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吕布,白门楼开局

第771章 兵甲已足,挥师关中(1/2)

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三国:我吕布,白门楼开局》最新章节。

高邑城本身城高墙厚,再加上城中守卫众多。

只要拼死一战拖住曹军主力,等高干和袁熙率军回援,未必就不能重新将曹操赶出冀州!

袁尚吩咐既定,高邑城守军继续加强守卫。

而袁熙和高干,也是火速返回幽州和并州准备调兵前来支援!

建安十年,三月初十,临洮城。

开春之后凉州一地局势安稳,羌人搬迁事宜正在有条不紊进行中。

金城郡和武威郡方面,有黄忠和太史慈坐镇其中,再加上韩遂现如今困境重重,吕布料他也不敢兴起什么反攻之心。

不过为了以防万一,吕布并未将黄忠和太史慈二将回撤,仍是让他们各领大军一万人继续坐镇其中。

为了弥补军中大将不足的问题,趁着汉中郡和成都等地调运粮草的机会,吕布将高顺从成都一并调来临洮城。

凉州之战之所以不让高顺参加,主要是蜀中新定,除了高顺之外,其他人等吕布根本不放心让他们坐镇成都。

但是经过一两年治理下来,蜀中之地已经尽数平定。

以步骘的本事,再加上吴懿和严颜等人坐镇一方,倒也不怕益州之地还有什么战乱发生。

除此之外,关中之战肯定是一场硬仗。

把高顺调过来,陷阵营将士们战力也能更有保证一些。

将军府议事大厅之中,看到场中诸将全都是跃跃欲试。

吕布率先开口道:“列位将军,经过将近半年休整之后,现如今三军将士们兵甲已足,粮草就位。”

“本将准备正式发起关中之战,尽快拿下三辅到洛阳一线!”

“此番用兵,还望诸位都能尽心尽力,争取各有功勋!”

从去年冬天开始,军中诸将就已经十分期待关中之战了!

此时听到吕布准备正式用兵,场中诸将立马各自请命!

吕布笑了笑,然后双手虚按一把开口道。

“正所谓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文和,你先给大家说一说,敌我双方的基本情况吧!”

贾诩拱手道:“去年底我军拿下凉州七郡之后,经过一番整编,将军府在凉州方面的总兵力,已经达到十三万人!”

“为了确保韩遂不会牵扯我军后方,黄忠将军目前仍率军一万人坐镇金城郡,而太史慈将军也率军一万坐镇武威郡。”

“除此之外,武都郡、陇西郡等地,还有一万军驻守各处进行布防。”

“所以我军此番攻略关中,可以调动大军十万人左右,这其中包括将军府正兵四万人,去年底刚刚整编的凉州士卒三万人,再加上前来助力的羌兵三万人!”

凉州之战结束之后,如果吕布全力募集新兵,将军府在凉州一地的总兵力,至少能够达到十五万人以上!

但是凉州一地连年战乱之下,人口稀少,土地抛荒情况极为严重!

几十万羌人部落出山,几乎全靠汉中和蜀中府库进行支援。

如果一下子招募太多士卒,第一是后勤方面压力太大。

第二是太多青壮参军,肯定会影响到凉州一地的农业发展。

所以吕布反复斟酌之下,终于还是没有从凉州本地大肆募兵。

只是将原本散落各处的凉州军士卒重新整编一下,然后又调动三万羌兵为之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神奇宝贝:我就一普通培育家
神奇宝贝:我就一普通培育家
+++++我穿越了。好消息是,我开了一家饲育屋。坏消息是,饲育屋马上就要倒闭了。开什么玩笑?我可是要成为一个神奇宝贝大师的男人。这一辈子怎么可能会去开店,不可能,绝对不可能!系统“三腿3选1?好吧,我承认我就想开一家神奇宝贝饲育屋。
月空明
混沌观测者:无的万界颠覆
混沌观测者:无的万界颠覆
他是宇宙奇点诞生前的混沌意识聚合体「无」,以「观测者」之姿见证万亿纪元更迭,却在新宇宙大爆炸的冲击下苏醒,从此开启穿梭万界的奇妙冒险。
爱因不斯坦
落魄县男:捉奸现场成了订婚仪式?
落魄县男:捉奸现场成了订婚仪式?
捉奸现场成了订婚仪式?:开局一睁眼,长公主正光溜溜的躺在他怀里,还是在她未婚夫家里……古汉语专业的林枢重生成了同名同姓的落魄县男,人人笑骂的草包,还是在一个从来没有听说过的大雍王朝。本想当个小小爵爷享乐一生,怎料自己已经陷入漩涡,那只能奋起提刀了!嫂嫂!咱们能不聊肩挑两房的事了吗?什么?三位公主自我攻略了?魔教圣女,敌国太后,西域公主,道门女冠,大同婆姨,圣洁尼姑。你们别贴这么么近啊!女帝:“爱
椒丝腐乳西瓜汁
玉符传奇
玉符传奇
关于玉符传奇:以大唐盛世为背景,讲述陈玄策与双鱼玉符的传奇故事。唐太宗年间,西域局势动荡,各方势力虎视眈眈,神秘的双鱼玉符成为稳定局势的关键,它不仅是权力信物,更藏有足以影响西域格局的秘密。陈玄策,一位智勇双全的大唐将领,肩负使命踏上西域征程。他将玉符贴身保管,凭借过人的军事谋略与智慧,在龟兹以少胜多,平定叛乱。此后,他带着玉符穿梭各国,结盟谈判、传播文化、促进贸易,却也因此成为多方势力的眼中钉
南极老翁
霸牛狂牛神传承
霸牛狂牛神传承
新作品出炉,欢迎大家前往番茄小说阅读我的作品,希望大家能够喜欢,你们的关注是我写作的动力,我会努力讲好每个故事!
九洲神宫的袁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