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吕布,白门楼开局

第1505章 曹操增援南皮城(2/2)

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三国:我吕布,白门楼开局》最新章节。

“所以中山郡之战开打,必须要等到张辽所部赶到才行。”

“但是目前来看,张辽在河内郡并无动作。”

“所以中山郡方面,我们一时半刻也不必过于担心!”

曹操沉思片刻道:“如果吕布真要调动张辽所部前去中山郡参战,为何河内郡方面却一直按兵不动?”

荀攸拱手道:“有两个可能,第一,吕布想要先从渤海郡打开局面。”

“将我军在安平郡兵马,先行调拨到南皮城。”

“第二,河内郡与河东郡,都是军屯。”

“现如今夏粮待收,吕布想要让张辽带兵收完粮食再赶过来!”

程昱点头道:“属下以为,第二种可能比较大!”

曹操负手而立,然后沉声道。

“所以张辽所部想要赶赴中山郡,一要等到夏粮采收完毕。”

“二要通过飞燕所部阻拦,然后才能安然抵达。”

“可无论如何,三两个月之内,中山郡必然不会生变?”

荀攸当初让张燕带兵三万,在太行山中伺机而动。

一旦张辽动身,就能想办法袭扰太原、上党等地。

除非吕布不顾太原上党两地安危,否则张辽就到不了中山郡!

就算张辽能够击退张燕,那也要耗费许多时间!

所以中山郡这边,光靠黄忠自己,他同样无力强攻!

荀攸拱手道:“正是如此!”

“所以我军援兵,可以先去解决渤海郡危局!”

“毕竟河间郡与中山郡两地,一时半刻不会有太大变故!”

荀攸的意思很清楚,南皮城那边,曹真已经快要顶不住了。

但是河间郡跟中山郡,这两地战机未至,楚军应该不会轻易动手。

所以眼下之局,要先急而后缓!

曹操思虑片刻道:“万一高顺所部,果真派兵拦截又如何?”

从荀攸方才一番分析来看,眼下之局确实要先救渤海郡。

但是曹操也确实担心,高顺这是故意围城打援!

荀攸拱手道:“我军增援之兵,从信都城离开之后可以缓缓向前。”

“此一去斥候先行,仔细查探!”

“如果敌军果然出兵拦截,那就暂缓向前,隔空对峙。”

“高顺分兵之后,他手下兵马锐减,南皮城斥候看到,自然就知道援兵将至,军心士气必然一振!”

“若是高顺不去派兵拦截,那就让三万大军入城协防。”

“如此一来,我军兵力大增,高顺自然不能继续攻城!”

曹操开口道:“可高顺若是围而不攻,将我军援兵锁死南皮又如何?”

荀攸开口道:“丞相勿忧,高顺纵有此意,却没有这么大的实力。”

“毕竟我军援兵赶到之后,南皮城总兵力将会达到七万人!”

“如果再加上河间郡和安平郡剩余兵马,完全可以协助援兵出城!”

曹操反复权衡一番之后,终于缓缓开口道。

“既如此,就调兵三万,去往南皮城!”

“子孝,这回你亲自带兵!”

“切记一路行进之下,务必要仔细打探,绝不能被敌军埋伏!”

“等到南皮城危机解除,你再重新领兵而回!”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四合院杀的兴起,把系统一块干掉
四合院杀的兴起,把系统一块干掉
路平安魂穿一个头部受伤的傻子兵团知青,回城接妹妹时意外发现自己居然来到了一个混乱的影视世界。极品一家人居然是四合院众禽兽中的一员。自己是被骗下乡…开局就被分家…被当成拖油瓶的妹妹分给了他…四合院众禽还想用老一套威逼胁迫和道德绑架,动不动就大谈"天下无不是的长辈"。好好好,这么整是吧?正当路平安准备大杀四方,团灭众禽时,上班途中忙着打架的系统姗姗来迟。"现发布任务,请宿主拯救四合院,让大家从此过上
都退后让贫道来
穿越大唐:农家子弟挣钱忙
穿越大唐:农家子弟挣钱忙
农家子弟挣钱忙:大唐盛世,繁花似锦,万邦来朝,其辉煌千古流传。唐太宗一句“民为水,君为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令我华夏儿女对那个风云激荡的时代充满了无尽遐想。张毅魂穿大唐,没有系统,没有金手指,且看他如何凭着现代人的知识和经验挣钱发家,与千古一帝李世民相遇,又会擦出怎样的历史火花……
智阳雨
胜天半子祁同伟之我的血也是红色
胜天半子祁同伟之我的血也是红色
关于胜天半子祁同伟之我的血也是红色:电视剧前吃瓜少年李征,在胜天半子祁同伟陀枪自尽同时,穿越到名义世界中刚刚调任缉毒警的祁同伟身上。乱枪击毙歹徒后,因立功受到表扬及电视台采访。与在京城的大爷爷相认。
笑的好憔悴
四合院,瘟神驾驶员,逮谁干废谁
四合院,瘟神驾驶员,逮谁干废谁
‘来都来了,不犯点贱,多亏啊!’秉承这样理念的狠人驾驶员,生生把自己活成了大院儿瘟神!从全员大会上,戏耍众禽,当众枪击贾东旭开始!为了让自己过得更好,他拼命祸害大院儿众禽。数十年后,坐拥资产无数,被称八离世家鼻祖的梁大刚,面对媒体,淡然的指着自家恭王府那一百零八间藏宝阁道。“什么选不选妃的,她们只是我们公司旗下签约的主播歌舞团,那些就是她们的直播间!“请问梁先生,那外面传您晚上会翻牌子进房间,您
烂烟斗
高门庶子
高门庶子
穿了,好消息是穿成魏国公府的庶子,不愁吃不愁穿,不用为生计发愁。坏消息是他不仅不受宠,还被嘲笑看不起。呵呵,莫欺少年穷,且看他读书参加科举考试。
周树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