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明末:带领农民起义

第342章 抵达东胜卫(1/1)

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穿越明末:带领农民起义》最新章节。

东胜卫就是今天的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东胜卫的前身是辽金时期的东胜州,东胜卫即在原城遗址的基础上的建立的。

洪武二十五年随着捕鱼儿海战役结束之后,东至河套地区西至燕山北部,这一广阔的塞北地带北元势力暂时退出这里。

于是就在此年朱元璋下令在塞北地区建立卫所,河套这边的卫所就是东胜卫,燕山北部的卫所就是大宁卫。本来按照朱元璋设想的路线走下去长则百年短则数十年,随着塞北诸卫军户逐渐繁衍生息最终大明将会如同对云南、贵州、甘肃一样实控塞北。

但是很可惜还没过十年朱元璋的好大儿朱老四发动“靖难之役”起兵夺了他好大孙的位置。靖难之役将整个华北的地区好不容易恢复的经济秩序全部给摧毁,本来塞北诸卫就严重依靠华北的地区的转移支付,这下发转移支付的地方自己日子都过不下去怎么还有钱粮供给塞外?!

再加上朱棣为了迁都北京在北直隶地区大兴土木近一步加深了北方百姓的负担,最后迁都北京之后跟着一起迁过去还有大量军队、宗室、勋贵、官员,这些人员的供给尚且供应不足需要南方的漕粮,更何况是去拿出多余的钱粮来支援塞北诸卫?!

于是就这种种原因之下朱棣最终做出了违背祖宗的决定,放弃塞北诸卫,将塞外卫所军户全部内迁往长城以内,从此之后明朝北方的边境线从塞外退到了长城,这也为后来明朝的一些军事失利埋下了伏笔。

在天子不守国门的时候明朝的边境线尚且在塞外,当天子守国门的时候明朝的边境线反而到了长城以内!有的时候还真不好怎么评价这天子守国门的意义所在。

总而言之明朝放弃塞北诸卫就两点原因,第一是靖难之役破坏了北方的经济基础在当时无力供养塞外卫所。当那只是一时的,等经济恢复之后一样可以继续在塞外设置卫所,在洪武初年的时候以明朝的军事力量就足以在塞外设置卫所,之所以等到洪武末年就是考虑了北方经济尚未恢复的原因。

第二点也是导致塞外卫所最终放弃的原因,那就是明朝迁都到北京之后带去的军、民、官、吏、宗室、勋贵太多,导致北方钱粮供应京师都不够还需南方漕运。

这个原因不是暂时性的,只要明朝的都城是北京那么资源就会向京师倾斜,塞北诸卫就永远不会被恢复,大明的边境线就永远停留在长城以内。

说了那么多言归正传,这里只是简单的介绍一下明朝在河套地区设置和废弃卫所的原因,笔者所讲只是其中之一。

...

从府谷到东胜卫有差不多四百多里地,但是实际路程远远不止这么远,黄河流经鄂尔多斯高原的区域不是都是平地河滩,有的河段是在峡谷和悬崖边上经过,遇到这种路段的时候王铁和高迎祥只得选择绕路走。

就这样王铁和高迎祥辗转反复一路向北走差不多走了十多天才走到东胜卫对岸的黄河边上。从方位上来讲东胜卫位于黄河东岸,王铁他们的位置在黄河的西岸,两个地方的植被差异也是非常的明显。

虽然现在已经是十二月份草木开始枯萎,但还是可以看的出东岸的草原上植被较为茂盛,而在西岸这边地上就没有几棵草,有的土地都有一些沙化,王铁他们所处的这个地方在明代属于是大漠(即毛乌素)的边沿地区。

王铁和高迎祥之所以不到东岸去就是因为这个地方套虏活动的不是很频繁,毕竟牧草又不旺盛总不能让牛羊马匹过来吃沙子吧?!

他们两和王嘉胤约定的位置也就是在这里,如果他们两带着队伍踏过黄河冰面去往东胜卫十有八九要叫套虏给抢光,因为东胜卫城已经被套虏占据,现在又是冬天,在这附近聚集过冬的套虏部落可不在少数,王铁他们贸然过河跟羊入虎口没什么区别。

在黄河的西岸铁营和闯营并排在一起搭起了营寨,由于附近没有树木所以就没有扎栅栏用挖深壕沟所代替栅栏。王铁和高迎祥两部的营寨虽然是分开,但是壕沟却是连在一起的,两部人马齐上阵一天的时间就挖好了壕沟,这壕沟深越一丈宽两丈,这一不留神掉进去没人拉根本就起不来。

黄河东岸的套虏见西岸来了一群汉人也警惕了起来,因为这群汉人是一群武装集团个个手里都拿着家伙,要是一群空着手来的汉人他们早就上去把东西抢光了。

套虏在观察了铁、闯二营一阵阵之后发现这群汉人的武装力量也不咋地,火器基本上没看见、盔甲也没见着有几副。于是有的套虏部队就想打铁、闯二营的主意,当发现这群汉人营区外挖了深壕沟之后套虏们并没有立即对他们展开进攻而是准备从长计议。

...

铁营,王铁中军大帐中。

此时王铁的帅帐内坐满了铁、闯二营的高层人物,闯营那边有高迎祥的弟弟高迎恩以及侄子高一功,王铁这边是王经纬、周兵、杨英、赵胜五人。

王铁一人独自坐在帅案之上,王经纬等四人按照顺序坐在左边,右边则是高迎祥家的三口人,在王铁的身后还站着王小靖和李子建两人。

虽然高迎祥是王铁的结拜大哥,但是在王铁的营中也是以王铁这边为主来排座位,所以高迎祥一家人只能坐在右边。同样的道理,到了高迎祥营中王铁也是一样坐在右边,绿林之中最重的便是这个座次问题,哪怕关系再好再亲也要按照规矩来排座位。

今天两营高层的联席会议商讨的就是如何面对东胜卫套虏的威胁,还有就是综合一下王嘉胤那边的情况做出下一步的行动方案。

王铁坐在帅案之上看着高迎祥叹了口气说道:“高大哥,今天我手下的斥候又发现了有小股套虏骑兵过河来在我的营地外晃悠,虽然我命手下的弟兄将其驱散但是不久之后这群家伙就像是牛皮糖一样粘着我们!”

“这样下去我看也不是个事,这些套虏骑兵一过来我就要擂鼓集结准备作战,天天这样搞我手底下的弟兄也扛不住啊!”

套虏那边几乎是全员骑兵(这个骑兵的质量有待商榷,套虏缺乏冶炼技术铁甲很少都是些皮甲,虽然人、马都披甲,但是皮甲的防御力与铁甲完全不在一个档次。)

由于东胜卫的套虏隔着王铁他们太近了,王铁也很难判断套虏只是小规模骚扰他们还是全体出动,所以一出现套虏的骑兵王铁就得集结队伍准备迎战。

高迎祥听后脸色阴沉的说道:“贤弟,我这边也和是你一样的,从早到晚都有套虏的骑兵来骚扰,这是套虏的一种战术,就是要把咱们给整的精疲力尽心力憔悴的时候突然给咱们来一记狠的!”

“这就是古话说的那什么‘狼来了’的故事的,先来动不动骚扰咱们搞的咱们不耐烦之后就对他们的骚扰不在意,套虏就是要趁着咱们放松警惕的时候进攻咱们!所以说啊贤弟!你可不能放松警惕啊!”

王铁当然不敢放松警惕,他手底下马匹太少如果遇到什么危险肯定是跑不过套虏的骑兵。要想在这里活命就只能聚集到一起拧成一股绳,一旦被冲散之后那么迎接铁营的将是一边倒的屠杀!

王铁接着问道:“高大哥,我听说你以前是在河套这一片混的,难道你就没有一些熟悉的套虏部落头领?!”

王铁知道高迎祥忌讳别人说他是走私马匹的所有委婉的说他在河套这边混的,高迎祥一听王铁这话就知道王铁想说什么于是叹了口气说道:“贤弟啊!我的那些关系不在东胜卫这边,是在包克图那边。”

“东胜卫这里我也没有熟人啊!再说了这个时候有熟人也不管用,这套虏向来就没什么信誉可言,即使你给他们东西他们一样还是该抢你就抢你的!”

赵胜听到高迎祥说到“包克图”这个地名的时候便插了一句嘴问道:“高将军,这个包克图是不是古时候的‘九原’?!”

高迎祥一听赵胜这话便开始仔细的回想一下包克图其他的名字叫什么,由于高迎祥的文化水平不是很高想了一半天实在是想不出“九原”这个地名和包克图有什么联系。

于是高迎祥说道:“赵先生,这个九原我倒是没有听说过,不过这包克图还有个名字叫做‘鹿城’,就这地方以前产鹿所以有这个名字。”

赵胜一听这个“鹿城”里面就明白了!于是一拍大腿说道:“那就错不了!这个包克图就是九原!在唐朝以前这个地方还是汉人的地盘!”

“就诸位常看的《三国演义》里面的吕布吕奉先就是出在九原这个地方的!”

说到这里赵胜叹了口气说道:“可惜啊!自唐朝以后就没有九原吕布只有包克图吕布了!”

听到赵胜这话大伙们也都明白他说的是什么意思,对于恢复汉唐旧土是每一个武人心中所向往的,如今这汉唐旧土沦丧在鞑虏手中而他们今天过来还跟个做贼似的。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欢乐宋
欢乐宋
王大卫穿越到了大宋朝,还是双穿,他一边捣腾两边的东西挣大钱,一边等待汝瓷和钧瓷问世挣更大的钱。你以为他是腹黑男主,他却为了朋友杀辽使,平青唐,战西夏,争霸海域。你以为他不解风情,他却为了心爱的女人,追到上穷碧落下黄泉。王大卫说:大宋朝,我来了,全都给我嗨起来!
王大胃
铠甲:开局拥有四大终极铠甲
铠甲:开局拥有四大终极铠甲
关于铠甲:开局拥有四大终极铠甲:因为过度劳累导致加班猝死,穿越到铠甲勇士的世界,成为苏启强的儿子,名副其实的富二代,京都的太子爷。苏宇在所有的选择中选择了摆烂,在水木大学当起了保安,但老天不如愿,四大终极铠甲召唤器蜂拥而至,躺平的生活被彻底打破。“亲爱的异能兽哟,你要的是帝皇铠甲召唤器呢,还是雷霆雅塔莱斯召唤器呢,亦或者是修罗铠甲召唤器,当然还有捕王铠甲召唤器可以供你选择哦!“请选择你想要的召唤
秋枫落宇
孑孓不独行
孑孓不独行
关于孑孓不独行:民间传言食黄鳝可补气血,强筋骨。那白色的黄鳝呢?大盛末年,苏北农村少年闯临海。目标就是活下去,没想很多很远。扛大包,当伙计,做买办,一步一步积累,目标不变就是小钱钱。世间苦,能吃饱饭也不易,发善心还是只为抱团活下去?面对世界始终心怀善意。时局动乱,风起云涌。如草,如蔓,如树?时势之下皆是虚。
公交八公司
战狼卫:开局救下德凯副队长
战狼卫:开局救下德凯副队长
『单女主』『理智主角』『人设不崩坏』皇甫武正——睁开眼睛——我是沙...我是创世神!!皇甫武正还没从巨大的疼痛中反应过来感觉自己的手好像被人拿起来转了个什么东西“嗯,还行只见轮盘指向的地方『巨神战击队地神套装』(内容包括:裂地变,地神符手链,战狼战击士,苍龙战击士,虎吼战击士,巨甲战击士)“行了,修正一下战力设定,好像就没啥缺的了,去吧皮...去吧皇甫武正!!!皇甫武正:???哎哟**!!!
终极天剑
汉疆喋血风云录
汉疆喋血风云录
两晋南北朝,五胡乱华,乱世之中,儿女情长,汉家江山正在遭受史无前例的磨难,华夏一族,第一次差点亡族灭种,少年追随拯救汉家的大英雄冉闵,几经血战,终于见到了曙光。当然还应该有谢安,王羲之,苻坚,王猛这些青史留名的风流人物,也不仅仅只是一个姓名,还有属于他们的故事传说。历史的责任,亲人的嘱托,推动着少年不得不,奋力拼搏,向上攀登。一部热血温馨的奋斗史!
汉家一小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