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放三年,百官跪求我进京称帝!

第587章 社稷之重(1/2)

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流放三年,百官跪求我进京称帝!》最新章节。

挺拔的主干,修长的叶片,绿中泛黄的枝叶中,一支支尖塔似的果实包裹在翠绿的苞叶中。

秋风吹过,紫红色的缨子迎风飘摇,枝干摇动,沉甸甸的煞是喜人。

远远望去,就像一排排插在地上的红缨枪,这便是王澹三人初见玉米地的感受。

“这……这就是殿下所说的玉米吗?”

江南别院,炎煌营外的菜地里,王澹望着眼前的大片翠绿,既新奇,又觉得不可思议。

他小心翼翼走到一株玉米跟前,颤抖着用手摸着上面的包谷,想要摘下,又不敢动手,踌躇了一会,回头问道:

“殿下,这便是它的果实吗?这东西现在成熟了吗?”

“小一点的还没有,不过这个大的,完全可以摘下来了。”

楚嬴走上前,顺手将包谷掰下来,剥去外面的苞衣,露出里面黄灿灿的玉米粒,将它交到王澹手上。

“这就是成熟后的玉米!”

王澹如获至宝,小心翼翼双手捧着这枚玉米,转身和身边的谢运、欧阳白一起研究。

“没错,这股清香味,刚才咱们吃的就是这个,这一颗颗果粒,想不到竟有这么多,啧啧,这可比麦粒和谷粒大多了!”

谢运凑近嗅了嗅,看着棒子上饱满的玉米粒,忍不住啧啧称奇。

“是啊,这果粒黄亮晶莹,宛若玉石,这玉米之称,可谓实至名归。”

一旁的欧阳白也看直了眼,惊讶道:“这东西这么大,只需一两支便能令人饱餐一顿,就是不知道,这一株大概能产几支?”

这话被楚嬴听见,笑着答道:“这一株,大约能产三到五个棒子,应该够一个人吃上一天。”

“那一亩地可以种多少株?”王澹忽然急切问道。

“一亩地……理论上可以种上千株,但考虑到土壤肥力跟不上,可能也就几百株,产量的话,和小麦差不多,亩产一两百斤的样子。”

楚嬴说这话时,心中忍不住感叹,这个世界没有化肥,粮食作物产量实在太低了。

哪怕是他有这方面的知识储备,要搞出氮磷钾这些化肥中的任意一种,也难比登天。

光是第一步,找矿,在这个没有专业矿石勘探人员的时代,就基本上断绝了大部分希望。

“这么少吗?我还以为这东西果粒这么大,再怎么亩产也不止这么一点。”

欧阳白摇摇头,忍不住一阵唏嘘。

“不少了,欧阳兄,来之前殿下不就说了吗,这玉米产量并不高,但它不是还有个好处吗?”

王澹看了欧阳白一眼,又看着楚嬴,道:“殿下,你之前说的,这玉米不挑地,山地、旱地都能种植,可是当真?”

“当然,只不过当初种植时,种子太金贵,本宫没舍得拿一些种在旱地对照比较,不然王先生如今便可以看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作精男配攻略日常
作精男配攻略日常
关于作精男配攻略日常:季余文在宿舍喝一口可乐被呛死了,果然人倒霉喝凉水都塞牙,死后被一股力量拉到了一个空间,里面有一个自称是系统,需要完成主线任务后才能回到原来未呛死的世界。啊啊啊!!!没人跟我说主线任务是败家啊!还有这个深井冰男主是什么鬼为什么一直跟着我季余文:这书桌影响我学习齐铭:换季余文:这个别墅风水不好齐铭:换季余文:这个齐铭:不喜欢的都换第一世界:同学你谁啊第二世界:病弱竹马好难哄第三
破天凉王
浴血山河
浴血山河
一寸山河一寸血,穿越回百年前战场上的最强战兵率领着一队残兵用牺牲绽放出璀璨的光芒!风月新书《血色战场:从打鬼子开始发育》已经5万字了,穿越抗日,抗美援朝,抗越等诸多战场的无限流军文,希望喜欢中国军人和外敌战斗的书友们喜欢!
汉唐风月1
神奇宝贝:我就一普通培育家
神奇宝贝:我就一普通培育家
+++++我穿越了。好消息是,我开了一家饲育屋。坏消息是,饲育屋马上就要倒闭了。开什么玩笑?我可是要成为一个神奇宝贝大师的男人。这一辈子怎么可能会去开店,不可能,绝对不可能!系统“三腿3选1?好吧,我承认我就想开一家神奇宝贝饲育屋。
月空明
北宋第一狠人
北宋第一狠人
当艺术皇帝觉醒铁血龙魂,烟花女子暗藏兵家谋略这是一场颠覆靖康宿命的血色浪漫现代狠人林木森穿越到宣和七年,发现自己竟成了历史上最窝囊的文艺皇帝宋徽宗。金銮殿上,满朝文臣还在为是否割地求和吵得唾沫横飞;御花园里,名动汴京的李师师正抚琴轻唱燕云十六州不是丹青,是朕的铁甲寒枪!当林木森撕碎瘦金体诏书,在李师师协助下他用现代人的意识知识重组西军,将神臂弓改良为床弩炮阵;借李师师的花魁身份搭建情报网,让辽主
毅红晨
杀敌爆装:淞沪杀穿鬼子司令部
杀敌爆装:淞沪杀穿鬼子司令部
坏消息:穿越1937淞沪战场,开局就是地狱难度!好消息:觉醒无限爆装系统,杀敌就变强!一枪一个小日子?直接爆出98K狙击枪!鬼子一个中队压上来?反手兑换10挺MG42!什么三八大盖?老子装备领先一个时代!小日子惊呆:他哪来这么多神级装备?!从小班长到铁血师长,部队人数扩充至10万!坦克、重炮、战斗机应有尽有!小日子以为稳赢了?殊不知,刘屹已剑指东京!目标:横扫一切,杀穿岛国,血债血偿!
嵩云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