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团宠:泼辣娘子福运绵绵

第四五章:气势恢宏的字体(1/1)

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农门团宠:泼辣娘子福运绵绵》最新章节。

宋雅拍拍姜氏的肩膀安抚了下,就淡淡的道,“不是还有村医,我就不信找不到可以帮忙代笔的人。”

“雅姐姐,我去帮忙喊村医过来!”翠环一听,立刻转身就要走。

可下一秒就撞进了一个带着淡淡雪松香气的怀里,抬头,却是她心中最仰慕的容小先生。

这下,小妮子脸唰的就红了,一时间站在原地不知所措,哎呀,容小先生真的好好看哦!

“不用去寻村医了,舍弟方才去过,村医出外诊,需得三日才能回来。”容琅氿朝翠环安抚一笑,就缓步走到村长前,作揖行礼道,“我身体已基本无大碍,这文书就由我来代笔吧。”

“容小先生肯帮忙那自然是最好的,这下就没有人再敢多说什么了吧。”村长见了也是大喜,朝着老宋家众人冷哼一声,就赶紧将人请到桌案旁。

“该死的!”

老宋家众人则气的脸都绿了,心中暗骂病秧子不好好躺着,出来多什么事儿!

此时,宋雅也正站在桌案旁,一见到她,容琅氿就忍不住想起当日在她怀里时被轻薄的经历,脸上微微发热。

“谢谢你了。”见着心心念念的小白兔出现在面前,宋雅眼睛一亮,心情都好起来了,赶紧笑嘻嘻的赶紧将笔递过去。

容琅氿伸手去接,不想就这交接的片刻功夫,手背竟被快速的摸了一下!

“你!”容琅氿不用想都知道发生了什么,手一抖差点没把毛笔给扔出去,一张俏脸瞬间就由红便黑。

这个,不知羞耻的女人!

“容小先生,怎么了?”见他身形突然僵住,村长不由一脸疑惑的询问。

“没事!”容小先生摇头,看着一脸无辜的宋雅有些咬牙切齿的回了句。

心中却是万分的懊恼,这样一个不知廉耻的放荡女子,他就不该心软出来帮忙的,一定是今日的汤药吃错了!

可想到她方才站在人群中据理力争维护母亲和弟弟的样子,沉稳如山峦,周身携着睥睨苍生的锐气,容琅氿心中就一阵动容。

“呼…”

最后,容琅氿还是深呼吸口气,提笔写了起来。

虽然心中十分看不惯宋雅的孟浪行为,可他终究不是那种言而无信的人,依然规规矩矩的将村长所说都给写好。

宋雅在旁边看着,眼底不由浮现惊艳之色。

如果说,之前对这只小白兔的喜欢是因容颜出色的惊鸿一瞥而心动,那么现在,却是真的被他的内才所吸引。

笔走龙蛇,苍劲有力,行云流水间势若游龙,透着铮铮铁骨之气,苍劲之力几乎透出纸背。

如此气势恢宏的字体,实在不像是他这样一个常年病卧在榻的柔弱书生能够写出来的,有些令人意外。

宋雅是个实实在在的颜控,但却不仅限于颜值,而是一切美的东西。特别是从小就喜好练字的她,对写字好看的人更是有着别样的偏爱。

“写的可真好,不愧是我看上的人。”宋雅摸着下巴,忍不住呢喃低语。

她的声音很小,别人都听不到,可如今和她并肩站着容琅氿,却听到了。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快穿:白眼狼,你们过来下
快穿:白眼狼,你们过来下
李兆穿越到各种世界,替可怜兮兮的原主们讨回公道,打脸极品,逆转人生!无受气,该报复的白眼狼们一个不留。不能怀孕的妻子残疾的女儿重生女配偷狗贼绝户侯府女
豆腐不加辣
东北军着名爱国将领于学忠
东北军着名爱国将领于学忠
于公威武震四方,学富五车战沙场;忠肝义胆照乾坤,抗日英名永流芳。铁骑突出刀枪鸣,将军豪情胜天骄;誓守河山驱日寇,血染战袍志未消。烽火连天战鼓擂,将军奋勇当先摧;智勇双全敌胆破,威震敌阵敌魂飞。将军英名传千古,后人敬仰永不忘;抗日功勋昭日月,民族复兴有光芒。一部近百万字的长篇小说,聚焦这位传奇的东北军着名爱国将领、抗日名将于学忠,展现宏大的架构、丰富的人物和跌宕的情节。
于学忠
夫人茶又娇,清冷权臣折了腰
夫人茶又娇,清冷权臣折了腰
关于夫人茶又娇,清冷权臣折了腰:评分刚开,后面会慢慢涨上来的江照月穿书了。穿成男配愚蠢恶毒的前妻。原主“战绩喜人:虐待下人。不敬公婆。带着一笔银钱,和一个穷举子私奔。被卖进青楼。得了脏病,在极其痛苦中死去。这……这是原主的命,不是她江照月的命!她可不管什么剧情不剧情,该吃吃、该喝喝、该骂人骂人、该打人打人、该勾引男配就勾引男配。一段时间后……下人:二奶奶是世间最好的主子。公婆:儿媳聪慧贤良啊。穷
有花有果
彘仇
彘仇
关于彘仇:前世是世家嫡女的翘首,是母仪天下的皇后,因清高孤傲而引狼入室,直至落的自己被做人彘残死,整个家族也因此覆灭。重来一世,机会难得,看她如何大杀四方……
青木秋桑
三姝破局:幽冥玉佩之谜
三姝破局:幽冥玉佩之谜
关于三姝破局:幽冥玉佩之谜:女主苏瑶以玉佩开启密道,联合沈砚之率军护驾,林婉清当庭指证七皇子谋反,楚汐以毒剂配方为证揭穿李长庚罪行。七皇子伏诛,皇帝临终托孤苏瑶,允诺女子可入仕参政;林婉清母亲沉冤得雪,她选择退隐江湖开设女子学堂;楚汐继承师父遗志,成为太医院首位女仵作,暗中追查幽冥阁余党;沈砚之辞去官职,陪苏瑶镇守朝堂,两人以“君臣之谊掩饰彼此情愫。最终,大楚颁布,三位女子以不同方式在新朝留下传
文苓笔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