给你几个大逼斗。鸣人你想当火影?我愚蠢的欧豆豆哟!照美冥,以后我罩着了你了。
行久
夏鼎商鼐
夏鼎商鼐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七雄五霸斗春秋。顷刻兴亡过手。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前人田地后人收。说甚龙争虎斗。明代杨慎这首道尽多少古今兴衰,沧海桑田。夏代,作为第一个正史留名的朝代。它揭开了从“公天下到“家天下的序幕,真...
百里行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