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

第四十九章 诸面俱攻分虚实(2/2)

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最新章节。

见着轻伤的兵士,李密亲为再次包扎;见着这几日守战有功的将士,他亲自抚慰,赐以酒食、布帛;见疲惫不堪者,即命其暂退后营歇息,换上生力军。每至一营、一部,必问其所需,察其器械,勉励再三。夜深露重,李密犹披甲执炬,步履不辍。直至后半夜,方才巡罢。

却虽一番巡营,稍振了士气,目睹到各营的伤亡情状,李密心头,反而愈发沉重。

汉军四日试探,虽未破营,已给守军造成了极大的压力。若再等到汉军精锐上阵时,城外诸营能否守住?他实无十足把握。这夜,他未回郡府,就在北城楼上临时搭了张榻,和衣而眠。

……

翌日拂晓,天色未明。

李密就被城外密集的鼓角声惊醒。

他匆忙起身,冲到城楼扶栏处张望。蒙蒙天光中,十余里外的城北汉营方向,火光点点,鼓声沉闷如雷,人影幢幢,车马骚动,一队队兵马正从营中鱼贯而出,於营前空地上集结列阵。

烟尘在微明中升腾,与晨雾相混,肃杀之气直冲云霄。

王伯当昨夜陪着他在城楼住宿的,也已起来,在他身旁,亦望着城北汉营的动静,显是壮於前四日,低声说道:“明公,瞧这架势,汉军今日果然是要调精锐上阵了。”

李密尽力凝望着城北汉营的动静,吩咐令道:“去城西、城东看看,出营的汉兵有多少,各打何将旗帜,查明后,速来回报。”又令,“速召孟让、裴仁基、徐世绩诸公前来听令。”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不多时,天光渐亮,城北景象已清晰可见。

城北汉军诸营出营的兵马,已在营前空地上集合完毕,铺展开来,黑压压一片。

列阵整肃,旌旗猎猎,长矛如林。梯手等推着云梯、撞车等在前。前锋步卒持盾执矛,分列左右。后为数十架投石车、车弩等大型军械。再后是主力步卒。两侧是骑兵。主力步卒分为前后两个梯次,前边的梯次中高竖大纛。步骑各阵合计,粗略估算不下万人。

此前四日,城北汉军每次仅出动四五千人,今日兵力翻倍,确如王伯当所言,是要动真格了。

几个探视城东、城西汉军情势的参军相继回到北城楼,向李密禀报。

城东所出汉军,计约四五千,打着的是高曦的将旗。

城西所出汉军,与城北近似,近万之众,打着的是薛世雄的将旗。

王伯当皱眉说道:“明公,汉军城北、城西皆出万众,以此判断,今日汉军不但是将全力进攻,而且主攻方向不止一处,怕将是城北、城西两处。”

话音刚落,城北汉军阵中鼓声再变。

诸人望之,却见其主力步卒阵中,后边梯次的约三四千步卒,向右转向,调整了兵卒所面向的方向后,随即,在一面大旗和几面将旗的引导下,这支兵马离阵,径向城西方向移去。

很明显,这支离阵的汉军,是要去城西,给城西的薛世雄等部增兵。

这会儿,孟让、裴仁基、徐世绩等也已赶到北城楼。

孟让下意识地看了眼身旁的徐世绩,与李密说道:“明公,看来汉军不是城北、城西两面俱皆主攻,而是主攻城西我营。”

城西营中的魏军守兵,正是徐世绩部为主。李密心头一跳,但未有立即去看徐世绩,只是望着离阵,向西而去这数千汉军,抚摸胡须,做沉吟之态。

徐世绩顿感口干舌燥,手心渗出冷汗,强自镇定,急忙跨步上前,躬身请命,语气恳切,说道:“明公,汉军既主攻西营,臣敢请即刻前往!调集滚木、礌石,整备强弓、硬弩,亲督守军,定为明公死守营垒!若汉军主力压上,臣必率甲士死战,绝不叫薛世雄破营!”

李密这才顺势去看徐世绩,露出微笑,温和说道:“汉军今纵主攻城西我营,城西我诸营,营垒坚固,驻兵数千,亦足可应敌。懋功为我股肱,我之大将,焉可轻动?却尚不需懋功亲赴。”令从将中一人,“持吾令旗,速赴城西,传令罗孝德诸将做好应战之备,务使军心稳固,守御严密。若有军情急报,即刻来驰。懋功,你便留於此处,随我观敌料阵,调度策应。”

所令之将,其之心腹,护军张仁则也。

张仁则领命,持旗而去。

徐世绩低头称是,悄悄将掌心冷汗在衣甲内侧擦去。一个念头不受控制地涌上心头:“二郎呀二郎,你虽不曾散播俺与你潜通之谣言,今日专攻我西营,却更胜过你散播俺谣言也。”

又是担惊受怕,又隐隐懊恼,李密不放他去西营。

各种情绪在胸中交织,难以平息,而又不敢有丝毫表露於面上。他的心思,却无须多说。

……

只说城北、城东、城西三面的出营汉军兵马集合、列阵已定,增援城西的汉军也已到至城西。

辰时,汉军三面战鼓齐鸣,对城外三面的魏营,几乎是同时展开了攻势。

各面汉军阵中,旌旗遮天,杀声动地,攻势之猛烈,果是远胜前四日。

城东,高曦稳坐望楼,指挥若定。

汉军不仅以云梯攀附营墙,更集中精锐,多路并进,猛攻连接各魏营的甬道。

城北所出汉兵,焦彦郎部为主力。

其部汉军,亦是一面攻营,一面猛攻甬道,敌我在甬道外侧反复争夺,尸积如山。

汉军主攻的城西战场,更是惨烈异常。

老将薛世雄银甲白髯,亲立阵前,手中令旗挥动。数十架投石车同时发力,巨石呼啸砸落;数千弓弩手轮番齐射,箭矢遮天蔽日,死死压制魏军营墙。

刘豹头、石钟葵,以及增援而来的薛万彻部,各麾本部精兵,推着高大的云梯车、坚固的撞车,悍不畏死地扑向营垒;并亦扛着巨木猛冲甬道连接处,将破坏甬道作为重点的打击目标。

城西诸营的魏军守卒在罗孝德等的指挥下,拼死抵抗。

滚木礌石倾泻如注,弓弩手瞄准射击,每当汉军突破至甬道附近,便有披甲锐士自营门突出,与汉军短兵相接,连着几次,击退了汉军的强攻。

箭如雨下,烽烟蔽日,甬道两侧尸横枕藉,血流盈沟。惨叫与呐喊声,响彻了整个管城内外。

城中士民紧闭门户,躲在家中,无人敢出。

只有少数胆大者,攀到屋顶或树上,远眺战场。他们看到汉军如潮水般进攻,魏营守军拼死抵抗,听到震天的喊杀,吓得浑身发抖,亦不敢多看,便藏还室内。

激战自辰时持续至午时。

汉军攻势不停,轮替进攻,一直攻到入夜,方才鸣金收兵。

一天攻守,李密给城西增了三次援兵,给城东、城北各增了一或两次援兵。

……

张仁则赶回北城楼复命时,盔甲上沾满血迹,声音沙哑:“明公,西营遭攻四五轮。臣与罗孝德亲执旗立垒上,矢石如雨,士卒死战不退,营垒虽稍有裂,甬道虽有损,终未陷也。”

当在下午时候,城西诸营形势最为危急之时,王伯当到了城西诸营,代表李密振作守军士气。

他亲眼目睹了攻城西诸营的汉军诸部的精锐悍勇,面带忧色,说道:“明公,薛世雄乃故隋老将,刘豹头、石钟葵与今日增兵城西的薛万彻皆骁勇敢战之辈,其势非前四日可比。若汉军明日仍主攻我城西营,只怕难以久做坚守。不若遣调精兵,速援城西,加强守备。”

李密向城西望了望,忖思了会儿,令道:“调拨民夫、壮丁五百人,至西营助防,抓紧修缮被损坏的甬道与营垒;另调城中驻兵千人,明日一早支援城西。”下着令,他收回望向城西的视线,朝着城北撤退的汉军望了眼,却是转向了城东去望,拈着胡须,若有所思。

……

城北汉营,中军大帐内,烛火通明。

李善道立於沙盘前,其上是管城城防图,清晰地标注着管城外魏军诸营的虚实等况,何处是经过四日试探,已查明的坚固点,何处是可能的薄弱环节,皆以不同符号标记。

诸将与于志宁、薛收、王宣德等诸臣肃然从在其后。

屈突通进言说道:“大王,今日遵照方略,佯作主攻城西徐世绩、罗孝德诸营,薛公亲临矢石,各部奋勇,虽未克营,颇坏其甬道。料李密的注意力已被吸引到城西,臣以为,先前所定之策,时机已至,可以施行矣!”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夏鼎商鼐
夏鼎商鼐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七雄五霸斗春秋。顷刻兴亡过手。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前人田地后人收。说甚龙争虎斗。明代杨慎这首道尽多少古今兴衰,沧海桑田。夏代,作为第一个正史留名的朝代。它揭开了从“公天下到“家天下的序幕,真...
百里行检
战狼卫:开局救下德凯副队长
战狼卫:开局救下德凯副队长
『单女主』『理智主角』『人设不崩坏』皇甫武正——睁开眼睛——我是沙...我是创世神!!皇甫武正还没从巨大的疼痛中反应过来感觉自己的手好像被人拿起来转了个什么东西“嗯,还行只见轮盘指向的地方『巨神战击队地神套装』(内容包括:裂地变,地神符手链,战狼战击士,苍龙战击士,虎吼战击士,巨甲战击士)“行了,修正一下战力设定,好像就没啥缺的了,去吧皮...去吧皇甫武正!!!皇甫武正:???哎哟**!!!
终极天剑
这吕布,绝对有问题
这吕布,绝对有问题
关于这吕布,绝对有问题:血染江山的画,怎敌你眉间,那一点朱砂,覆了天下也罢,始终不过,一场繁华。白门楼兵败被杀的吕布,带着满腔意难平,重回十八年前。他说,我不是英雄,我只是想做一些,我认为对的事……
来一杯
汉疆喋血风云录
汉疆喋血风云录
两晋南北朝,五胡乱华,乱世之中,儿女情长,汉家江山正在遭受史无前例的磨难,华夏一族,第一次差点亡族灭种,少年追随拯救汉家的大英雄冉闵,几经血战,终于见到了曙光。当然还应该有谢安,王羲之,苻坚,王猛这些青史留名的风流人物,也不仅仅只是一个姓名,还有属于他们的故事传说。历史的责任,亲人的嘱托,推动着少年不得不,奋力拼搏,向上攀登。一部热血温馨的奋斗史!
汉家一小卒
我有无敌舰队
我有无敌舰队
关于我有无敌舰队:古有始皇一统六国,天下归一,筑长城以镇九州龙脉,为大秦、保社稷。今有我王新打破百年之不变局,合并华夏神州,引领炎黄再临世界巅峰。唐朝末年,各地节度使佣兵自重,割据地方,历史走进了战火纷飞的五代十国;十国末年,分裂本应被大宋一统,但历史被神秘力量所改变,大宋并未出现,华夏大地依旧四分五裂。王新魂穿百年来到这个世界,灵魂附身落难世家少爷身上。在这个恶意满满未知世界中,看他如何用科学
晓小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