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现代日常白话版

第318章 贾二舍偷娶尤二姨 尤三姐思嫁柳二郎3(2/2)

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红楼梦】现代日常白话版》最新章节。

别人学习需要重复一万次,她只需要想做就可以?还是说这种学习她重复了一万次?)

尤三的母亲和姐姐两个也总是劝她,尤三反而说:“姐姐你糊涂啊,

咱们金玉一般的人物,白白让这两个无耻的草包玷污了,也太无能了,

而且他家还有一个利害的女人,现在还瞒着她,她不知道,我们才能安生,

要是有一天她知道了,怎么会善罢甘休,肯定会大闹一场的,到时候还不知道谁生谁死呢,

我不趁现在作贱他们,拿他们取乐来做抵偿,到时候岂不是白白落下个臭名声,后悔都来不及。”

听尤三这么一说,这母女两知道劝不动她了,也就不再劝了。

尤三姐天天对吃的穿的都是挑三拣四,

首饰打了银的,又要金的;有了珠子的又想要宝石的,

吃了肥鹅,又要杀肥鸭,哪里不称心了,就把桌子一掀,

衣服不合她的意,不管是什么绫罗绸缎还是新做的,直接用剪刀剪碎了,剪一刀骂一句,

贾珍等人没有一天过得舒心的,反而还花了不少冤枉钱。

(尤三的这些行为对那仨有实际性的伤害吗?人家只是多花点钱而已。

现实中对于这种有钱的老色批来说,你越淫越好,能用钱解决的问题是最简单的问题。)

**

贾琏过来了,只在尤二姐的房间待着,心里也有点后悔,

没办法,尤二姐是个感情丰富的人,以为贾琏是自己终身的依靠了,所以对贾琏那是知冷知热会疼人,

要说到温柔体贴,什么事都会和贾琏有商有量的,不敢仗着自己有才能,就专横独断,

就这点比凤姐好十倍,要是论长相和言谈举止,尤二也比凤姐胜出五分,

虽然现在尤二改过了,但是已经失过足了,有了一个“淫”字永远刻在身上,就算她有再多的优点,也不算什么了。

偏偏这贾琏又对她说:“谁没有犯错的时候,知错就改,就好了。”

所以就不提以前那些淫事了,只看她现在的好,如此两人就如胶似膝,如鱼得水,一心一意,发誓同生共死,

哪里还在意凤姐和平儿。

尤二姐在被窝里枕头边,也常常劝贾琏:“你和珍大哥商量商量,找个熟人,把三丫头嫁出去吧,

留着她不是个长久之计,到最后闹出事了,要怎么处理?”

贾琏道:“之前我也曾跟大哥提过,但是他舍不得,我说:‘虽然是块肥羊肉,但就是烫手得很,

玫瑰花儿是可爱,但是刺大扎手,咱们不一定能降得住她,不如正经找个人把她嫁出去算了’

大哥也只是意思意思,就是放不了手,你叫我有什么办法。”

(这是姐夫谈论小姨子的正常内容吗?小姨子是块肥肉?他不尊重你的家人,还会尊重你?你在他眼里也只是一块肥肉而已。)

尤二道:“你放心,咱们明天先劝劝三丫头,她要是同意了,就让她闹腾去,闹得没办法了,最后肯定要把她嫁出去的。”

贾琏听了这话,道:“这话说得对。”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我靠现代知识养家送儿考科举
我靠现代知识养家送儿考科举
一代暴脾气武术大师一觉醒来发现自己穿越了,还成了三个孩子的母亲,更有一家子都在做梦都想把自己赶出去好迎娶有钱的寡妇进门。
挖坑埋烦恼
世子大婚日,逃妾带崽死遁了
世子大婚日,逃妾带崽死遁了
周从显大婚那日,妾室和女儿死在了英国公府那一场离奇大火。他眼睁睁看着火光冲天,破天荒地哭得撕心裂肺。千里之外的禹州,多了一个自京城而来带孩子的美貌客商。直到他奉旨入禹州驻守。那双日日入梦的身影骤然出现在眼前。她正在旁人的身侧,巧笑嫣然。他的女儿,在别人怀抱里叫着爹爹。他眼底猩红地质问,“你为何躲着我。”她笑得疏离淡然,“公子认错人了。”
当玥
万兽归昭
万兽归昭
云昭天生废灵根,在宗门受尽欺辱,直到她捡到一只独眼三脚怪猫。这只记录的三脚猫讙龇牙咧嘴地骂道:“看什么看!在看本王把你眼睛挖了!”可后来画风就变了:傲娇九尾狐搬进她的闺房:“本座只是嫌外面太吵了。”憨憨旋龟天天驮着她过河:“你比灵石都轻。”就连冷面谢无尘的白虎,都开始偷她缝给讙的小鱼干袋子。随着混沌之气侵蚀修真界,暴走的异兽、隐秘的灭门血案、还有谢无尘手中那柄指向她咽喉的剑,都在逼迫她揭开真相:
鹿豆糕
亲妈重生第三天,全家都被逼疯了
亲妈重生第三天,全家都被逼疯了
黄老太生了6个儿女,一辈子累死累活,供几个孩子上学买房结婚,帮着拉扯孙子孙女,要钱给钱,要工作给工作,每天买菜洗衣服做饭接送孩子忙的像个陀螺,就差没把自己的骨髓吸出来喂给孩子。临老却没钱治病,还要求着儿女给口饭吃。黄老太不懂,呕心沥血一辈子,图啥啊?图病床前无人孝顺,图养老院被吃屎灌尿?重生回到50岁,黄老太看着活蹦乱跳兴风作浪的逆子恶女们,大牙一呲,棍棒伺候!要钱?没有。要工作?做梦!想寻找母
是以卿卿
超硬核解读资治通鉴
超硬核解读资治通鉴
关于超硬核解读资治通鉴:读,从历史智慧中汲取现实养分。它以编年体梳理千年兴衰,展现权力运作、制度演变与人性博弈的规律。无论是职场竞争中的策略权衡,还是社会现象背后的深层逻辑,都能在其中找到镜像。书中对治乱兴衰的剖析,助我们跳出当下局限,培养长线思维;对人物成败的记录,教会我们在复杂抉择中坚守原则。读史不是复刻过去,而是学会以史为镜,更清醒地理解当下、应对未来。
读点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