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谍战:从军统崛起》最新章节。
			     从沪市,到赣南,路途颇为遥远。
 若是,追求舒坦的话,那必定是从海上而去,从沪市做渡轮,穿过东海,沿着长长的边境线而下,到达南部经济重镇广州,再从广州北上到达赣南。
 这条路,先是渡轮,再转铁路和汽车,倒是颇为舒服。
 不过,对霍和来说,这条路虽好,但,耗费的时间太长了。
 于他而言,现在时间最为紧迫。
 况且,上述的路线,大部分都是在日占区内,若是稍有闪失的话,那么,霍和身上的秘密信笺就要暴露了,甚至,若是有老练的日本特务头子,说不定,霍和自己还得亡命天涯呢!
 不过,王星澜也不会傻乎乎的就将啥东西都往上写。
 假若,霍和知道里面的内容,不过是些平日的闲长对话,或许,他也不会如此着急了。
 只是,这,谁又说得准呢?
 毕竟,这可是上海军统区区长,专门托人送给军统局副局长的私人信件啊!
 于是乎,霍和只能够选了个最快的方案,沿江而上,先从沪市到九江,再从九江横穿大半个赣省,到达那他闻名久矣的赣南地区。
 除了送信之外,霍和,还有个重要的任务:
 那就是,整顿赣南办事点的一干腐败人等。
 “让霍和这小伙子去,一来,这小伙子是半年前才刚加入咱们的特务队伍的,对区内的人和事也不太熟悉,这么一来,让他去当个黑脸包公,倒是合适不过了。”
 盯着张任,王星澜倒也不藏着掖着,直白的将原因说了出来。
 却见,张任先是一脸讶然,转而,点了点头。
 赣南那边的人,都是情报站的人。
 不让情报站的人去调查,这也相当于是避嫌,保护了张任等人。
 反观,霍恩那边的新人,就没有这么多顾虑了。
 “老霍手底下的人,我还是放心的,我现在,就怕,那帮瘪犊子捅的篓子太大了,若是,一旦损害了咱们和当地驻军的关系的话,那就得不偿失了。”
 作为情报站站长,从上任以来,张任接受的赣南情报,没有一千也有八百,可以说,生命之路的成功运行,最大的功劳是属于开辟了这条线路的王星澜军统上海区等人,其次,便是那些为了这条走私线路而四处奔波,走街串巷的李三一行人。
 而,赣南的人就属于后者。
 不夸张的说,沪市,南京,赣南,重庆(长沙),这四个地点中,前两者乃是发车点,而,赣南则是整条线路最重要的中转点,至于,最后的终点,反倒是四个中重要性最低的。
 赣南一旦出了问题,能够解决还好,若不能,且不说,临时找一个新的,安全的,可靠的,能够长期接应的中转城市有多么困难,光是,再停走私一个星期,以这条走私线路所带来的巨大利润,估计,重庆那边的不少人,便会亲自“登门督促”了。
 “呵呵,你想的倒是全面。
 这就说到第二点了,我让霍和去,给康老师带封信,你知道是为啥吗?”
 闻言,张任摇了摇头,脸上也有些好奇。
 别说,只要是秘密,谁人都有好奇之心。
 更何况,这两位可都是他张任的顶头上司嘞。
 挥了挥手,王星澜笑了笑。
 示意,张任凑上前来。
 呼呼呼~~~~
 寥寥几个字,道清楚了王星澜的对赣南的心意,也让张任佩服不已。
 ~~~~~~~
 赣南,赣州市。
 缉私特派调查队的到来,仿佛没有为这座地处抗日二线的大城市带来些许波澜。
 仿佛间,他们的到来,还不如坊间偷人所带来的轰动大。
 这倒也不奇怪。
 毕竟,若是重庆专门派来调查的人,若是消息传的满城风雨,那,说不定,这背后反而有当地各界人士的推波助澜。
 总的来说,这段日子,作为缉私特派队副队长,康水义过得倒是有些难受。
 首先,本以为这次来赣南,就是走走过场。
 但,谁能够想到,原本是个老好人的徐振,竟突然间,高声宣布:
 要在赣南,彻查第九军区的猫腻!
 如此一来,倒是,让康水义这个人,陷入了两难之地。
 查吧?费时间,还容易得罪人。
 关键的是,康水义知道,就算是揪到了冷江河的小辫子,在这种关键时刻,那边也不会临阵换将的,如此一来,这不是让他故意得罪了人吗?
 不查吧?稽查特派队的威信何在?
 队长说的话,当成放屁!
 那,也就别怪,赣南的人,把你们特派队当做个屁。
 说起来,尽管赣南的地理位置和军事位置都很重要,但,相比于武汉等重镇,在战争初期,这地方不太受重视,唯一驻守赣南的军队,也就是冷江河的新编25军。
 但,谁能想到,后续战斗中,武汉等沿江重镇接连失守,反倒是赣南地区的旁系国军,在此地站稳了脚跟不说,还迅速的招兵买马。
 这一战略意义,也相当于,在日占区的半包围圈内,硬生生的凿了个国占缓冲区出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如此功绩,也难怪,重庆有高层多次举荐:
 第九战区,冷江河军长,战功卓着,有敌后抗日之功劳;
 理应擢升其为第九战区副司令官兼任赣南战场督察主任一职。
 其实,按照冷江河麾下所辖部队来说,一个战区副司令官完全是理所应当的。
 早在,国防部,登记的部队番号上。
 赣南地区,新编25军,以及第48军,都隶属于冷江河直属。
 但,康水义却知道:
 除了这两个军之外,赣中的第76军的军长,刘熊可是保定系出身的军官,至于,他刘熊的老长官,也不是他人,正是他冷江河的父亲,那位官居中将的冷心!
 这一来一回,冷江河能够指挥的军队,便高达近三个军,近五万余人。
 这只是名义上的,但是,实际上,由于地处抗日前线,冷江河麾下的部队,加之地方名团,所辖人数早早地超过了十万余人!
 招兵买马,这是各地军事主官都心知肚明的事情。
 因此,到了抗战后期,当国防部派遣专人去各地战区统计各部所辖军队数量的时候,竟惊人的发现,凭空之中,国军的人数激增了一倍有余。
 明清时期,民间大户常有隐瞒佃户,以避税之说。
 民国晚期,各大战区有隐瞒士兵,以拥兵之说,这也就不奇怪了。
 此乃一脉相承毕竟,两者的本质是相同的。
 前者是为了富小家,当大户,而,后者则是为了拥兵自重,当军阀。
 也难怪有人说,这赣南,少了冷军长,就没了擎天柱。
 话说回来,第九战区副司令官的位置,军衔是为中将,给一个中将出去,对军事委员会高层来说,倒也算不得什么大事情。
 但,这,督察主任的职位,却是说啥也不能够给的。
 督察主任,行督察职责,监管整个战区的人事,指挥,调动,甚至是临机决断之权,可谓是,大权在握,放在明清时期,这就是妥妥的巡抚,而司令官则是总督。
 显然,这种职位,历来都是校长心腹所担任的。
 如此权利,真要给了他冷江河,或许,又一个赣南王就出来了。
 这一来一回,冷江河的任命就停在了这里了。
 想到此,康水义便感觉一阵脑壳痛。
 这,徐振,你比我康水义还头铁啊!
 木制大堂里,这院子倒是清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