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我能带兵穿越古今

第134章 使用集体传送(2/2)

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大唐,我能带兵穿越古今》最新章节。

火车已经启动,拉着至少三千人,缓缓驶离站台。

那些没能留下来的男人,已经在李世民的组织下,大部分都愿意加入抵抗大军。

一小部分不愿意的,李世民也放他们离去,让他们自行前往渡口。

事情到这,李承乾总算是可以停下脚步休息一下。

李世民来到他身边递过一个行军水壶:“怎么样,还撑得住吗?”

李承乾接过水壶顿顿顿一通补充:“我是没问题,你呢?”

李世民叹了口气:“咱们都不会累,可城里还有十多万百姓,甚至还有些人不愿意离开,认为咱们说的大屠杀是危言耸听,你说这算什么事。”

“不愿意走的咱们管不了,咱们的任务是带走那些愿意走的,现在城内什么情况?”

李世民回答道:“靠近江面的半个城区基本已经疏散完毕,可另外半个城池,咱们人手不够,根本做不到面面俱到。”

李承乾站起身:“那就继续,咱们尽人事听天命,尽力而为,无愧于心!!”

李世民点点头:“知道了,我这就继续前往疏导.....”

就在这时,薛仁贵放出去的一骑探马紧急来报。

“报~~城西外200里出现大量倭寇,他们朝着金陵而来,大约两个时辰后就能抵达!!”

李承乾猛的站起:“不好,火车就是朝西边而去!!”

李承乾赶紧带人直接传送到中华门,唐生智也已经从和平门方向撤下,在与谢晋元等人交换各自的情况。

李承乾几人神出鬼没,谢晋元是习惯了,可唐生智和周振强却是大呼小叫,震惊不已。

“你们哪冒出来的?”

李承乾没时间解释,赶紧将鬼子可能围城的消息告知几人。

可几人听后并没有多大意外。

唐生智说道:“围城是必然的,今天咱们面对的只是鬼子先锋部队,明天.....”

李承乾大声道:“明天的事明天再说,现在是要保住那两列火车顺利离开金陵范围,这是我们身为军人的职责!”

谢晋元上前说道:“可我们的速度赶不上火车,如何能在火车之前阻击鬼子?”

“我能带人快速赶往现场,现在我需要一千精锐。”

“我们上!!”周振强果断站出。

之前在紫金山的教导总队已经回到城池,可惜的是原先的三位旅长已经阵亡,现在周振强是他们当中军衔最高的。

“教导总队只打硬战,希望诸位同僚不要跟我们抢!”

唐生智和谢晋元对视了一眼,他们都没有说什么。

因为从兵员素质上,他们确实不如教导总队。

“让出机枪手榴弹,快点!”谢晋元朝自己手下士兵下令道。

很快,十挺重机枪和三十多挺轻机枪被集合起来,手榴弹子弹等也搜集了很多。

教导总队的士兵们迅速上前武装自己。

他们都是沉默不语,坚守紫金山这几天时间,他们已经见过太多生死。

之所以能撑到现在,全凭心中的那口气!

这时候,百姓需要他们,他们义无反顾!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我靠现代知识养家送儿考科举
我靠现代知识养家送儿考科举
一代暴脾气武术大师一觉醒来发现自己穿越了,还成了三个孩子的母亲,更有一家子都在做梦都想把自己赶出去好迎娶有钱的寡妇进门。
挖坑埋烦恼
世子大婚日,逃妾带崽死遁了
世子大婚日,逃妾带崽死遁了
周从显大婚那日,妾室和女儿死在了英国公府那一场离奇大火。他眼睁睁看着火光冲天,破天荒地哭得撕心裂肺。千里之外的禹州,多了一个自京城而来带孩子的美貌客商。直到他奉旨入禹州驻守。那双日日入梦的身影骤然出现在眼前。她正在旁人的身侧,巧笑嫣然。他的女儿,在别人怀抱里叫着爹爹。他眼底猩红地质问,“你为何躲着我。”她笑得疏离淡然,“公子认错人了。”
当玥
万兽归昭
万兽归昭
云昭天生废灵根,在宗门受尽欺辱,直到她捡到一只独眼三脚怪猫。这只记录的三脚猫讙龇牙咧嘴地骂道:“看什么看!在看本王把你眼睛挖了!”可后来画风就变了:傲娇九尾狐搬进她的闺房:“本座只是嫌外面太吵了。”憨憨旋龟天天驮着她过河:“你比灵石都轻。”就连冷面谢无尘的白虎,都开始偷她缝给讙的小鱼干袋子。随着混沌之气侵蚀修真界,暴走的异兽、隐秘的灭门血案、还有谢无尘手中那柄指向她咽喉的剑,都在逼迫她揭开真相:
鹿豆糕
亲妈重生第三天,全家都被逼疯了
亲妈重生第三天,全家都被逼疯了
黄老太生了6个儿女,一辈子累死累活,供几个孩子上学买房结婚,帮着拉扯孙子孙女,要钱给钱,要工作给工作,每天买菜洗衣服做饭接送孩子忙的像个陀螺,就差没把自己的骨髓吸出来喂给孩子。临老却没钱治病,还要求着儿女给口饭吃。黄老太不懂,呕心沥血一辈子,图啥啊?图病床前无人孝顺,图养老院被吃屎灌尿?重生回到50岁,黄老太看着活蹦乱跳兴风作浪的逆子恶女们,大牙一呲,棍棒伺候!要钱?没有。要工作?做梦!想寻找母
是以卿卿
超硬核解读资治通鉴
超硬核解读资治通鉴
关于超硬核解读资治通鉴:读,从历史智慧中汲取现实养分。它以编年体梳理千年兴衰,展现权力运作、制度演变与人性博弈的规律。无论是职场竞争中的策略权衡,还是社会现象背后的深层逻辑,都能在其中找到镜像。书中对治乱兴衰的剖析,助我们跳出当下局限,培养长线思维;对人物成败的记录,教会我们在复杂抉择中坚守原则。读史不是复刻过去,而是学会以史为镜,更清醒地理解当下、应对未来。
读点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