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李二你的绿帽掉了

第424章 安抚(2/2)

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大唐:李二你的绿帽掉了》最新章节。

大唐将士们打扫战场,在城内巡视,到处都能看到唐军将士的身影,但是却没有将士烧杀抢掠,这更是让城内的百姓安心了不少。

原来唐军军纪如此严明,一点都不可怕!

城主府内,李世民端在上首,一众主要将领们分列两旁。

李世民哈哈笑道:“昨天朕还为怎么破城忧心不已,没想到今天朕就轻而易举的坐在了城主府内!”

一众将领们脸上也都洋溢着笑容,今天这一仗打的实在是太顺利了!

不用再冒着箭雨去架梯子爬城墙,不用害怕石块从头顶落下,不用担心滚木从头顶落下,不用担心热油从头顶泼下。

只需要冲进城门一顿砍杀,安市城就被拿下了!

李绩啧啧称叹:“以前觉得有了火炮,攻城就变得容易了许多,没想到还有更容易的法子!”

程咬金更是嚷嚷道:“房小子,有这么好的法子,你怎么不拿出来?”

房遗爱有些无奈道:“你以为这法子那么好想啊?我也是见到将士们攻城死伤许多却始终没有攻下安市城,这才绞尽脑汁的想了许久才想出来的办法。”

李世民笑道:“也多亏了他一片赤诚之心,所以才能及时想出这个办法,不然这安市城不知道还要多久才能攻下来!”

岑文本感慨道:“杨万春这厮确实工于心计,被他如此鼓动,别说城内的守军了,就算是城内的民壮都视死如归,若不是炸开了城门,安市城短时间内还真不容易破。”

尉迟恭哈哈笑道:“以后就不怕了!就算再出个杨万春这样的人物也没事,反正咱们能直接将城门炸开,就算再狡猾也没用!”

其他将领们听了不由都笑了起来,确实如此,能直接破开城门,攻城简直不要太容易!

众人都在笑,长孙无忌脸上也带着笑容,只不过他心里是不是真的高兴别人就不得而知了。

当然了,此刻也无人关注长孙无忌,房遗爱才是备受瞩目的中心。

李世民笑呵呵道:“这次攻打安市城,房遗爱倒是一人立下了偌大的功劳!”

“陛下说的是,这一战最大的功劳当属房二郎无疑!”

程咬金等人尽皆点头,不只是攻打安市城,整个东征最大的功劳或许都属房遗爱最大,毕竟这炸城门攻城的用处实在是太大了!

谁都无法抹杀房遗爱的功劳,谁也无法质疑房遗爱的功劳。

不服不行!

房遗爱连连拱手道:“不敢不敢,若不是将士们奋勇争先,就算是臣炸开了城门也无用。”

李世民摆了摆手笑道:“谁的功劳多少,朕都心中有数,不过此刻还不是论功的时候。”

“估摸着,高句丽应该会派兵来支援安市城,援兵或许已经距离安市城不远了。”

“大军暂时在安市城内休整,你们也要时刻警惕,对于归降的高句丽将士不可尽信,尤其是甲械务必要看守好,不得有失。”

“多派斥候探查军情,以防高句丽援军夜袭,和城内归降的守军里应外合。”

一众将领们轰然应诺。

李世民吩咐道:“各自去忙吧,房遗爱留下!”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四合院杀的兴起,把系统一块干掉
四合院杀的兴起,把系统一块干掉
路平安魂穿一个头部受伤的傻子兵团知青,回城接妹妹时意外发现自己居然来到了一个混乱的影视世界。极品一家人居然是四合院众禽兽中的一员。自己是被骗下乡…开局就被分家…被当成拖油瓶的妹妹分给了他…四合院众禽还想用老一套威逼胁迫和道德绑架,动不动就大谈"天下无不是的长辈"。好好好,这么整是吧?正当路平安准备大杀四方,团灭众禽时,上班途中忙着打架的系统姗姗来迟。"现发布任务,请宿主拯救四合院,让大家从此过上
都退后让贫道来
穿越大唐:农家子弟挣钱忙
穿越大唐:农家子弟挣钱忙
农家子弟挣钱忙:大唐盛世,繁花似锦,万邦来朝,其辉煌千古流传。唐太宗一句“民为水,君为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令我华夏儿女对那个风云激荡的时代充满了无尽遐想。张毅魂穿大唐,没有系统,没有金手指,且看他如何凭着现代人的知识和经验挣钱发家,与千古一帝李世民相遇,又会擦出怎样的历史火花……
智阳雨
胜天半子祁同伟之我的血也是红色
胜天半子祁同伟之我的血也是红色
关于胜天半子祁同伟之我的血也是红色:电视剧前吃瓜少年李征,在胜天半子祁同伟陀枪自尽同时,穿越到名义世界中刚刚调任缉毒警的祁同伟身上。乱枪击毙歹徒后,因立功受到表扬及电视台采访。与在京城的大爷爷相认。
笑的好憔悴
四合院,瘟神驾驶员,逮谁干废谁
四合院,瘟神驾驶员,逮谁干废谁
‘来都来了,不犯点贱,多亏啊!’秉承这样理念的狠人驾驶员,生生把自己活成了大院儿瘟神!从全员大会上,戏耍众禽,当众枪击贾东旭开始!为了让自己过得更好,他拼命祸害大院儿众禽。数十年后,坐拥资产无数,被称八离世家鼻祖的梁大刚,面对媒体,淡然的指着自家恭王府那一百零八间藏宝阁道。“什么选不选妃的,她们只是我们公司旗下签约的主播歌舞团,那些就是她们的直播间!“请问梁先生,那外面传您晚上会翻牌子进房间,您
烂烟斗
高门庶子
高门庶子
穿了,好消息是穿成魏国公府的庶子,不愁吃不愁穿,不用为生计发愁。坏消息是他不仅不受宠,还被嘲笑看不起。呵呵,莫欺少年穷,且看他读书参加科举考试。
周树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