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世临仙:从氏族崛起开始

第96章 种田(2/2)

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傲世临仙:从氏族崛起开始》最新章节。

很快,姜北源也把需要的树木之类的拿来了,都是一些粗大的古树,不过这些即使数千年的古树。依旧没有产生灵智,如果是猛兽或者其他种族,千年的时间,就算是熬,估计也成修士了。

再次证明了紫云的特殊,可能也和她是灵材有关系吧。

经过三天的时间,居住的地方终于布置好了。

为了更好的修炼,姜北辰区分了几个区域。

分别是休息区,温泉区,修炼闭关区,制符区……

虽然只有两个人,但是南荒都是无主之地,也不用担心占据了这么大的地方,有什么不对的。

而这几天下来,姜北辰也在周围寻找了一下。没有发现特殊的天材地宝,倒是在枯骨堆里面,找到了几十棵灵药血灵芝。

这是由普通的灵芝长期浸泡血液,变异而来的一种灵药,这也算是不小的收获了。

适合炼制疗伤丹药,养魂丹药之类的。可惜姜北辰不是炼丹师,只能先收起来再说。

一切准备就绪之后,姜北辰开始种植灵米灵药了。

灵米还行,可以达到一年一熟。灵药就不确定了,虽然都是低级灵药,但快的话,也需要三五年之类的。

这点时间,对于一名修士来说,确实不算什么。而对于一个家族来说,更是转眼间的事情。

耕种灵田,就需要灵水灌溉。

他先是开垦了十几亩田地,把土翻新之后,就来到灵脉温泉口处,把堆积在温泉底下的淤泥清理出来。

这些淤泥都是经过灵水浸泡的,不仅可以当做肥料,也比普通的灵田更加肥沃。

普通的灵田,需要不停的灌溉灵水,时间久了,泥土当中就带有灵气,可以称作上等灵田。

而用这些泥土,可以说一步到位。要不是人手少忙不过来,再加上淤泥不够多,姜北辰也不可能只开垦了十几亩。

毕竟种植灵田,也会占用修炼的时间。

对于那些苦修效率高的人来说,宁愿修炼也不愿意浪费时间。而对于姜北辰这种没什么效率的人来说,这种苦修并不适合他。

所以他更愿意做一些其他的事情,例如参悟术法,炼制符篆,亦或者像现在这样种种灵田等等。

虽然有点浪费时间,不过每天吃着灵食,也比苦修来的效率高,这叫磨刀不误砍柴工。

不过这种方法来的修为,也是有缺点的,那就是根基不够扎实。这些对于姜北辰来说都不是事。

姜北辰算了一下时间,灵米之类的,差不多十天浇一次水,而且还不是直接的灵水,而是那种稀释后的才可以,不然灵米会因为能量太多而撑死的。

至于灵草灵药就不好说了,有的是十天半个月,也有的是三五天,还是直接用灵水浇灌。

也不是什么特别的灵药,都是制作小元灵丹的药草,毕竟小元灵丹可是硬通货,不愁没有销量。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地煞七十二变
地煞七十二变
《地煞七十二变》是祭酒精心创作的其他,八二小说网实时更新地煞七十二变最新章节并且提供无弹窗阅读,书友所发表的地煞七十二变评论,并不代表八二小说网赞同或者支持地煞七十二变读者的观点。
祭酒
我在修仙界做厨子
我在修仙界做厨子
穿越至古代,有人修仙,有人权谋,作为一个不能修炼的普通人,张黄只想好好经营小食堂,过好平凡的日子。但是童年的意外让他和瑞兽白泽结下渊源,张黄发现他做的菜能加快修士修行,他吃的妖兽血肉能增强自身体魄。想象一下一众大能修士辟谷也不要了,一边吃臭豆腐,一边涮火锅,一边灌可乐,一边炫方便面。再想象一下文武百官在朝堂上为了粽子是吃甜的还是吃咸的而吵得不可开交
云学徒
阴盛阳衰?关我一个炉鼎什么事
阴盛阳衰?关我一个炉鼎什么事
(阴盛阳衰+逆推+非爽文+架空+慢节奏)转生到这个阴盛阳衰修真界的安生自幼谨小慎微,只求安稳修行,多活一些时日。怎奈族里好姐姐是个有恋骨癖的变态,整天想着把他炼成白骨炉鼎。为了不被做成任人把玩的法器,少年只能挺而走险,修炼神通。自此天地高远,寰宇浩瀚。他是朝不保夕的巫族少年,也是那助纣为虐的灵狐,既是慷慨赴死的正道豪杰,也是为祸苍生的魔道魁首……但少年却不知,命运的馈赠都有价格,早已有无比恐怖的
兄弟别回头我是捣蛋猫
我毫无修为却无敌修仙界
我毫无修为却无敌修仙界
我刘长生资质逆天却不能修炼,师父带我入宗,各种天材地宝供我使用!可惜宝物全用了,却没有半点修为波动。虽然是个凡人,但是我的速度却无人能及,宗门高层就差把我解剖了。而除了不能修炼外,其他的旁门左道都一学就会!包括炼丹、炼器、神魂、阵法、肉身都可以修炼,唯独没用修为!但是我依然保持每天修炼一个时辰,只是修炼十万年了,还是一个凡人。而宗门长老,要么老死,要么被别人杀死的,要么意外死的,连师父和师兄弟都
寻宝探险者
张锡九
张锡九
一个俊朗的前朝皇室后裔,一出生就生逢乱世,国破家亡。幸有舅舅临危从宫中将他带到民间。可在他二十二岁时,视同父亲的舅舅却离奇失踪,舅母也忧陏而终。张锡九在调查父亲的死因时被黑衣人追杀,跌落悬崖。他一朝重生在十七岁,他彻底顿悟了自己今生的使命,他天赋异禀,在家族神灵的佑护下,又集两世的超能,终于找到前世的仇人,还揭开了惊天的秘密。
柿子正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