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泽仙族

第28章 魔修上门(1/2)

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白泽仙族》最新章节。

青猿山上一呼一吸之间,便过去了两年。

白家陆续派出一些族人看守青猿山,白元水和白玄业这一支全部搬迁到青猿山上,由白元水暂时代理青猿山管事人,听从白家的命令。

两年间,白玉京看守灵田,饲养灵鱼,每日专心于自己的修炼,不敢有一丝懈怠。

陈家一战,白玉京出力不大,没有获得太多奖赏,家族仅仅奖励了他一些灵石和贡献点。

金手指触发后,也没有出现比较好的功法或神通。

为了提高修炼速度,白玉京索性将手中的灵石,全部买成聚气丹,足足买了六瓶,六十粒。

算上每月的俸禄和白元水给他的那一瓶,白玉京手里有九瓶聚气丹。

白玉京这两年间修炼江河经,炼化了三瓶聚气丹,一身修为提升到了练气七层,即将触摸到练气八层的门槛,可谓速度极快。

修炼之余,他中途回过几次白泽山,白玉蝉已基本入门灵植一道,学会了灵雨术,成为一阶灵植师,白泽山上的灵田就完全交给白玉蝉照顾。

白玉婉天赋远远不如白玉蝉,放在白家以往的培养标准,半年没有领悟,便宣告跟这一项道艺无缘。

好在,有白玉京悉心教导,白玉婉也算能勉强照顾灵田,但今后很难在灵植一道上再有更大的建树。

灵植一道,灵雨术,养灵术,催熟术。

白玉京目前已掌握前两道灵术,如果将三道灵术全部掌握,那么他就能够进阶为二阶灵植师。

二阶灵植师,在修仙家族中比筑基修士还稀少,主要原因是催熟术最难修习。

一旦修成催熟术,那么同时施展催熟术和灵雨术会让灵植的成熟时间缩短一半。若是再辅以时间之道,白玉京认为可以缩短六成的时间。

这样只是理想化的状态,需要全部的时间都投入到看守灵植中,白玉京当然不会这样做。

白家没有足够的人手和能力开垦大量的灵田,这次青猿山白玉京也只开垦了十亩,如果面积再大一些,白玉京也顾不过来,索性就维持现状。

忽地,白玉京接过一道白元浩传来的传音符,灵念一动便知晓其中的内容。

原来,白玉京的爷爷白玄君已年过六十,越往后拖,筑基成功的可能性就越低。

白家在玄元门内的贡献点还差两千点,不足以兑换筑基丹,即便贡献点足够,想要兑换筑基丹也得等。

筑基丹每五年就那么几粒,轮到白家还不知道要多少年月。

没有筑基丹,仅凭白玄君三十几年的积累,最多只有三成的筑基成功率。

白元浩想到几年前云峰坊市的欧阳老祖召见白玉京一事,便想让白玉京去问一问欧阳云峰有没有筑基丹的消息。

白家通过这两年的积累,族库中有接近四万块灵石,足以购买一粒筑基丹。

若是欧阳云峰手里有筑基丹,最好能买过来。

事关自己爷爷未来的道途,白玉京给白元浩回信后,便将手中的任务交代给白玉婉,骑鹤飞向云峰坊市。

从青猿山到云峰坊市需要跨越半个清河郡,即便有灵羽鹤,至少也要飞行四天的时间才能到达。

白玉京刚飞出青猿山没多远,就察觉到后面有人在跟踪他。

他被迫降临到一座荒山上,荒山不大,白玉京躲入一处荒废的山洞内,用阵法隐匿起来。

很快,一男两女三个修士降临到这座荒山,四处寻找白玉京的身影。

有一个身形佝偻,满头白发的老妪说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器仙,炼器炼人还炼天
器仙,炼器炼人还炼天
(凡人流,无系统)徐安平本是一乡野打铁少年,机缘巧合下,获得一柄上古仙鼎,从此觉醒灵根,踏上修仙一途。十系灵根,经脉瘀堵,那就用这仙鼎将其寸寸敲开,无缘筑基,便在体内生生炼制一座不朽基台,生前欺我辱我,死后统统炼制。身为炉,魂为火,万物作引,天地皆可炼,炼器炼人还炼天。……若干年后,徐安平斩天骄,压万族,脚踩尸山血海终登仙路绝巅。仙门前,他周身无数器具萦绕,这些器具皆是徐安平师门,亲朋,仇敌所炼
一零二恒星
九阳神功
九阳神功
范氏有子,名讳水桶,憨人痴相,不得慧根,懵懵懂懂去修真,八岁执掌昆仑教,练得,错过终身后悔
满满当当的王叶辰
神笔夜叉
神笔夜叉
??凡人执笔,夜叉为伴,共绘仙途!?无灵根的凡人少女夏茶,意外被家族灵器符笔选中,踏入仙界圣域。碰到夜叉,他非魔非仙,乃是圣域域主莫玄初身上分裂出的半神之灵。他们彼此吸引,共同成长。一支笔,绘尽山河万象;两颗心,破尽天道桎梏!
牧野之雪
修仙界来了个大学生
修仙界来了个大学生
陈盛戈,一个普通女大,猝死后穿到了一个修仙界小掌门身上。小掌门一辈子就想着把门派做到天下第一,却早早夭折。陈盛戈穿过来占了身体,便打算圆了人家的遗愿。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她没管过门派但上过高中啊!应该,应该差不多吧?陈盛戈就这样稀里糊涂地做起了门派掌门。妖风四起、河水沸沸。陈盛戈泰然自若说起了地理知识,解释着晚上吹陆风是正常现象,下一瞬就被鱼妖一口吞下。教授新徒弟招式时,她脑袋空空。陈盛戈教了
想吃葱花的吗喽
莫谢尘缘
莫谢尘缘
关于莫谢尘缘:华胥西苑只有一座城,名叫不凉城,不凉城外只有一条护城河。而仲乙正半躺在河边的堤岸上。初秋的青草还颇有生机,在仲乙身下顽强地挺着腰杆儿,微凉的秋风从河面上拂过,吹动了仲乙耳边的碎发,也吹起了河水的瓣瓣涟漪,火红的夕阳在一望无际的平原尽头还留了半个身子,将天上的缕缕浮云染得通红,就像邻家丫头羞红的脸颊。仲乙从立春之后就一直囿于一个问题,都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那老天给他的大任又是什么?
雁横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