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现代日常白话版

第383章 俏丫鬟抱屈夭风流 美优伶斩情归水月6(1/2)

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红楼梦】现代日常白话版》最新章节。

晴雯哽咽了半天,才说出半句话来:“我还以为再也见不到你了。”接着就咳个不停,宝玉也只有哽咽的份。

晴雯道:“阿弥陀佛,你来得正好,快帮我倒半碗茶过来给我喝,我渴了半天了,叫个人也叫不着。”

宝玉听了,赶紧擦了眼泪问:“茶在哪儿?”

晴雯道:“那炉子上的那个就是。”

宝玉看过去,虽然有个黑陶壶,看起来却不像是个茶壶,

宝玉只好在桌子上拿了一只碗,很大很粗糙,不像是个茶碗,还没拿在手里,就先闻到一股又油又膻的味道,

宝玉只好拿了过来,先用水洗了两次,又用水冲了冲,才提起那个沙壶倒了半碗,

一看,大红色的,不太像是茶,

晴雯扶着枕头道:“快给我喝一口吧,这就是茶了,哪能和咱们的茶相比。”

宝玉听晴雯这么说,先自己尝了尝,没有清香味道,也没有茶叶,只有苦涩的味道,稍微有点茶的意思而已。

尝完,才递给晴雯,就看见晴雯就像得了甘露一般,一口气都灌了下去。

宝玉心里暗想:“以前那么好的茶,她还有不满意的地方,今天却是这样的,

由此看来,可想而知,古人说的‘吃饱的人见了美食也没有食欲,饿肚子的人吃到糠也会满足。’

古人还说‘干饭吃饱了,就想吃点粥’,真的是对的。”

宝玉一边想,一边流泪问道:“你还有什么话想说的,趁着没人,告诉我。”

晴雯呜咽道:“有什么好说的,不过是活得一刻是一刻,过得一天是一天,我知道我顶多也就这三五天,就要去了,

只是有一件事,我死也不甘心,我虽然长得稍微比别人好些,和你并没有什么私情,要偷偷勾引你做什么,

怎么就一口咬定我是狐狸精了,我太不服了,今天既然担了这个虚名,临死前,不是我要说一句后悔的话,

早知道是这样,我当时也应该另做打算的,没想到是我自己想得太简单了,只想着反正大家总是要在一起的,

没想到凭空里生出这种事情来,真是有冤无处诉。”

说完又哭了起来。

宝玉拉着晴雯的手,只觉得她瘦如枯柴,腕上还戴着四个银手镯,就哭着道:“先把这个卸下来,等好了再戴上吧。”

于是就帮她卸了下来,塞在枕头下,

又说:“只是可惜了这两个指甲,好不容易留了两寸长,这一病,又损了一些。”

(宝玉的关注点,真的让人无语透了。)

晴雯擦了眼泪,就伸手拿来剪刀,把左手上两根葱管一般的指甲剪了下来;

又把手伸进被子里,把贴身穿着的一件红绫袄脱了下来,

和指甲一起都给了宝玉:“这个你收着,以后看见了就跟见到我一样,

快把你的袄儿脱下来给我穿,我将来在棺材躺着,也就像还在怡红院一样,

按理说不应该这样的,只是我既然担了这个虚名,我也是没有什么办法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我靠现代知识养家送儿考科举
我靠现代知识养家送儿考科举
一代暴脾气武术大师一觉醒来发现自己穿越了,还成了三个孩子的母亲,更有一家子都在做梦都想把自己赶出去好迎娶有钱的寡妇进门。
挖坑埋烦恼
世子大婚日,逃妾带崽死遁了
世子大婚日,逃妾带崽死遁了
周从显大婚那日,妾室和女儿死在了英国公府那一场离奇大火。他眼睁睁看着火光冲天,破天荒地哭得撕心裂肺。千里之外的禹州,多了一个自京城而来带孩子的美貌客商。直到他奉旨入禹州驻守。那双日日入梦的身影骤然出现在眼前。她正在旁人的身侧,巧笑嫣然。他的女儿,在别人怀抱里叫着爹爹。他眼底猩红地质问,“你为何躲着我。”她笑得疏离淡然,“公子认错人了。”
当玥
万兽归昭
万兽归昭
云昭天生废灵根,在宗门受尽欺辱,直到她捡到一只独眼三脚怪猫。这只记录的三脚猫讙龇牙咧嘴地骂道:“看什么看!在看本王把你眼睛挖了!”可后来画风就变了:傲娇九尾狐搬进她的闺房:“本座只是嫌外面太吵了。”憨憨旋龟天天驮着她过河:“你比灵石都轻。”就连冷面谢无尘的白虎,都开始偷她缝给讙的小鱼干袋子。随着混沌之气侵蚀修真界,暴走的异兽、隐秘的灭门血案、还有谢无尘手中那柄指向她咽喉的剑,都在逼迫她揭开真相:
鹿豆糕
亲妈重生第三天,全家都被逼疯了
亲妈重生第三天,全家都被逼疯了
黄老太生了6个儿女,一辈子累死累活,供几个孩子上学买房结婚,帮着拉扯孙子孙女,要钱给钱,要工作给工作,每天买菜洗衣服做饭接送孩子忙的像个陀螺,就差没把自己的骨髓吸出来喂给孩子。临老却没钱治病,还要求着儿女给口饭吃。黄老太不懂,呕心沥血一辈子,图啥啊?图病床前无人孝顺,图养老院被吃屎灌尿?重生回到50岁,黄老太看着活蹦乱跳兴风作浪的逆子恶女们,大牙一呲,棍棒伺候!要钱?没有。要工作?做梦!想寻找母
是以卿卿
超硬核解读资治通鉴
超硬核解读资治通鉴
关于超硬核解读资治通鉴:读,从历史智慧中汲取现实养分。它以编年体梳理千年兴衰,展现权力运作、制度演变与人性博弈的规律。无论是职场竞争中的策略权衡,还是社会现象背后的深层逻辑,都能在其中找到镜像。书中对治乱兴衰的剖析,助我们跳出当下局限,培养长线思维;对人物成败的记录,教会我们在复杂抉择中坚守原则。读史不是复刻过去,而是学会以史为镜,更清醒地理解当下、应对未来。
读点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