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李二你的绿帽掉了

第411章 生死抉择(1/2)

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大唐:李二你的绿帽掉了》最新章节。

太阳落山了,唐军并没有攻城,不过盖牟城里却一片愁云惨雾。

城外出现了大唐骑兵,这根本就瞒不住,早已经在城里传遍了。

到了此时此刻,城内无论是士卒还是百姓都明白了,城主肯定兵败,如今城里就只有两千老弱病残,怎么守得住城?

城主府里,留守的城门将军李磊和金盛原相对而坐,默然无语。

盖牟城倾巢出动,只留下了两千老弱病残维持盖牟城的治安,如今他们竟连个商量的人都没有。

李磊若是能征善战,也不会被留下来守城,此刻他更是没了主意。

李磊愁眉苦脸的问道:“城主大人到现在也还没有回来,你说我们该怎么办?”

金盛原沉吟道:“前方兵败,崔城主带着骑兵逃脱,必然是在大唐骑兵的前面。所以,应该是先大唐骑兵一步来到盖牟城才对。”

李磊听了连连点头道:“大人说的有道理,那为何没见城主回来呢?”

金盛原目光闪动,沉吟道:“无非两个可能,要么崔城主已经战死沙场为国尽忠,要么他选择去了别处。”

倘若崔为书投降了大唐,那么必然会来叫开盖牟城的城门。

有那么多亲卫守护在旁,崔为书也不太可能战死。

最大的可能就是崔为书心知盖牟城已经不可守,所以直接放弃了盖牟城。

李磊喃喃道:“城主去了别处?”

金盛原思索道:“据我猜测,很可能是去了安市城!”

因为如果是他的话,他就选择去安市城。

李磊心乱如麻,问道:“金大人,咱们现在该怎么做?”

对于这个问题,金盛原早就想过了,他不假思索的分析道:“无非就三条路可走。”

李磊连忙问道:“金大人,有哪三条路可走?”

金盛原沉声道:“第一条路,誓死守城!将军手下这里两千士卒与盖牟城共存亡,最终全部战死,或许会给唐军带来不小的伤亡,然后唐军入城之后为了报复必然会烧杀抢掠。”

“第二条路,就是弃城而走,可以去安市城。不过,城外全是大唐的兵马,想要走脱很难。就算侥幸走脱了,也要背上不战而逃的罪名。”

“第三条路,投降唐军,可以保全将军麾下的性命,也能保全盖牟城的百姓,不会难免要背上骂名。”

李磊听了不由苦笑,听起来是有三条路,但是每一条路都不好走。

李磊低头思索了片刻,依然感到难以抉择,沉声问道:“金大人,你觉得该选哪条路?”

金盛原苦涩道:“老夫已经失了辽东城,无兵无权,已经如同丧家之犬,哪还有资格做选择?”

“此次大唐东征来势汹汹,又有火炮这样的攻城利器,还有漂浮在空中侦查敌情的利器,这还是出现过的,谁知道唐军还有什么秘密武器呢?”

“这一战,我们高句丽危矣!也不知道会有多少人命丧唐军之手,也不知道会有多少人投降大唐,据我所知,白岩城的守将就投降了大唐。”

李磊抬起头来问道:“金大人是想劝我投降?”

金盛原笑呵呵道:“是战是降还是走,都由将军自己决定,说句实在话,我这把老骨头还能活几天?”

这一夜,李磊彻夜未眠。

降还是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我和兄弟一起穿越红楼
我和兄弟一起穿越红楼
和兄弟出门就撞了大运,贾瑛就来到了古代,在单亲家庭长到五岁,结果不在家时母亲被山贼奸污杀害,还好自己天生神力,杀上山寨,抢光了银钱,独自一人闯荡江湖,收养大批孤儿,教其读书习武,又用现代知识经商,到十三岁便营造了自己的一股势力,本来考虑要不要来个黄天当立,结果自己顺手救下的人是林如海,贾瑛懵了,那岂不是可以见到林妹妹了?后来帮助林如海处理盐政进京面圣,贾瑛对答如流时突然皇上问:“奇变偶不变?事情
爱吃豆豉酱的比丘斯
新科状元的搞笑重生路2
新科状元的搞笑重生路2
段嘉许这一次带着现代记忆来到了唐朝,没有了上一世的科技与狠活,还意外穿越成了诗仙李白,开启了这一世的状元重生路。
二月沫
穿越大唐:农家子弟挣钱忙
穿越大唐:农家子弟挣钱忙
农家子弟挣钱忙:大唐盛世,繁花似锦,万邦来朝,其辉煌千古流传。唐太宗一句“民为水,君为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令我华夏儿女对那个风云激荡的时代充满了无尽遐想。张毅魂穿大唐,没有系统,没有金手指,且看他如何凭着现代人的知识和经验挣钱发家,与千古一帝李世民相遇,又会擦出怎样的历史火花……
智阳雨
文野:带着原神养文豪
文野:带着原神养文豪
某天,我穿越进了文豪世界,还带着原神一起穿越!可是……离主线还有十几年,连太宰都是个几岁的孩子唉!为了自保只能抽只甘雨去给黑手党当杀手了(痛苦)好想养只孩子玩啊~杀手好空虚喔(于是天天没事干就去贫民窟和福利院晃)躲在一旁瑟瑟发抖的孩子们:“好可怕,好可怕……希望幽灵不要看见我,会被砂吧天空一声巨响,镭钵街爆炸,无辜的我被波及了。你问我为什么没死,因为……我有满命芭芭拉呀!是不是没想到啊,你说躺我
云水墨
高门庶子
高门庶子
穿了,好消息是穿成魏国公府的庶子,不愁吃不愁穿,不用为生计发愁。坏消息是他不仅不受宠,还被嘲笑看不起。呵呵,莫欺少年穷,且看他读书参加科举考试。
周树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