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国

第244章 公子遂压制三桓(1/2)

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鲁国》最新章节。

不过,公子遂也不要过于担心,因为他不需要再管人世间这些烦恼了。

什么天灾人祸,什么与季氏、叔氏、孟氏三大家族的矛盾,都不用管了。

因为,他已经安排好了一切,可以走了。

其实,早在鲁国太后敬赢去世前不久,即公元前601年夏,鲁国执政上卿公子遂去世。

公子遂的去世,说起来也算是卒于公干的路上。当时他正奉命出使齐国,结果在路上得病,不治而亡。

公子遂是鲁国历史上鼎鼎大名的一代权臣,我们回过头来,盘点一下这位仁兄所掀起的鲁国春秋风云。

公子遂,鲁庄公之次子,人称公子遂,因家住鲁国都城曲阜东门,故以东门为氏,形成了鲁国历史上一大家族,东门家族。

由于公子遂去世后,获谥号为襄,在兄弟中排名老二,即伯仲叔季的仲,所以后人称东门襄仲。

应该说,公子遂是严格意义上的鲁国公室派。当时鲁庄公共有四兄弟,即鲁庄公、庆父、叔牙和季友。

由于大家都是鲁桓公的儿子,所以鲁国的政坛就形成了四大势力,即以鲁庄公这一脉的鲁国公室势力,以庆父这一脉的孟氏、以叔牙这一脉的叔氏以及季友这一脉的季氏。

孟氏、叔氏和季氏就慢慢形成了鲁国历史上的三桓势力,三桓一开始作为鲁国公室的旁支,与公室的关系交错融合,并不存在什么直接的对立。

所存在的矛盾,无非是这四大势力之间的矛盾。

矛盾当然会带来权力斗争,任何一个诸侯国的权力斗争,最终都是你方唱罢我登场,经过大多数是血淋淋的人头落地、家族被灭的那些惨剧。

鲁庄公去世后,庆父跳出来乱了一把鲁国,即相继弑杀了即位的鲁庄公之子公子班和鲁闵公。

就这样,孟氏家族牢牢把握了鲁国政权。

后来,公子友在齐国的支持下,一举平定了庆父之乱,并扶持了鲁僖公继位。就这样,季氏家族牢牢把握了鲁国政权。

此时的公子遂完全站在季友一边,忠实地维护着以鲁僖公为首的鲁国公室利益。

季友去世后,孟氏家族的公孙敖跳了出来。但代表鲁国公室的公子遂无情地打压了他。

加上公孙敖此人确实也是一个乱来的主,搞了一出不爱江山爱美人的闹剧,最后孟氏家族被彻底压制。

就这样,东门氏家族牢牢把握了鲁国政权。

在公子遂把控朝政的二十多年岁月里,一开始是孟氏家族与东门氏家族的矛盾激化,但孟氏家族最终被压得喘不过气来。

后来则是对鲁国有着巨大军功的叔氏家族以及叔仲氏家族起来反对东门氏家族。

结果公子遂凭着与敬赢的亲密关系,并走了齐国的后门,最终在权力斗争中获得大胜。

叔氏家族受到完全压制,而叔仲氏家族则落得一个宗主叔仲彭生被杀、家族势力完全退出鲁国政坛的结局。

三桓势力中,唯有季氏家族因为其宗主季孙行父为人小心谨慎,表面上一切唯公子遂马首是瞻,被公子遂视为自己人。

而且,公子遂凭着其深厚的权力斗争功底,一举利用了季氏家族,最后将一般人看来不可能担任鲁国国君的鲁宣公扶持上位。

从此,公子遂成了鲁国历史上响当当的一位权臣,一直牢牢把控着朝政,谁都不敢反对他。

直到公元前601年夏,公子遂去世了,东门氏的影响力仍旧相当巨大,具体就是在公子遂生前的安排下,其子公孙归父进入了鲁国卿级班子。

公孙归父,东门氏,名归父,字子家,鲁庄公之孙,故称公孙,东门氏家族宗主,于公元前601年进入鲁国卿级班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北域战记
北域战记
人类的英雄,兽人的希望,矮人的传说,精灵的未来。征服自己的家园,保卫自己的自尊。为了王权,为了联邦,为了议会......战争的理由和借口多种多样,战争的英雄不计其数。最后是谁可以终结这个乱世?我要做网络小说中的一股清流:没有穿越者
五江半岁生
红龙皇帝:多子多福称霸无尽世界
红龙皇帝:多子多福称霸无尽世界
关于红龙皇帝:多子多福称霸无尽世界:来自地球的灵魂转生异界,成为了五色龙之首,恶龙之首的红龙,建立震撼多元宇宙无尽世界的龙之国度,七重天堂,深渊地狱,精灵之森,元素领域,魔法帝国,........无论什么样的势力都无法阻拦凯撒的征服,多元宇宙无尽世界都流淌着他的血脉力量,让他时刻的不断变强。(红龙的视角,人类观念极少,介意勿扰)
沧海明月珠有泪
濒危修仙门派考察报告
濒危修仙门派考察报告
此去泉台招旧部,敢叫日月换新天注1:本来不濒危,猪脚去了以后,就濒危了……注2:这是一个专门把人切片研究的坏蛋穿越以后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拯救世界,破除封建迷信门户之见,弘扬爱和正义的超级正能量的故事(穿越以后的内容纯属虚构,信者后果自负)
从零开始099
者途何名
者途何名
当见去往。
者途何名
狗头大军师
狗头大军师
开局成了一家山寨的狗头军师,外有官军围剿之忧,内有两大寨主火并之患。内忧外患之下,勾陈靠着意外得来的一本邪法道书,修炼邪道之术,由此逆袭崛起。腹黑军师,智谋天下。----------------------书友群:128604473欢迎喜欢的朋友进群
西襄子