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人修仙:开局一张混沌符

第609章 【修复神念,赵括归国】(2/2)

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凡人修仙:开局一张混沌符》最新章节。

参悟欧冶子的核心传承。

一心二用!

当然了,体内的干将剑,徐长安仍旧在血祭中。

这东西不需要消耗神念,体内精血温养之下,自然能够炼化。

……

赵国,邯郸城!

传送大殿中。

青白色的光芒一闪,就有两个人影落在了一个传送阵的接收端祭台上。

“嘿……”赵括迈步从祭台上面走下来,道:“这传送阵法,还没有我师弟布置的好,晕……”

“坐我师弟的传送阵,我就不会晕!”

“赵将军师门之中都是人才啊!”旁边一个身穿暗红色粗布麻衣的副将笑呵呵的恭维。

赵括却昂首挺胸,道:“那是,我这个师弟,可是一等一的人才!”

“咱们现在去哪里?”赵括问:“先去见赵皇吗?”

“是!”那福将道:“陛下说了,赵将军您来到之后,第一时间入宫见他!”

“应该的!”赵括深吸一口气,道:“那就去见陛下吧!”

二人从赵括邯郸的传送大殿中走出来,沿着笔直而又宽长的街道前行。

自有车马接送。

三百人的仪仗队开道,将赵括和那副将一起给送到了赵国皇宫的门口。

赵括下车,抬起头看了看皇宫上面那赵国国运凝聚出来的一把弓箭,不禁内心感慨了一下:若是师弟在此的话,这刀剑应该能化为金龙了吧?

就在这个时候!

砰……

赵国皇宫上面的气运弓箭真的就一瞬间崩溃了。

无数气运之力,逐渐凝聚出一只火红色的大鸟来。

这鸟是什么神兽,赵括也不认识。

不过可以肯定,这是有大气运者接近赵国皇室而产生的一种特有气象。

“难道……我也成了大气运者?”赵括不禁摸了摸自己的肚子。

就在他愣神的功夫,忽然看到旁边一辆马车停住,一名身材高大的公子从那马车上面走了下来。

此人一身黑色的玄衣,身上贵气盎然。

“秦国人?”赵括眉头一皱。

旁边副将道:“您还不知道吧……这是秦国的公子子楚,又名异人,如今来咱们赵国是做质子来了!”

赵括问:“他和那位老秦皇什么关系?”

“老秦皇是他爷爷!”副将道:“子楚的父亲嬴柱,是老秦皇的儿子!”

“哦!”

赵括点点头:“此人居然是个大气运者!”

“不是!”副将道:“子楚来过这里多次,并不能引起皇宫上面的气运悸动,我听说是他新找了个女人,这个女人不但有倾国倾城之貌,更是大气运者。”

“你看!”

副将捅了捅赵括。

赵括看过去。

却见那马车帘布晃动之间,一名绝世女子若隐若现。

若是徐长安在这里定然能认出,这女人不是别人,正是当初在商君庙看到的吕不韦身边的那赵姬。

“你有身孕了,回去好生歇着就行,我去求见赵皇!”子楚跟女人摆摆手,送那马车离开。

然后!

子楚和赵括二人,几乎同时整理衣衫,然后往赵国的王宫而去。

果然!

那车马一走,头顶赵国气运恢复,重新化为了一双弓箭。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史上最弱男主角
史上最弱男主角
新作品出炉,欢迎大家前往番茄小说阅读我的作品,希望大家能够喜欢,你们的关注是我写作的动力,我会努力讲好每个故事!
我更在乎你
剑魄沉星录
剑魄沉星录
明嘉靖二十三年,江湖暗涌,星图为刃。武夷山巅寒潭深处,一卷暗藏王朝命脉的「璇玑图」现世,图中星轨交错,竟暗合漕运命脉与皇陵龙气。云水七变传人段无涯因缘际会得此秘卷,却不知自己已成搅动天下风云的棋子——金陵慕容世家独目家主慕容千秋以紫微斗数推演天机,借朝廷「紫薇卫」之力布下**七星锁江局;十二连环坞总瓢把子楚霸先手握漕运密道,却在滔天权势前陷入道义两难;神秘琴师萧月璃指尖暗藏杀机,焦尾琴中冰魄针出
小师弟m
修仙有镜
修仙有镜
境界:练气、筑基、结丹、元婴、化神……从小便是孤儿的陈二柱,抓住机会进入到灵鼎仙门,成为门内的一名杂役弟子。靠着一面能复制强化万物的铜镜,在修仙界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下品聚气丹,能强化增强出极品聚气丹!下品筑基丹,能强化增强出极品筑基丹!下品结婴丹,能强化增强出极品结婴丹!下品雷击符,能强化增强出极品雷击符!下品法器,能强化增强出极品法器!低阶法术,能强化增强出天阶法术!其他修士有的资源陈二柱
紫色大宝剑
仙落凡尘
仙落凡尘
仙界最强宗门的襁褓少主欧阳奚旺,意外坠入修真界凶险的万灵祖森。得遇麒麟神兽认主相伴,于莽荒林海中以兽为友,以木为家。啼笑皆非的野性成长十四载,终携神兽踏足尘世。入宗门,习剑道,懵懂少年初尝人情冷暖。身负仙缘之谜,脚踏凡尘之路,一段交织着笑闹、羁绊与暗涌风云的传奇,自此掀开帷幕。
远滨
穿越自带唐刀的我纵横世界
穿越自带唐刀的我纵横世界
我叫武平,你也可以叫我武无敌,我穿越了,自带一把淘宝上买的唐刀,还有一个游戏面板一样的系统。而这个世界却很有意思,世界上有许多武侠人物传说,更有他们的武学以及家族流传于世,如李寻欢,乔峰,郭靖,浪翻云,庞班等等,还有许多从未听过的传说人物,就好似这个世界结合了诸多世界而成的一般。切看如何成就武道无敌的成就。
渠铭太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